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草坪草混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_张磊

我国草坪草混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_张磊

我国草坪草混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张 磊1,郭月玲2,邵 涛1(1.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方草业工程系,江苏南京 210095;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艺系,江苏镇江 212400)摘要:草坪草混播是草坪建植中一种常用的方法,草坪草混播的技术包括品种的选择、组配方案、建植技术、养护管理等。

冷季型与暖季型草坪草混播时,应综合考虑它们的生长特点,选择适宜的草种进行混播,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主要探讨了草坪草混播的主要依据和原则,常见的草坪草混播组合及不同的栽培管理对混播草坪的影响,总结了不同地区草坪草混播的模式,并展望了混播草坪在将来的发展前景,以此为我国草坪草混播的研究与生产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草坪草;混播;研究现状;前景中图分类号:S68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00(2008)01-0081-06草坪草混播是指把同种不同品种的草坪草混合播种或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草坪草混合播种的建坪方法。

在不完全了解草坪草生态特性的情况下,混播可以起到优势互补,提高草坪建植成功率的作用。

在技术上,合理混播可以提高草坪的总体抗性,也可以达到提高草坪耐荫性、耐踏、耐磨、耐低矮修剪的性能,延长其绿期,提高受伤草坪的恢复能力等目的。

近几年,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公路边坡、观赏景点、服务区混播草坪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多数情况下达不到预期目的。

习惯上采用草地早熟禾(Poa p r atensis),紫羊茅(F estuca r ubr a)和多年生黑麦草(L olium p er enne)混播,在强光照地区以草地早熟禾为主,遮荫区以紫羊茅为主。

多年生黑麦草可迅速覆盖地面,起保护作用。

但结果往往变成以黑麦草为主的草坪,有时几乎见不到草地早熟禾的存在[1]。

因此,为了满足各方面建设对草坪草的需求,特别是当单播草坪不能胜任或效果不佳时,研究各种草坪草的混播对开发草坪草资源是有很大意义的。

1 草坪草混播的原则草坪草混播不是简单地把草种混在一起播种,它收稿日期:2007-03-22;修回日期:2007-04-27基金项目:南京农业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项目(804001)资助作者简介:张磊(1980-),男,山东省临沂人,在读博士研究生。

邵涛为通讯作者。

有一定的原则性和依据标准。

混播组合中,依据各草种数量及作用的不同,可把草种分为3种:(1)建群种,是体现草坪功能和适应能力的草种,通常成坪后在草坪草群落中占50%以上;(2)伴生种,是草坪群体中作用仅次于建群种的草种,当建群种生长受到环境障碍时,由它们来维持和体现草坪的功能和对不良环境的适应,伴生种通常在成坪草坪中占30%左右;(3)保护种,一般是发芽迅速、成坪快的草种,在群落组合中充分发挥先期生长优势,对草坪组合中的其他草种起到保护作用。

因此,在选择混播草种时,应根据草坪的生长环境,草种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生态、实际需求等选择适宜的草种[2]。

1.1 目的性原则草坪草病害是草坪受到的外界主要威胁之一,为了提高草坪的抗病性,常把对不同病害抗性较好的草坪草品种放在一起混播。

如某些早熟禾品种抗褐斑病较好,但抗锈病能力差,秋季易发生锈病,选择一种抗锈病的品种与之混合建坪,可提高草坪的总体抗病性。

这是选择草坪混播草种首先要考虑的原则。

此外,两种以上草种的合理搭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生理优势和生态习性,根据草坪草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和人们的需要进行合理搭配,建成品质优良的绿地草坪。

如用夏季生长良好草种和冬季抗寒性强草种的混播以延长草坪绿期;用宽叶草种和细叶草种混播以提高草坪的弹性;用耐践踏性强和耐修剪草种混播,以提高草坪的耐磨性;用速生草种(一年生)和缓生草种(多年生)混播,以提高建坪的速度和延长草坪的使用年限。

