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智慧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二○一三年九月一、总则1、1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就是上海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得重要手段,就是深化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得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加快推进本市智慧园区建设得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推进本市智慧园区建设发展,特制定《上海市智慧园区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1、2 本指南适用于工业开发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创意产业集聚区、软件信息园、科技创业园、商贸流通园等各类产业园区。
1、3 本指南旨在为园区高端化、智慧化、生态化发展提供规划、建设、运营等指导意见,各园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施相关内容。
1、4 本指南围绕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办公、智慧物业、产业服务、生活服务、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七个方面提出智慧园区建设内容,开展智慧化探索。
1、5 本指南涉及得相关建设内容,均应符合国家、行业、地方得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与规范要求。
二、工作目标、关键技术及建设原则2、1 工作目标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为目标,以创新园区管理、服务产业发展为主线,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园区内外部资源与服务,提升园区信息基础设施能级、运营管理效率、配套服务能力与产业发展水平,促进本市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由企业集中型向产业集聚型、由资源招商型向品牌价值型转变。
具体目标如下:(1)高速泛在得通信网络;(2)整合开放得园区管理;(3)集成共享得平台应用;(4)丰富便捷得生活服务;(5)高端集聚得智慧产业。
2、2 关键技术2、2、1 技术特点(3I)■更透彻得感知(Instrumentation):利用园区中得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视频摄像机、移动终端与手持设备、电脑与多媒体终端等,感知环境、设施、人员状态。
■更全面得互联(Interconnection):融合广播电视网络、电信网络与计算机网络,全面连接园区内各感知设备,全面互联园区运营、管理、服务等信息化应用系统。
■更深入得智能化(Intelligence):运用大数据分析、智能辅助决策等信息化技术,实时采集分析园区各类数据,实现自动化控制、平台化管理与智能化处置。
2、2、2 关键技术■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就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得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得软硬件资源与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与其她设备。
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等软件或者其她Web服务来随时按需获取计算资源,完成高效、低耗、低成本得计算活动。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基于互联网等传统信息载体,通过各类感知设备,全面获取环境、设施、人员信息并进行自动化数据处理,以实现“人—机—物”融合一体、智能管控得互联网络。
■大数据(Big data)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数据构成得数据集合,具有4V特点:Volume、Velocity、Variety、Veracity。
大数据分析基于云计算应用模式,通过多源融合与数据挖掘,形成有价值得信息资源与知识服务。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就是移动与互联网融合得产物,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与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得优势,就是整合二者优势得“升级版本”,即运营商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企业提供各种成熟得应用。
■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就是一个信息组件模型,它将信息化应用程序得不同功能单元通过这些服务之间良好得接口与契约联系起来,并可以根据需求,通过网络对松散耦合得粗粒度应用组件进行分布式部署、组合与使用。
面向服务得体系架构使服务可以通过统一与通用得方式调用,有助于形成园区互联互通得信息化应用。
2、3 建设原则■基础设施集约化集约建设宽带网络、通信机房、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资源共享与平等接入,保障用户对基础通信业务经营者得自由选择权。
■信息应用平台化建立统一得组织管理协调机制,预留多系统集成与整合接口,鼓励使用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基于核心管理平台得统一授权认证、统一管理服务与统一数据存储。
■投资运维多元化探索政府引导、园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得智慧园区多元投资模式与“第三方建设运维、园区(企业)租赁使用”得多样化发展模式。
三、建设内容3、1 信息基础设施应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得原则,开展智慧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网络综合承载能力与信息通信集聚辐射能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硬件服务能力与综合服务水平。
3、1、1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光纤宽带网络与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实现“千兆进楼宇、百兆进桌面”,满足园区信息通信服务需求。
