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专题讲座
2:重度抑郁者:住院治疗+药物治疗+电 抽搐治疗+认知矫正心理治疗
3:有消极观念或自杀行为者的干预:住院 治疗+药物治疗+电抽搐治疗+认知矫正心 理治疗
六 干预方法介绍(二)
认知矫正心理干预疗法介绍:
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心理特点是:存在有负性自动想法 (不经逻辑自动产生的负性想法)—存在认知曲解或 逻辑错误(绝对性思考问题+以偏概全的思维+任意推 断+过度引申+过度夸大或缩小+内向性攻击)—存在 潜在性的功能失调性假设(历年形成的易患素质)
四 抑郁症状(抑郁发作)的早期识别(一)
如果某人在近期出现下列现象时,应考虑患有抑
郁症并可能出现自杀的可能性:
1:发现某人在交往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悲观情绪;甚至表 露出自杀意愿时;
2:发现某人近期曾出现过自杀未遂行为,尽管事后当事 人否认心理上有压力时;
3:发现某人近期行为有反常,热衷于讨论自杀的方式或 特别回避自杀的话题,如无端拒绝医治或家人照顾; 原有的焦虑不安突然转为安静时;
4:某人突然加班加点,工作异常努力,但现实中并无此 必要;
5:某人近期的情绪表现变化太大、太快;高度紧张、焦 虑不安、悲伤恐惧或部分人表现得过于恼怒、敌对、 失望和无助;
四 抑郁症状(抑郁发作)的早期识别 (二)
6:军人出现抑郁的早期表现: 新兵:学习训练成绩不理想;生活不习惯;战友关系和上下级关系 不和谐等导致自卑、孤独、无助感。 老兵:对学习训练产生厌倦;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掺杂着目的— 立功否?受奖否?尖子?提干否?否则?)等导致自卑、孤独、 无助感。 军校学员;地方学生入伍者;基层部队带兵干部;部队机关干部; 女军人;特殊岗位军人(飞行员、空降兵、潜艇艇员、驾驶员、 单亲士兵;特殊环境下的军人、伤残军人;军事训练中的军人; 军事演示中的军人;面对突发事件中的军人;高技术战争中的军 人;等等可举一反三);
二正常情感反应的特点(二)
附:我国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在除了具备一般人群的正常心理特 点以外,还应该具有下列特点(王应立标准,共8项):
1适应艰苦严格的军事生活,对各种军事事件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2情绪稳定,行为反应适度,对军营内各种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应付 能力; 3充分了解自己,有自尊心,在军旅生活中制定的各种目标切合实际; 4意志坚定,毅力持久,有自信心,勇于和善于克服困难,有解决复 杂问题的能力; 5能从经验中学习,军事技能形成快,改造容易,能适应现代战争的 要求; 6心胸开阔,热爱军队集体,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处理好 部队内、 外各种矛盾; 7不感情用事,不固执,但有独立见解; 8个人的需求在符合部队规范下达到适当满足;
二正常情感反应的特点(一)
1 正常人的情感反应能依其所处环境及
心理背景来解释
2 情绪的发泄与控制在适合的范围(马斯洛标准之一)
3 情绪稳定乐观,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 信和满足;善于从生活中寻乐、对生活充 满希望,反之为不健康的情感反应(上海卢家楣标 。 准之一)
4 军人的心理健康在情感方面的体现为:② 情绪稳定,行为反应适度,对军营内各种 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应付能力; ⑥心胸开 阔,热爱军队集体,良好的人际关系;⑦ 不感情用事,不固执,但有独见;(详细 见下张幻灯片)。
本要素之一;情感(或情绪)的概念
1构成人类心理活动(功能)的主要组成份:
感知觉功能+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意志与行为 +智能(注意、记忆、)等。
2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功能是指人类个体对现实环 境和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以及所采取 的态度:如痛苦≒愉快;情绪高涨≒情绪低 落;表情喜悦≒表情忧愁;语音高亢≒语音 低沉;动作减少≒动作增多;自我感觉良好 ≒自我感觉不良;洋洋得意≒自责自卑;自 我夸大≒自责自罪;不计后果、行为鲁莽≒ 消极悲观、自伤自杀,等。