草坪草混播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各种草坪草的优良特性,适应变化较大的环境条件,更快的形成草坪并能保持草坪质量的稳定性,延长草坪寿命。

1.2 兼容性原则不同混播草种应在颜色、质地、均一性、生长速度等方面要一致或相近,也就是混播草种之间要有兼容性。

从美国进口的大多数新育成的早熟禾品种颜色较深,与老的早熟禾品种如公园、新港的浅绿色很难一致,两者混播后,草坪草颜色深浅不一无法兼容。

草坪草的叶片质地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很粗的草坪草与很细的草坪草混播则不适宜,特别是以细质地草为主的草坪中如有少数的粗质地草坪草,则在视觉上极易被视为杂草,因此在选择混播草种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成坪后的兼容效果。

1.3 生物学特性一致性原则生物学一致性原则即混播草坪草的生长速度、扩繁方式、分生能力等生态习性应基本相同。

有的草坪草分生能力很强,如翦股颖(Ag rostis spp.)、马尼拉(Zoy sia matrelia)、狗牙根(Cy nodon dacty lon)等,如果与黑麦草、早熟禾等混播,草坪会出现块状的分离现象,使草坪的总体质量下降[3]。

生长速度差异太大的草坪草一起混播也易产生参差不齐的感觉,使草坪的观赏性大大降低。

1.4 主导性原则在考虑草坪草混播时,应该首先明确最终得到的草坪是以哪种草坪草为主。

如一般情况下早熟禾类草坪草发芽速度慢,建坪期间管理难度大,较易失败。

如果用少量的黑麦草(20%以下)混播,黑麦草生长速度较快,先发芽,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早熟禾在草坪中的发芽出苗,但最终草坪应以早熟禾为主[4]。

2 草坪草混播的依据2.1 草坪草分生方式与竞争能力草坪草的分生主要是以营养更新的方式进行,方式多种多样,如根茎型、疏丛型、密丛型、匍匐茎、根蘖型等。

不同的草坪草种分生类型不同,竞争力相应的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择草种时应根据不同的类型从播种时间、播种量等方面进行调节,控制竞争力强的草种的生长,使之成坪后能形成均一的绿化效果。

高羊茅与黑麦草主要靠分蘖来扩繁,其竞争能力是有限度的。

要得到以高羊茅和黑麦草为主的草坪必须加大播种量。

某些草坪草的分蘖能力很强,竞争力也很强,参与混播时,所占比例不宜太高。

如匍匐翦股颖(Ag rostis stolonif era)、结缕草(Zoy sia j ap onica)等草坪草匍匐茎较发达,分生能力特别强,混播时,可选择早熟禾与细叶高羊茅(F estuca ovina)以1 1的比例混合,推荐播种量为5~10g/m2。

近年来引进新改良的多年生黑麦草竞争力很强,将其与草地早熟禾混播时,其所占比重以5%~10%为宜[5]。

草地早熟禾属于根茎疏丛型的分生方式,草皮最富弹性,坚韧,极耐践踏,因此容易和其他草种形成混播草坪。

2.2 草坪草的叶片质地草坪草的类型不同,品种不同,叶片质地也有较大差异,参与混播的草坪草的质地应该接近,否则难以兼容。

因此,草坪草混播时,应考虑到成坪后草坪草叶片的质地,按照草种的兼容性原则来挑选混播草坪草。

2.3 草坪草的颜色一般情况下,老的草坪草品种颜色较浅,新的品种颜色较深。

从欧洲进口的草坪草的颜色较浅,从美国进口的草坪草颜色则较深。

叶片颜色差异大的草种不宜混播建坪。

总之,草坪草混播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表观效果到草坪草之间的相互作用,混播成坪后的绿化效果,草坪草之间的化感作用等,这样才能正确选择草种,确保草坪的健康生长,满足对混播草坪的不同需要。

3 常见的草坪草混播组合3.1 冷季型草坪草混播组合冷季型混播草坪主要应用于北方地区[6],以冷季型草坪草种为建群种,混播的目的是利用不同草种的优良特性互相弥补不足。

