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面对死亡焦虑的两大类防御方式

人类面对死亡焦虑的两大类防御方式

人类面对死亡焦虑的两大类防御方式:独特性和终极拯救者
(2018-07-22 15:54:50)
转载▼
一、亚隆提出的人类面对死亡焦虑的两大类防御方式:独特性和终极拯救者
1. 存在主义治疗与其他心理治疗一样,也是假定精神病理是以不良、无效的模式处理焦虑造成的。

不同之处在于,存在主义认为焦虑是源于个体面对四个存在终极关怀(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产生的。

2. 在实际的每个生命中,这四个存在终极关怀密不可分,统一为一体。

3. 亚隆提出人类在面对死亡焦虑的时候,经常使用的两大类防御方式:独特性和终极拯救者。

这两类防御方式,它们截然相反但并不互相排斥,在实际生活中两者经常同时存在。

它们可能在生活里帮助我们很好适应,但也可能过度使用导致症状。

4. 通过案例理解独特性,指人们通过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神圣的、与众不同的,来否认死亡。

理解“每个人都有的,对死亡的一般觉察”和“彻底面对自身死亡”的差异。

5. 相信个人的独特性有很多好处,一定范围内,它能帮助我们更适应自然,能增加我们面对危险和有限性的勇气。

但当独特性的防御机制使用不当或者过度使用的时候,可能出现五种表现:强迫性英雄主义、工作狂、自恋、攻击与控制、独特性的防御:犹豫与焦虑。

6. 通过案例理解五种表现之一工作狂。

克拉克洪也根据价值取向把人分为三种类型:(Being)生命,(Being-in-becoming)形成中的生命,(Doing)做事,前两种强调一个人是什么,甚于他能成就的什么,但做事,则强调外在标准可测量的成就,工作狂可谓是做事的极致。

7. 终极拯救者指人们相信和寻求一个外界的终极拯救者来回避死亡。

终极拯救者可以是超自然的力量、个人的神、也可以是世俗环境的领导者,或是一个崇高的目标。

8. 终极拯救者这种防御是很容易破灭的,因为其本身是对个人发展的极大限制。

亚隆书里提到三种情况下,这种信念很容易破灭:一种是致命的疾病,第二种是抑郁,第三种是受虐狂。

二、兰克提出的人类面对死亡焦虑的两级:恐惧生命和恐惧死亡
1. 兰克提出人们应对死亡焦虑的方式,一级是恐惧生命,另一极是恐惧死亡。

而人的一生就是在两极中间运动。

2. 通过实际案例理解恐惧生命。

通过限制自己,将自己和他人分开,而避免投入到生活和关系里,避免自己的潜能实现和发挥。

通过拒绝生命的方式来对抗死亡。

我不曾活着,所以也无所谓死去。

3. 恐惧死亡,是通过跟人的关系的融合,让关系里没有自己的空间。

完全没有独
特的我,来回避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