3:具有典型抑郁发作的心理障碍者,具有以下特点 (CCMD标准):在情绪低落且与环境不相称的基础 上,出现下列中的4项以上:①兴趣丧失或无愉快感;②
精力减退或疲乏感;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④自我评价过 低、自责、内疚感;⑤联想困难或自我思考能力下降;⑥反复 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伤、自杀行为;⑦睡眠障碍;⑧食欲下 降或多有体重降低;⑨性欲减退;
7:寻找可能出现抑郁反应或抑郁症时的外部因素(见附表一);
8:寻找可能出现抑郁的内部因素(见附表二);
五抑郁症状(抑郁发作)筛选工具
一:抑郁自评量表(附表三,贝克抑郁问卷,BDI—21 项,分四级评定严重程度:0—无抑郁;轻度抑郁— 大于5分;中度—大于10分;重度—大于15分)
二:抑郁自评量表(附表四,自评抑郁量表,SDS—20 项,分。抑郁严重指数=各项累计分/80,最高总分; 指数范围:0.25~1.0之,按指数越高,判定严重程 度越重: )
三 典型抑郁症状(抑郁发作) 的特点
及危险后果(危险后果)
1:具有抑郁发作的心理障碍者,其抑郁心理可随着环境及自身状态 的变化,由量变转化为质变(抑郁症),由此导致对自身及他人 人生安全方面的危胁,这是由抑郁心理转化为抑郁症时的最严重 的后果。
2:抑郁症患者最直接的危险性在于抑郁心理中的负性情感体验而导 致的自杀并由此产生的自伤、自残、自杀及扩大性自杀结果。终 生自杀率为15%。
三 典型抑郁症状(抑郁发作) 的特点
及危险后果(特点)
1:特点是出现抑郁情绪的人总是以坏的心理态度看待 自身和环境。
2:具有典型抑郁发作的心理障碍者,具有以下特点 (ICD标准):在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 力不济的基础上,出现下列中的2项以上:①注意力下
降;②自我评价降低;③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④认为前途暗 淡悲观;⑤自杀或自伤观念或行为;⑥睡眠障碍;⑦食欲下降;
抑郁症专题讲座
256医院精神科 周小东主任 2006年6月
讲座提纲
一 情感反应是构成人类心理状态的基本要 素之一;情感(或情绪)的概念
二正常情感反应的特点 三典型抑郁症状(抑郁发作) 的特点及危
险后果 四抑郁症状(抑郁发作)的早期识别 五抑郁症状(抑郁发作)筛选工具 六干预方法介绍
一 情感反应是构成人类心理状态的基
3:自伤、自残、自杀及扩大性自杀者中,75%~85%者为患有抑郁 症者所为。
4:患有抑郁心理障碍或抑郁症的患者,不一定都出现自杀的后果, 但合并有以下因素者,自杀的风险性将大大提高,应引起重视:
①抑郁症病情严重,且有反复出现的自杀观念或行为者(可无明 显的诱因可查);部分患者在症状的缓解后期风险性更大;②合 并遇有重大灾害或重大负性生活事件;③遭受沉重的精神打击或 有巨大的精神压力;④中年或中老年;⑤单身、离婚或寡居;情 感纠纷;⑥社会经济地位低;就业、住房;⑦春夏季节出现;⑧ 合并有严重的躯体疾病;⑨急性发作;⑩病前性格有缺陷:敌对 易怒、脆弱敏感、过份依赖等。
三:抑郁状态问卷(附表五,DSI,按1~4级记分)
四:临床常用抑郁量表(附表六:HAMD,24项版本, 分0~4级严重程度评定法—无抑郁-小于8分、轻-大于 20分、中-大于20分、重-大于35分、极重度-大于35 分)
六 干预方法介绍(一)
按照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分级进行干预:
1:轻~中度抑郁者(无消极观念者):药 物治疗+认知矫正心理治疗
由上述三方面的心理问题而围绕着情感反应出现认知三 联症:患者对自我的消极认识(把自己看成“三无 者”);患者对自己经验的消极解释(总认为自己与 快乐无缘);患者总以消极的态度认识未来(总认为 未来生活充满了挫折和失败,看不到胜利)—导致抑 郁发生;
疗法过程:与患者一道认识负性自动想法,然后共同分 析认知和情绪间的恶性联系,再进一步识别和改变患 者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从而改变患者的认知结构 以求治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