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课件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课件


通用、灵活、便宜 粗略、丰富
专用、高效、昂贵 细致、简单、重复
懂设计制造 有较高操作技能



极少量需求
不需要专业技能
高 低 高 物资缺乏、供不应求
精益生产方式
品种多样化、系 列化
柔性高、效率高 较粗略、
多技能、丰富 多技能
低 更低 更高 买方市场
15
二、并行工程——CE
传统的串行工程:市场需求分析——设计——试 制——修改设计——工艺准备——生产——销售。
13
精益生产追求的目标
☆ 零切换浪费
☆ 零库存
零 7个“
☆ 零浪费 ”目标 ☆ 零不良
Hale Waihona Puke ☆ 零故障☆ 零停滞
☆ 零事故
14
三种生产方式比较
项目
产品特点
设备和工装 作业分工 与作业内容 对操作工人
要求 库存水平
制造成本
产品质量
所适应的 市场时代
手工生产方式 完全按顾客要求
大批量生产方式 标准化,品种单一
12
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是美 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一项名为“国际汽车计划” 的研究项目中提出来的。它们在做了基于对日 本丰田生产方式的大量调查和对比后,于1990 年提出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也有人认为是一 种制造模式。其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 的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发展了一系列 具体方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 营管理体系。
16
并行工程的概念
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 CE)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过 程(包括制造过程及其支持过程)的系统方 法。这种方法要求产品开发人员从设计一开 始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 产品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 进度计划和用户的要求。
9
准时化生产的组成
➢ JIT生产现场管理 JIT的零部件权当后续工序提出要求时
才生产,是一种“拉动”的生产方式,后 工序需要多少,前工序就生产或供应多少 。它将传统生产过程中前道工序向后工序 送货,改为后道工序根据“看板”向前道 工序取货。看板系统是JIT生产现场控制技 术的核心。
10
准时化生产的目标
➢ JIT的新思维 JIT之所以成功,首先是由于它大胆地向传
统管理观念提出了挑战,使得生产管理的观念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JIT生产方式的新思维是 JIT最基本的方面。 ➢ JIT生产系统设计与计划技术
为达到准时生产、杜绝浪费、合理利用资 源,在JIT系统中要进行广义的生产系统设计。 JIT生产系统设计与计划技术体现JIT的新思维 ,同时为JIT的生产现场管理与控制打下基础。
17
并行工程的特点
1) 在产品设计及相关过程中,由传统的串行 方法变为并行方法;
2) 在工作方式上,由传统的个人或部门的工 作变为多学科、内外共同协作组成的协同 工作;
3) 在企业的组织管理上,由传统的面向功能 的递阶组织结构变为面向产品的扁平化网 络结构。
18
实施并行工程所需的技术方法
1) 并行产品开发过程建模、仿真与优化。并行工程把产品开 发的各个活动作为一个集成的、并行的产品开发过程,强 调下游过程在产品开发早期参与设计过程;对产品开发过 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不断改善产品开发过程。
JIT方式的目标是彻底消除无效劳动造 成的浪费。JIT寻求达到以下目标:
(1)废品量最低(零废品); (2)准备时间最短(零准备时间); (3)库存量最低(零库存); (4)搬运量最低; (5)机器损坏率低; (6)生产提前期短; (7)批量小。
11
准时化生产的适用范围
JIT模式适用于非流程型的 加工装配制造业
7
一、准时化生产——JIT
准时化生产方式(Just In Time,JIT) 是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丰田公司研究和开 始实施的生产管理方式。
其基本思想为: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 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种生产方式 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使 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
8
准时化生产的组成
4) 全面质量管理技术和工具的使用。
19
三、敏捷制造
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AM)是 美国为重振其在制造业中的领导地位而提出的一 种新的制造模式。它的特点可概括为:通过先进 的柔性生产技术与动态的组织结构和高素质人员 的集成,着眼于获取企业的长期经济效益;用全 新的产品设计和产品生产的组织管理方法,来对 市场需求和用户要求做出灵敏和有效的响应。
生产与运作管理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第十五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 发展趋势
1
第十五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现代企业面临的环境分析 第二节 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
2
第十五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现代企业面临的环境分析
1. 信息技术对现代企业生产与运作的影响越来 越大;
2. 个性化买方市场的形成; 3. 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但研制开发的难度加大; 4. 经济全球化
1) 商品全球化 2) 资本全球化 3) 生产全球化 4) 技术全球化
3
第二节 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
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用 机器代替手工,从作坊形成工厂;从单件生产 方式发展到大量生产方式;从大批量生产方式 到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集成化、智能化生产 方式。
4
现代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特征
➢ 生产管理范围大为扩展; ➢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时代将成为生产方式的
主流; ➢ 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在生产管理
中得到广泛运用;
5
先进生产方式的关键要素
6
先进制造技术:
➢ 基础制造技术 ➢ 先进制造单元技术 ➢ 先进制造系统集成技术
▪ 准时生产(JIT) ▪ 并行工程(CE) ▪ 敏捷制造(AM) ▪ 虚拟制造系统(VMS) ▪ 柔性制造系统(FMS)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 并行工程的集成产品开发团队。产品开发由传统的部门制 或专业组变成以产品(型号)为主线的多功能集成产品开发 团队。
3) 并行工程协同工作环境。在并行工程产品开发模式下,产 品开发是由分布在异地的计算机软件工作的多学科小组完 成的。计算机系统和广域的网络环境,使异地分布的产品 开发队伍能够通过PDM(产品数据管理)和群组协同工作 系统进行并行协作产品开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