各草种在耐践踏性、初期生育速度、耐荫性、耐刈剪性、浓绿性等特性上差别很大,利用具有这些特性的2至多个草种混合在一起,就形成许多不同的混播组合。

张大彪等[7]研究了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和黑麦草的多元混播组合。

利用筛选出的优良品种,组成以草地早熟禾为建群种的混播组合,混播比例为草地早熟禾 高羊茅 黑麦草=6 3 1;以高羊茅为建群种的混播组合:高羊茅 草地早熟禾 黑麦草=8 1 1,高羊茅 草地早熟禾 黑麦草=7 2 1,前者的高羊茅和黑麦草对草地早熟禾起保护作用,3-4年后高羊茅将取代草地早熟禾,适合建植前期质地较细,后期持久性好的草地,该组合是所有冷季型草坪草混播建坪中退化速度最慢的一种,后者可大大增加高羊茅草地的细度和景观效果,适宜建植地层复杂的草地。

在选择草种的时候,生长旺盛的草种在混播中不要超过50%的比例(如黑麦草)。

在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的混播中,由于高羊茅的丛生生长特性,必须是混播的主要成分,比例在70%以上,以形成致密的草坪。

高羊茅作伴生种时比例应控制在30%以上,比例太小的高羊茅植株常形成直立状斑块,形似杂草,影响所要求的效果[8]。

在草坪草优化混播组合中,影响成坪速度,盖度和草坪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草种的配比。

草坪质量还受环境条件和养护管理强度的影响,因此混播应该遵循区域化和目标多层次的原则,适宜的混播方案应是草坪建坪的系列化技术,包括坪床结构、土壤处理、草种组合、播后养护等技术环节[9]。

3.2 暖季型草坪草混播在我国广大南方地区,由于夏季气温偏高,不适宜冷季型草坪的生长,所建立的草坪几乎都是暖季型草坪。

由于暖季型草坪冬季有3-4个月的枯黄期,严重影响观赏效果。

为了达到更好的观赏目的,可以选择与冷季型草坪草混播。

一直以来,许多学者认为暖季型草坪草种不宜混播,这是因为暖季型草坪草营养繁殖都很快,相互之间竞争激烈,一般不兼容,混播后易分划而形成分裂的孤立斑块,使草坪外观不一致。

但在实践中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如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可用百喜草(P as-p alum notatum)与狗牙根、地毯草(A x onop us Com-p ressus)等暖季型草坪草种混播,既可用于水土保持又可用于园林绿化和体育场草坪[10,11]。

如重庆体育场全面更新的草坪以结缕草(含中华结缕草)为主,又有假俭草(E remochloa op hiuroides)、狗牙根等混播的草坪[12]。

另外,深圳有采用狗牙根和地毯草混栽用于运动场草坪的先例[13]。

3.3 冷、暖季型草坪草混播如何将冷、暖季型草坪草种合理搭配进行混播,互相弥补生长季节的差异以解决夏枯和越冬问题,使草坪四季常青,是我国草坪研究的一个热点与难点。

冷、暖季型草坪草混播主要应用于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这一地区无论是冷季型还是暖季型草坪草单独建坪都不理想,暖季型草坪草有绿期短,不易越冬的问题,冷季型草坪草存在夏枯休眠,甚至死亡现象。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园林研究者就指出,冷、暖季型草坪草混播是最普通的建坪方式,混播技术可使建植后的草坪具有各类草的优良特性,尽可能延长绿期。

国外如美国东南部、日本等在过渡地区混植冷、暖季型草坪草的研究己有报道,认为在适宜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冷、暖季型草坪草混播能保持四季常绿的景观。

尹少华等[14]在湖北鄂州温带过渡地区,以暖季型草坪草狗牙根和冷季型草地早熟禾为材料,在混播草坪种群生物量动态、种间竞争、混播的质量评价及优化组合筛选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冷、暖季型草坪草混播及我国南北过渡地区草坪四季常绿的可行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