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体育_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课件设计

小学体育_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课件设计


二.基本部分
游戏:运球接力
运球从起点出发绕杆后返回跟下一个同学击 掌,并走到队伍后面。以此类推,先完成的那组 为胜。
规则:1.起动不越线。 2.必须按规定路线跑完全程。
三.结束部分
• 1.师生共同放松。 • 2.教师小结,以表扬鼓励为主。 • 3.下课收器材。
教学特点
• 本课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学思结合的方法,不断 让思考问题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兴趣,使 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有 所提高,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篮球-行进间运球 五年级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 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根据本教材 和学生实际身体情况发展的特点及对篮球教学内容的 深入分析,力求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行进间运 球的动作方法,发展运球能力,增强身体的协调,灵 敏性。在课堂中营造学思结合的氛围,促进学生独立 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学思结合的氛围中掌握动作方 法,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及合作意 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组织学生复习原地运球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问题进行尝试练习行 进间运球并回答,引出动作要点。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4.请学生展示,师生评价
5.巩固练习
动作要点:向前运球时,按拍球的后上方,同时后脚蹬地
运球行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前侧方,跑动的步伐要与球弹 起的节奏协调一致,手臂的动作与原地运球相同。
教学效果评价
• 1.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行进间 运球动作要领
• 2.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懂得思考的意义 • 3.运动负荷曲线预计
• 4.平均心率:125--130 • 5.练习密度预计:70%
LOGO
与运球的协调配合。
学生情况的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 好学。虽然对于一些技术性的东西不是很感兴趣, 但通过之前的教学,这个年龄段学生对一些简单 的篮球动作已初步掌握,在此基础上重视学生的 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自 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自己进行探索、学习,获得 体育的基本技能。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为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 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篮球原地运 球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能够对学生今后学习行进间 投篮以及其他篮球技术打下良好基础。从事篮球运动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机智果敢、勇于拼搏的意志 品质。本教材的重点是手控制球的部位,难点是跑动
2.采用学思结合的学习及趣味游戏的形式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性。
主要教学方法
讲解法
练习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游戏比赛法
纠正错误法
示范法
教学资源
• 篮球16块 • 录音机1台
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
1.通过课堂常规观察学生站队情况。 2.通过找线游戏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热身的目的。 3.通过球性练习,为主教材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道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与方法。 2、学习行进间动作,使80%的学生能完成动作,锻 炼学生运球能力,提高身体协调、平衡能力。 3、学生在学习中认真思考、克服困难、大胆展示。
教学重、难点:
教学手段
1.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直观手段,使学生 体会行进间动作的方法和技术要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