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革开放40年红色文化研究综述——以四川省为例

改革开放40年红色文化研究综述——以四川省为例

本文为2018年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新时代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创新性发展研究》(编号:18ycx003)阶段性成果改革开放40年红色文化研究综述—以四川省为例邱思扬(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10)【摘要】文章综述了四川省红色文化研究概况。

分别从红色文化的内涵、开发现状、现代价值、开发路径等方面概述 了四川红色文化的研究成果.认为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意义重大,四川省也在大力挖掘四川红色文化的价值,但是关于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较少,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比,还需要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推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 与利用.【关键词】改革开放;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综述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 队员们回信中鼓励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1]红色文化是我国独有的特色文化,它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带领 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的全过程,是中华民族 宝贵的文化财富。

一、 研究现状总述改革开放距今已有40年,学界对于红色文化的研究已 经取得了非常重大的成绩,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四 川作为红色文化大省,保护、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是题中应 有之义。

因此,应总结学界对四川红色资源的研究成果并加 以梳理补充。

在C N K I中捜索“红色文化资源”主题文献 共有2815篇,但是有关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文献非常 缺乏,目前只有20篇。

因此,本文依据其相关文献,梳理 出近年来国内学者有关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情况。

二、 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于红色资源的内涵界定具有不同的看 法。

红色资源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它是增强民族凝聚力 以及开展党性活动的重要载体。

因此,深挖红色资源内涵,是学界研究的重点。

欧清华在通k°红色文化资源视角下对于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研究中指出“所谓‘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中国 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 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

”[2]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能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更是抵御 西方“普世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等一系列敌对意识形态 的有力武器。

孙和平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指 出:“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 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

[3]红 色文化资源包括革命精神及其载体,正是因为当年的伟大革 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志士,为民族和国家奉献出宝贵的生 命。

并为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 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如何让红色文化激励世世代代的中 国共产党人、让一代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铭记历史,不忘初 心,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 奋斗。

这就是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之 所在。

同时,研究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红色文化旅游,不仅能提高革命老区的整体经济水平,还能让人们近距离地 接触和感受红色文化,汲取红色文化的内在精神。

万更生指出,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 设时期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它具有物质文化资源和 非物质文化资源之分。

[4]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存在于物质层面,还存在于精神层面,通过民主革命时期根据地发生的许 多激励人心的革命故事,以及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革命精 神,使红色文化资源获得了独特的教育价值。

通过对红色文 化资源的开发能够进一步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成为当 代年轻人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指引,让生活在当今物质 条件丰厚的人们体会到当年革命先烈为国奉献的牺牲精神,让人们正确地反思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 观,积极投入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去。

龙迎伟在《论红色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认为,“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从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一直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 这段时间里所习得的关于知识、道德、美术、法律、信仰、风俗以及所有另外的能力与习惯的综合”。

[5]我国的未成年 人道德教育工作还不全面,未成年人的思想观念还未完全定 型,容易受到负面思潮的影响。

因此,必须加大对未成年人 的道德教育工作。

而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资 源,可以加强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未成年人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的研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推动 四川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挖掘四川红色文化内涵,促进 四川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升四川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水 平,培育广大人民红色文化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红色文化充满活力。

目前为止,在C N K I上捜索到关于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研究文献数量缺乏,只有20篇,主要的 研究如下:孙和平在书中提到“一是建成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

以广元为例,全市多方筹措资金,利用红色资源建成全 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个、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

[6]四川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 用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其中还存在不足。

首先,四川 省应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宣 传工具,利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四川红色文化进行传 播,例如电影、纪录片和公益性广告等。

第二,应在开发利 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做到与生态相结合并防止红色 文化资源损毁。

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只停留在注重 其经济价值的层面,还应注重其生态价值。

在弘扬红色文化的 过程中,既要推动四川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要注重其开 发的可持续性,让世世代代都能看到当年中国革命发生过程的 真实场景,让后人铭记历史、作红色文化的传承人。

天浩然指出,四川藏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富集。

自然 景区、景点116处,其中世界级、国家级(下转第33页)3、 政府运用多种平台,展示和传播现代新疆形象政府除了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平台致力 于开拓新疆与周边国家及内地的联系之外,还可以建立自媒 体宣传平台,承办国际和国家级各种活动,比如:举办文艺 汇演、承办像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等活动,其不仅“有 效地向外界展示了新疆全新的面貌,展示了新疆独特的自然 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新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的大好局面”[9],更为重要的是,还带动新疆各族人民积极 的参与性,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出当代新疆人的良好精 神风貌。

