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地佛教寺院主要殿堂介绍ppt课件

汉地佛教寺院主要殿堂介绍ppt课件

18
19
藏金阁
藏经阁,(Zàng Jīng Gé)又称法堂,是寺院 讲经说法藏经的场所。雍正十三年(公元 1735年)敕修少林寺时,原藏经阁藏经移 贮法堂,故法堂又称“藏经阁”。
20
21
22
16
17
方丈室
方丈室是少林寺中方丈起居和理事的地方,在乾隆十五年的时 候,清高宗弘历游少林寺时,是用方丈室来做寝宫的,所以方 丈室又被称为“龙庭”。
方丈室是建立在明初时期,经过很多次的维修,现在的一些建 筑都是清代遗物,方丈室的正中心放置的是在少林寺1500周年 时信徒赠送的鸡血石“佛祖讲法”浮雕,在北侧则是放置的少 林寺传代世系谱
8
9
大雄宝殿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 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 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 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 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 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 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 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 法僧三宝。
2
3
钟楼
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 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 每边长35.5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内 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 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 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体现了古代汉族 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4
5
鼓楼1415 罗汉堂 罗汉堂,是供奉罗汉的殿堂。因为佛教后 来分成许多支派,在小乘佛教里,凡是信 奉小乘佛教的人,按小乘佛教的教义进行 修行达到的最高境界,就叫做“阿罗汉 果”,简称罗汉。罗汉有十六罗汉、十八 罗汉、五百罗汉之多。在一般的寺庙里, 在大雄宝殿两侧塑十八罗汉,而在规模较 大的寺院,则专门建有罗汉堂,内塑很多 罗汉,可能是五百罗汉,可能更多。
鼓楼是古代放置巨鼓的建筑,用以击鼓报 警,或按时敲鼓报告时辰。佛寺亦有鼓楼, 与钟楼相,建于正殿的左右,用以悬鼓报 时,或于典礼时敲击。
6
7
天王殿
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 一重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塑像,左右 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韦驮天塑 像,因此得名。
天王殿最初多见于净土宗寺院,中国禅宗 本不供弥勒,但两宋之后中国佛教出现禅 净双修的局面,所以天王殿开始出现在大 部分中国寺院里
10
11
东西配殿
清代陵制。位于隆恩殿前东西两侧。单檐 歇山顶,一般为面阔五间,有前廊。东配 殿是存放祝版和制帛的地方。也是每当大 修隆恩殿临时供放神牌的场所。西配殿是 喇嘛念经的地方。
12
13
法堂
七堂伽蓝之一,乃禅林演布大法的地方。 位于佛殿的后方,方丈的前方。相当于讲 堂,而"讲"通于"讲教",在禅宗,为别于他 宗,且示其教外别传的宗旨,所以特称为 法堂。
汉地佛教寺院主要殿堂介绍
1
山门
山门意为寺院正面的楼门,寺院的一般称 呼。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 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 间,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后世造于平地、 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称山门。一般有三个 门,所以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 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今之寺院或仅有一门,也可称之为三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