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融媒体新闻学课件

融媒体新闻学课件


z
国内代表性观点有四个: 1.形态融合论 2.组织融合论 3.规制融合论 4.大媒体论(全媒体论)
媒介融合
z
媒介融合的广义与狭义
广义:媒介融合描述的是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具体是指在数字 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的需求为指向,由网络融 合、媒体融合和内容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记者应当细分信息,针对 不同受众的偏好为其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定 制服务,实现信息服务的无时无刻不在,并与 受众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P72)。
z
(四)信息的解读者
首先,要对信息进行深度报道; 其次,要对信息进行深度阐释; 再次,要对信息进行深度评论。
z 所以,融合新闻记者就需要具备以下技能:
z
“媒体大脑”目前已经发布了覆盖新闻生产、分发、监测、反 馈各环节的8项产品和功能,让媒体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全方 位接触,人机协作。
现阶段,产品和服务包括
z
自动采集生产新闻的2410智能媒体生产平台; 实时语音识别及自动转写的工具“采蜜”,帮助记者提高采访及
新闻生产效能;
从图片、视频中识别特定人物身份,特殊标识的图片识别工具; 监测新闻信息内容在接近全网300万个网站及头部自媒体的传播、
z
基础概念辨析
(一)什么是融合 (二)什么是媒介融合 (三)什么是融合新闻学
z
融合
融合是通过多媒体组织的合作和写作,利用多渠道、多平台 发送更丰富的新闻和信息,以最大限度地传播给更多的公众。
融合作为新闻学的一种形式,是24小时在新闻编辑部不断 发生的采编过程,在这里采编人员为多媒体平台写作,出版 制作多媒体产品以达到与受众之间最大程度的互动。(P7)
z
三、整合:融合新闻的媒体资源共享
这个阶段一般也被称为“全媒体”或“融媒 体”。
z
较早进行媒介融合试验并取得 成功的典范。
2000年,该集团投资4000万美 元在坦帕市建造了一座传媒大 厦,将《坦帕论坛报》、网站 Tampa Bay Online、电视台 WFLA-TV一起搬入办公,虽然 这几家媒体有各自独立的人员、 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但实行 资源共享。大楼内部设有统一 的突发新闻指挥台,能在第一 时间将突发新闻传递给分布在 其四周的三家媒体,并有专人 指挥、协调对新闻的采访。
格局。
z
为提升内容质量和产品的多样性,让媒体人的创意产生 更大的内容价值,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创新机制,另
建了一条崭新业务线——融媒体工作室,鼓励报、
网、端、微采编人员按兴趣组合、项目制施工,资源嫁 接,跨界生产,充分释放全媒体内容生产能力,这也是 “中央厨房”从重大事件报道迈入常态化运行的全新尝 试。
z
偶发性中央厨房
偶发性中央厨房也较为常见,依然是在两会中比较普及。2017年全
国两会,四川广播电视台在北京搭建了近三百平米的“中央厨 房”,跨平台整合了全台采访、编辑、技术力量,组建近百人的报道团队, 统筹安排“大屏”电视栏目和全媒体产品矩阵的报道内容。黑龙江广播电 视台在全国两会上建立了“中央厨房”,技术团队与编辑团队合作拆
狭义:媒体融合描述的是近年来国际传媒业的一种新作业模式, 它是相对于过去各类媒介产品分立而言的。(P12)
z
融合新闻
融合新闻是与传播平台融合相对应的新闻传播方式,主要指利用 多媒体手段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包括多媒体采集、统一平台加 工、多媒体发布和受众互动等过程(P13)。
z
细节辨析
多媒体采集是指同一条新闻,同时使用文字、图像、 音频、视频、flash等多种媒体技术手段来采集。
z
三、核心:内容融合
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具备多媒体思维,即掌握不 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规律,能够兼容并蓄、融 会贯通地运用不同媒介,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 大的传播效果。(P25)
z
多媒体思维包括
1.拥有多媒体的技术感 2.善于选择合适的媒介形式 3.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z
融合新闻的社会制约
z
思考:
技术是否是中立的? 技术只是工具吗? 技术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如何?