4、 巧妙地借助优秀文化作品,传播新疆的新形象随着“发现”新疆的热潮,促成了近现代新书写的高潮。

除了当时盛行的科学考察报告和探险纪实作品以外,后来出 现的关于新疆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通常以浓浓的社会 风貌、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及典型人物的塑造获得了受众的 喜爱,但这种喜爱的背后又塑造了愚昧、落后、世俗化等新 疆形象的一面。

与此同时,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 疆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还是近几年拍摄的相关电视剧,均 或多或少矮化了新疆形象,使新疆成了 “边疆”和“落后”的代名词。

2013年,由阎清秀与于德安共同执导的《阿纳 尔罕》,其不仅反映了阿纳尔罕的求新应变,更是将贫穷落 后的南疆味道展现出来了。

2014年,由于德安执导的《有 一个古丽》,其反映了农村女孩热汗古丽的奋斗生活和南疆 偏远落后的社会现实。

2015年,由王文杰和赵立军共同执 导的《丝绸之路传奇》除了反映丝绸之路古老、落后的韵味,也展现了丝绸之路现代变革的景象。

这种变革也展现出新疆 的另一面,如多元、积极、活力的形象。

所以,需要相关部 门及创作者加强对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让人们了解与以前 认知完全不一样的新疆。

结语重形象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工程,理应得到相关 部门的配合及支持。

相关部门除了以旅游业为突破口,整合 旅游资源,积极地应对危机事件,将其负面效应降到最低之外,还应改造传统产业,做优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以品牌形象的新诉求重塑新疆形象的同时,政府运用多平台,展示和传播现代新疆形象,更重要的是要巧妙地借助优秀文化作品,让受众对新疆有全新的认知。

【参考文献】[1]李建军.正面合意新疆形象的建构u].新疆社会科 学,2016(06)109-113.[2]陈明慧,艾维依.新媒体时代下新疆形象的建构和 传播 g].视听,2017(01)142-143.[3]库尔班江•赛买提.我从新疆来[M].中信出版社,2014.344.[4]张春贤.在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 上的讲话U].今日新疆,2010(11)4-12.[5]周谊成.2015年新疆G D P增长8.8%[N].新疆都市 报,2016-02-02.[6]金玉萍,谢华锋.草根动员:一种塑造新疆形象的 新思路U].青年记者,2015(21)75-76.[7]李梅宇,刘红.基于“美丽新疆”文本分析看新疆 的形象传播U].新闻知识,2015(08)50-52.[8]王思超.新疆:全面整治旅游市场[N].中国旅游报,2012-08-10.[9]玛尔祖卡•艾尔肯.国家级赛事对新疆形象塑造 的作用及启示——以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为例[J].青年记者,2016(12)82-84.【作者简介】贺文,女,湖北咸宁人,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贺俊伟,男,汉族,湖北咸宁人,文华学院经济管理学部2015级电商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文化传媒.(上接第29页)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9处,已形成九环线大九寨国际 旅游区、卧龙至四姑娘山大熊猫生态旅游区。

[7]该文是一 篇关于四川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专门研究论 文,文章对四川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况、现状进行了分析 研究。

四川藏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并已形成了一系列红色 旅游精品线路、红色文化风景区、红色文化学习基地等。

但 是在开发过程中还应加大投入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落 实红色文化保护项目负责人,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落到实 处。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四川对于红色文化的 研究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大。

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四川大力发展 文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带动了四川红色革命老区的 经济发展,体现了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

但是,目前在对红 色资源的价值研究上过于注重经济价值,一些革命老区过多 地投入到红色文化商业价值的挖掘,而缺乏对其社会价值意 义的研究与阐发,从而不能完整再现红色文化的价值意义。

四川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意义重大,应加强四川红色文化的 宣传,使之转化成一种精神力量,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有利于构建和谐社 会。

通过对红色资源的社会价值研究,继而弘扬和传承红色 文化,以期为四川红色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1]做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騎兵”[E B/OL].http:// /n l/2017/1218/c l001-29711857. html,2017-12-18.[2]欧清华.红色文化资源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研究综述U].嘉应学院学报,2012.30(03)27-31.[3]孙和平等著.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4]万生更.西北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 的问题及解决对策U].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6(01)42-46.[5]蔡红梅,龙迎伟.论“红色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 德教育[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〇06(〇2)122_125.[6]孙和平等著.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7]天浩然.四川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20)219+221.【作者简介】邱思扬(1995—)女,汉族,四川自贡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