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课堂PPT)

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课堂PPT)

8
(5)评价
进步性:
①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பைடு நூலகம்,关系到 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疆王朝的政权安危
①局限 性: ①规模小、力量弱,遇灾荒易破产
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 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农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最终阶级矛盾
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生产工具:石刀、石斧、石犁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农作物:水稻和粟
生活方式:经常迁徙
3
(2)耜耕时代:石器锄耕
生产工具:
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主要)
青铜农具 (很少)
粗笨简单
耕作方法: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农作物:粟、稻、、菽、黍、麦、稷、桑、麻。
6
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3)小农经济发展历程:
产生
春秋战国
发展
秦汉以后
转变
明清
7
(4)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基本单位,具有 分散性。 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 有交换,具有封闭性。 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 会心态,具有落后性。
注重精耕细作,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 水平,具有先进性。
你知道“五谷丰登”“五谷不分” 中的“五谷”指的是哪些吗? 麦、稷、黍、菽、稻(南方) 麦、稷、黍、菽、粟(北方)
体现农业发展
1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农业在世界农业中的地位
(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 特点:最早种植水稻和粟
三个农业起源中心比较
2
2.农业生产的三个发展阶段 ——以生产工具的变化为标准
9
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 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 组织方式:男耕女织 • 生产特点:精耕细作 • 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
10
本课小结
发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力牛耕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耕作机技术进步

灌溉加强


含义和特点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发展有利和不利条件
地位
生活方式:开始定居
4
(3)铁犁牛耕时代:精耕细作
5
3、农业生产的两个阶段 ——以组织方式的变化为标准
(1)集体耕作:
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 分封制和井田制
(2)个体农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含义: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相结合,
主要的目的是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 纳赋税的经济形式。
11
12
13
骨 耜
各式各样的耒耜
14
15
16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垄作法
17
耧车:播种工具, 将开沟和播种结合
耦犁


18
19
20
耕 耙
21
耕 耙 ( 南
方 水 田 )









22
23
24
25
26
风 力 水 车
2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