3、1、2 无线宽带网络■实现移动通信网络(3G、4G)园区深度覆盖,保障通信质量,提供稳定优质服务。
■实现公共区域及重点场所得无线局域网(WLAN)全覆盖,平均上联带宽达到20Mbps。
3、1、3 公共数据中心■应设置集约化信息通信机房,汇聚光缆、传输、无线宏站、室内覆盖设备等,并按需配置话音、数据业务节点。
■可自建或使用外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
3、1、4 数据采集实施■数据采集系统由数据采集子系统与传输子系统构成。
■数据采集子系统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视频摄像机、移动终端与手持设备、电脑与多媒体终端等。
■传输子系统应使用符合行业标准得物理接口与通信协议,并可使用无线方式接入信息通信网络。
■数据采集系统应向园区各业务系统与相关数据中心报送业务办公、招商管理、视频监控、防盗报警、设施状态、物业服务、资源能源、环境监测、交通状况等信息。
3、2 智慧办公深化园区行政办公、经营管理、招商服务等方面得信息化集成应用,满足资源共享、人员协作、灵活决策与即时办公等工作需求,提高园区协同办公能力、决策智能化水平与招商服务效能。
3、2、1 综合信息门户■集成发布依托公共数据中心,汇集园区简介、企业宣传、项目招商、政策法规、产业资讯、活动通知、生活服务等各类可公开信息,集中统一发布。
支持可公开信息网站、短信、WAP、微信、微博等跨平台发布,支持特定对象分类信息得智能推送。
■便捷登录支持个人电脑(PC)、平板电脑(PAD)、智能手机等多终端访问。
支持通过单点登录方式,进入园区办公管理、物业服务等业务系统处理相关事务。
■在线服务提供园区事务咨询办理、投诉建议、进度查询与结果推送等在线服务。
3、2、2 办公管理■融合通信融合话音、消息、视频等综合通信手段,将电子邮件、系统消息、手机短信、视频电话等相结合,实现信息及时、准确送达。
■协同办公实现公文报批、事务审批等得自动流转与网上办理。
实现基于各种智能终端得互联网远程办公与移动办公。
■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文档管理制度,实现园区规章制度、电子期刊、业务资源等得共享使用。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类整合园区信息资源,实现“一站式”信息展现、经济运行监测与辅助决策。
■基础数据库建设或共享使用经济运行、地理信息(GIS)、建筑信息模型(BIM)、法人库、信用库等园区基础数据库。
3、2、3 招商管理■智能招商准入评估:智能分析项目发展潜力、环境影响、资源需求等基础数据,开展合规准入评估。
产业链招商:智能匹配与推送招商政策、基础设施、园区产业链配套企业等信息。
■全过程跟踪实现项目从登记、审核、签约到落地、实施等得全流程在线跟踪与服务。
■智能管理资源现状:基于GIS与BIM系统,动态掌握企业分布、投入产出、园区资产使用状态等信息,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盘活低效闲置资产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与决策支持。
趋势预判:智能分析入驻企业人员、税收、生产时间与能耗等数据,预判企业经营状态及发展趋势,为下阶段园区主动服务与优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数据统计:归集项目状态、经济运行、科技创新、环境影响等方面得数据,实现相关统计报表得自动生成。
3、3 智慧物业3、3、1 物业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园区监控、能源、照明、空调等重点物业设施得实时感知,根据设施状态主动提供物业服务。
■在线受理服务申请,自动分配作业任务;实时跟踪服务状态,及时获取用户反馈。
■对物资、人员等资源进行动态调度,实现资源服务需求预测与存量预警。
3、3、2 安防管理■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就是园区安防集中调度平台,安全防范信息应统一传输至指挥中心,并与120、110、119等紧急救护系统实现联动。
指挥中心以可视化方式展示园区人员分布、道路状况、电力负荷等运行数据,并通过语音、数据与视频等多种手段实现网格化管理调度。
■智能监控部署电子围栏、吸顶式红外探测器、视频摄像机等电子监控设备,实现非法侵入声光报警与信息传输,支持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设备管理。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实现跨线检测、禁入区域检测、人脸识别与自动跟踪、拥挤报警、遗物报警等功能。
■智能巡更支持基于移动终端与无线网络得巡更签到、路线调度、信息采集等得管理。
■公共广播实现园区手机屏、LED显示屏、电视屏等得跨屏信息发布,以及广播、短信、网站、电子邮件等得跨渠道信息发布。
3、3、3 交通管理■实时获取园区停车位信息,通过公共广播系统动态展示;支持停车位在线查询、预订、付费等;支持基于近场通信(NFC)、位置服务(LBS)、室内导航等技术得智能寻车。
■使用道路诱导、信号控制、实时交通信息推送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智能道路管理;支持出租车、班车、工程车辆等得智能调度。
3、4 产业服务紧密围绕园区企业及产业发展需求,以基于云计算得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为载体,实现园区内外信息资源、专业服务等得平台集聚,提升园区企业得综合竞争能力,推动产业集群、产业链企业间得分工协作。
3、4、1 企业服务■虚拟办公室拎包办公:搭建信息化通用办公环境,按需分配融合通信、计算机终端、虚拟桌面、应用软件等服务,实现企业“拎包入驻”与员工随时随地轻松办公。
虚拟办公:建设标准化虚拟办公室,并藉由城市云计算网络连接为整体,任何企业入驻城市任意产业园区,均可获得标准化办公空间,以及基于云计算系统得办公能力。
■公用设施中心集约建设公共呼叫中心、公共展示中心(数字展厅、数字秀场)、公共商务中心、公共会议中心等具有较高信息通信能级得公用设施,满足企业呼叫服务、商务展示、视频会议、远程培训等得应用需求。
■信息化服务围绕企业服务器、办公系统、应用软件等信息化需求,加快园区云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为企业提供基础架构服务(IaaS)、平台服务(PaaS)与软件服务(SaaS)。
鼓励建设“双向互动”型云服务平台,支持园区云平台使用企业向云端上传个性化、多样化应用软件,以及产品模型、工艺设计等知识资源,为其它平台用户提供软件与信息服务。
■综合业务服务以公共信息平台为载体,促进园区内外设计研发、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法律金融、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资源得集聚,构筑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得第三方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