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鉴赏古代山水画

美术鉴赏古代山水画


• 宋室南渡以后,水墨山水画风大变,出现了“南宋 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斧劈皴派系 与以前的水墨画分道扬镳。成了南宋150年间的主 流,直至元初。李唐创造了“大斧劈皴带披麻水 笔”。宋院体山水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四人的合称。四人突破了前人全景式的大山大水章 法,将复杂的自然景色,进行大胆的概括、提炼和 剪裁,使主题表现得集中而突出,创造了独特的艺 术境界。形成豪放简括、水墨苍劲、意境清远的南 宋山水画风,为以后众多画家所效仿。(后附作品欣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此《雪溪图》构图平远,可分 为近景、中景、远景三段。近景 左下方一座披着素纱的木拱桥把 人们引入一个冰雪天地;中景是 一条结冰的大河,横卧在画卷中 部,水平如镜,波澜不兴;远景, 河对岸雪坡、树木、房舍等平卧 于黑水之上,掩映于茫茫白雪之 中,使画面更加深远。纵观全图, 可使观者沉浸在一片宁寂的山村 境界之中,仿佛有雪花飘落和行 人脚步声悄悄传入耳畔。 •此画无款。右上角有赵佶题字 “王维雪溪图”,故长期以来认 为是王维唯一的山水作品流传至 今。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 宋代时山水画的鼎盛时期, 其中最有创造性,最有影响 的是与董源并称“北宋三大 家”的李成、范宽以及米芾、 巨然。 ◆ 李成,所画多为北方景物, 当时声名极大,称为第一。 以“惜墨如金”出名。有很 多弟子,最出名的是郭熙。
李成 《寒林平野图》 绢本水墨,纵137.8厘米,横69.2厘米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传世作品有《游春图》轴。卷 首有宋徽宗赵佶题“展子虔游春 图”六字。画面描绘了阳光和煦 的春天,翠岫葱茏,碧波荡洋, 贵族士人于堤岸策马游赏的景象。 •《游春图》不同于南北朝时 “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树 石若伸臂布指”的山水画的早期 幼稚阶段,而发展到了人与山有 了适当比例,远近关系有所解决。 因此唐人称展画有“远近山水、 咫尺千里”之势。 •在画法上是青绿填色,有勾无 皴,人物与枝干直接用粉点染, 全画以青绿作主调,是中国山水 画中独具风格的画体,亦是我国 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
李思训《将帆楼阁图》唐 绢本设色 纵101.9厘米 横54.7 厘米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 另一派为水墨渲染,以王维、张璪和王墨为代表。 王维的山水皴法甚简,以渲染见长,对后世影响 很大,以至把他定为南宗之祖。
《雪溪图》绢本,水墨,纵36.6厘米,横30厘米,无款,有宋徽宗赵佶题签“王维雪溪图”。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 明代山水画虽然十分发达,但是整个画坛都 笼罩在复古风下。明四家(吴门四家):指 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 明代画家。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 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 为“吴门四家”。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唐寅(1470-1522)明朝苏州人。出身商 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 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 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 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 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 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绝 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 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 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 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 54岁即病逝。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 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 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 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 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游春图》卷绢本、设色, 隋代,纵43厘米,横80.5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局部)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作品欣赏(二)
李思训简介:
• 李思训 (651-716,一作648-713)唐代杰出画家。字健。成纪(今甘 肃秦安)人。唐宗室孝斌之子。以战功闻名于时。曾任过武卫大将军, 世称“大李将军”。其子李昭道称为“小李将军”。 • 其画风精丽严整,以金碧青绿的浓重颜色作山水,细入毫发,独树一帜。 在用笔方面,能曲折多变地勾划出丘壑的变化。法度谨严、意境高超、 笔力刚劲、色彩繁富,显现出从小青绿到大青绿的山水画的发展与成熟 的过程。它和同时期兴起的水墨山水画,都为五代和北宋时期的山水画 奠定了基础。其作品均散佚。 • 《宣和书谱》记载尚有《山届四皓》、《春山图》、《海天落照图》、 《江山渔乐》、《群山茂林》等十七幅,现在仅见《江帆楼阁图》和 《九成宫纨扇图》。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 北宋末叶,米家山水在山水画流派中异军突起。米芾及其儿 子米友仁充分发挥水墨材料的特长,用泼墨、破墨、积墨以 及水墨横点的排比,表现出江南雨景中云山烟树、迷蒙变化 的境界,世称“米氏云山”。