z
(二)经济动因
zபைடு நூலகம்
(三)受众动因
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演进,媒介产品和信息信 息越来越丰富,人们对信息的交流的速度、深 度、实用度以及愉悦度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呈 现出个性化差异(P38)。
z
z
(四)政策动因
统一平台加工是指一个统一的多媒体编辑部对采集到 的新闻进行多媒体整合和深度加工。
多媒体发布是指同一条新闻同时发布文本的、音频的 和视频等多媒体文本。
z
z
1.交互推广 2.克隆 3.合竞 4.内容分享 5.融合
融合新闻的模式
z
1.信息来源多元化 2.新闻业务整合化 3.信息载体数字化 4.内容产品兼容化 5.媒介产品互动化
除“围墙”,尝试生产可视化程度高的新媒体产品,在形式、内容、品质、 数量等方面实现了两会报道的多重突破。
z
z
《经济日报》中央厨房
z
津云中央厨房
重庆日报中央厨房
z
z
广州日报中央厨房
z
全国已有55家媒体 “中央厨房”
以后看见媒体说“中央厨 房”,不要以为是做菜的!
z
思考:
通过观察这些各种各样的“中央厨房”, 你认为它们在空间架构上有什么特点, 这样的特点在新闻生产中有哪些影响?
z
第二节 融合媒体的历史演进
媒体融合的演进是递进式、立体式的,从世界范围看经历了以下 几个阶段:
一、合并:融合新闻的媒体并购重组
z
二、联动:融合新闻的媒体交流合作
(一)报刊、广播电视数字化 国外:《圣何塞信使报》 国内:《神州学人》 (二)报网联动、台网联动 视频分享网站的繁荣 网络广播电台的出现
z
第二章 融合新闻的发展历程
融合源流的两个层面:个体层面、媒介组织层面
z
一般记者
个体层面
全能型超级记者
z
单打独斗
媒介组织层面
媒介聚合
z
二、融合新闻的社会动因
(一)技术动因
一方面技术本身具有推动经济形态变革的作用
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发展也推动了社会政治和 文化的变革,影响了人们的感知、感情、认知 和价值观(P37)。
z
融合新闻学
z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
(一)考试经验教训总结 (二)新学期的展望
z
课时一 关于课程简单聊两句
z
为什么要学习融媒体新闻学
(一)当下融媒体的现状 (二)国家层面的支持 (三)对个人自身的发展
z
当下融媒体现状
z
z
国家层面
媒体融合是当下新闻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国家层面于2018年3月将中央人民电视台、中 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三台合 并”,建立起央级的最强媒体集合;
z
基层层面
基层层面则是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 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 中心建设的意见》
z
z
对个人的发展
z
关于这门课程的攻略
1.以理论学习为主,但会根据情况加入部分实践内容; 2.学院第一次开这门课,教师与同学共同成长; 3.课本之外,希望大家有意识的去关注融媒体的相关现象; 4.课堂有限,自学增长眼界,欢迎同老师一起探讨。
版权行为状况; 面向未来的新闻信息传播场景的新闻分发,以及基于用户阅读偏
好的新闻分发系统;
为媒体机构描绘自身用户群体特征、偏好的用户画像服务等。
z
智能会话和语音智能等
(二)z AI主播、VR全景新闻、MGC、5G网络、4K直播
z 媒体融合也同样需要用技术来破解发展瓶颈,新华智云也是在 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期望通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为包 括新华社在内的媒体提供涉及内容发现、采集、编辑、存储、 分发、反馈等全生产链的专有智能技术,探索适应大数据智能 时代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
z
新闻在这里面是什么位置呢? 融媒体新闻在里面什么位置?
有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呢? 有没有已经在盈利的经典案例呢?
z
媒体人才缺乏,缺乏在哪
1.操作技能的缺乏 2.融合意识缺乏 3.思想观念上的抵制
z
z
总之,这是个新生事物,很多地方还不完 善,但又是不可忽略的趋势!
我们需要抓住它!
坦帕新闻中心(P43)
z
新华社多媒体中心 2009年4月24日
z
“中央厨房”模式2014年——
以《人民日报》为例
z
z
z
中央厨房的组织模式
在组织架构上,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打破了过去 媒体的板块分割的运作模式,专门设立总编调度中心, 建立采编联动平台,统筹采访、编辑和技术力量,实
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工作
——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联席CEO傅丕毅
z
思考:
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媒介技术的角色是什么?
z
第三节融合媒体的现实发展
在我国2009年,南方报业集团正式提出构建 “南都全媒体集群”的理念,成为我国首批向 全媒体转型的媒体之一。
z
全媒体
是指打通传统媒介界限,在数字介质上,构建全新的 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的 内容平台,并打破原有的刊发和播出平台,实现全天 24小时滚动内容提供。
(一)全能型融合记者
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能适应融合 媒体岗位的流通和互动的新闻传媒人才(P68)。
记者开始跨媒体平台工作,向掌握我写作、摄影、摄 像、剪辑等技巧的复合型人才转变,成为“全能型记 者” (P68)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