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教与学
摘要: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必须创设积极愉悦的体育教学情境和教学关系,通过学生的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使之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身体素质,才能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与学动作技能身体素质
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体育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结和过程。
只有将教与学科学、有机、合理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一、教与学结合的依据和原理
教育心理学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在积极、愉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大脑皮层就会处于兴奋、活跃高度集中的状态,因此他的教学思路开阔,思维逻辑条理清晰,敏捷迅速,讲解清楚适度,身体动作准确灵活,示范标准规范。
即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知识技能和身体素质能力,也能使体育教学艺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空间。
与此同时,学生接受知识信息和身体动作的能力也显著增强,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活跃,反应迅速,记忆力持久,身体动作协调,运动能力提高,动作技能迅速深化。
根据这一原理,必须创设积极愉悦的体育教学情境和教学关系。
二、教与学结合的作用和意义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与自己的学生建立一定的感情,无论学生动作练习完成的好坏,都要多给他们鼓励性的评价,不能对学生的作为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爱的温暖,教学方法要的选择和运用要合理、恰当,组织手段要灵活多样,既要有创意也要新颖适宜,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和练习帮助,从而对学习产生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良好心态,树立“我运动,我健康、我运动,我快乐”的终身体育意识。
三、如何将教与学有机结合
1、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有意识的去主动打破“教”与“学”之间的界限,改变“家长式”的教学模式,消除学生被动理解,被逼无奈的心理,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思维,在和谐宽松融洽的气氛里接受知识,领悟道理,获得启迪。
在精神愉悦,身体兴奋的状态下积极从事各种动作练习,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从而达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2、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起的只是外部促进作用,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份氧化剂,如果没有学生的感知和理解,那么学生的智力能力、运动能力及道
德、情感和身体素质、终身体育意识等都难以培养和发展。
所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学生的“学”才是取得教育教学成功的内部因素,而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
3、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
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动作技能的形成也要经过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三个阶段。
当他们学习到一定的阶段,随动作技能的掌握不断深化,才能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慢慢熟练、省力、轻松的完成动作。
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可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初步了解和探讨,这样在教师教授新课时,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动作练习会更积极、主动,学习过程中也会根据自己的特点有侧重点的去练习,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新授内容,为教师的进一步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体育教学中的教与学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双边活动。
它除了使学生通过思维活动,掌握教师所授的科学知识外,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为适应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积极改进学体育教学方法,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