《春山瑞松图》米芾 轴, 纸本,设色, 纵:35厘米,横:44厘米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 晚唐以来,山水稍衰,至五代则有荆浩,关仝和董源的振起。 关是荆浩的学生,晚年时成绩超过老师。荆浩,关长期生活 在河南、陕西、山西一带,与后来学习他们的北宋李成、范 宽形成了北方派系。荆浩和关仝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开创 了大山大水的构图,善于描写雄伟壮美的全景式山水;以董 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山水画派,则长于表现平淡天真的江 南景色,体现风雨明晦的变化。传统的青绿或金碧山水不再 受推崇,笔法和墨法成为文人画家的自觉追求,水墨及水墨 淡着色的山水画发展成熟,并显示出哲理化倾向。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 此图在用色上也沿用人物画优秀的重彩法,在石面及松叶上着浓厚的石 绿色,在廊檐及木柱上着明艳的硃砂色,将隋以来的金碧山水演绎成一 种以青绿为主的青绿山水。 • 山石有勾而无皴,杂树或枯枝,或有叶,枝叶都用双勾线描,而松树则 更具特色,此前的展子虔画松不画松针,只用绿色点染,画法古朴,而 此图则先用石绿点染,而后又用石青加上两笔交叉的线,以示松针。这 种表达方式,现在的人们也许会觉得希奇,但却正是一种“古怪”。这 与北宋李成开创的描绘松针的“攒针”法相比较,自然会显得比较古拙, 但也正因为这一点,让后来的学者确认这幅未署名款的古画为处于承上 启下时期的李思训所作。
《落霞孤鹜图》明 唐寅 绢本水墨
纵189.1厘米 横105.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 清代沿袭了明代的摹古保守的风气。明末清初并称画坛的四 位王姓画家。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他们四人均 擅山水,在艺术创作上致力摹古,注重笔墨,以掌握并灵活 运用深厚的笔墨技法为最高追求。他们以董源、巨然及元四 家为主要师法对象,笔墨功力深厚,画风平淡清闲,深得皇 帝喜爱,被视为绘画中的正统派,对清代山水画的发展具有 很大影响。 • 近代山水,成就最高的是黄宾虹,他曾九上黄山,五岳,写 生稿积累了10000多幅。 • 解放后,出现了李可染、陆俨少、傅抱石、关山月、石鲁等 优秀的画家。
赏)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 中国山水画到了元代又一大变,笔墨意趣精逸。特别是水墨山水,更是 风靡一时,在元代画坛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元代最有影响的山水画家 是赵孟頫、高克恭以及称为“元四家”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等。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卷(28.4cm×93.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朝皇族后裔。宋亡以后, 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赵孟頫 经人举荐入朝做官,忽必烈死后隐退。 赵孟頫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工墨竹、花鸟, 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用笔写竹。传世书迹较多, 传世画作有《鹊华秋色图》、《红衣罗汉图》、《幼舆丘壑图》、《秋郊饮 马图》、《江村渔乐图》。著有《松雪斋文集》十卷。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 画圣吴道子以人物画见长,兼写山水,创水墨写意 的“一体”,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张彦远在 《历代名画记· 论画山水树石》中有“山水之变始于 吴,成于二李”的评论,吴指吴道子;“二李”指 唐朝宗室李思训(651-718年)、李昭道(生卒年 不详)父子。吴的山水画真迹已无存,二李则有重 要作品传世。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展子虔《游春图卷》
唐人摹本 绢本设色 纵43厘米 横80.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 山水画在唐代出现了繁荣局面, 建立了两种不同的风格,从而 使其更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一派是以李思训及其儿子李昭道 为代表的青绿山水。他们继承 并发展了展子虔以来的传统画 法,被后人尊为北派山水的始 祖。“二李”的画法是以墨笔 勾勒轮廓,用青绿重彩设色, 画树多用夹叶树,有时还用泥 金勾填,产生金碧辉映的艺术 效果。
一、中国山水画发展概述
• 中国山水画,“出现在战国之前,滋育于东晋, 确立于南北朝,兴盛于隋唐”。 • 晋室东迁,士大夫们留连山水,江山景物之美, 触景生情,促进了山水画的兴起。其中宗炳所撰 的《画山水序》,是最早的山水画理论文章。 • 隋代虽然只有短短30年,在山水画上,却有着开 继的作用。除了界画的兴起,最重要的是出现了 展子虔和他的《游春图卷》。《游春图卷》是我 国现今所见最早的卷轴山水画。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 《江帆楼阁图》图的上方是浩 渺的江水,近处满勾细密的鱼 鳞纹,渐远渐渺茫。近岸有一 叶渔舟,天边则有二片风帆远 去。下方是江边坡岸,山峰耸 立,长松秀岭,密树掩映,山 径层叠,有碧殿朱廊曲折其间。 画七人,一人于廊内,二人于 坡岸赏景,另四人则沿山径而 来。主人骑马,三仆或挑担、 或提物,簇拥前后。人物描绘 工致,形神兼备,延续唐代绘 画的辉煌。
中国古代山水画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我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历史,通过 介绍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及其美术作品,使同 学们进一步了解我国美术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渊 源。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说出我国古代山水部分著名画 家的成就及其绘画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