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山丹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高一地理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年7月28日凌晨出现月全食时,众多天文爱好者观看到火星与“红月亮”在西南方天空汇合。

完成下列各题。

1. 此时,太阳、火星、地球和月球(注:天体大小、空间距离不按比例)四者的相对位置关系是A. B.C. D.2. 月全食时,地面观察者看到月亮呈现“血红”的主要原因是A. 月球表面是红色的B. 月球自身发出红光C. 地球大气的反射作用D. 地球大气的散射作用【答案】1. A 2. D【解析】【1题详解】当月球、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中间,月亮在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进入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故A正确,B错。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着地球转,而不是在火星附近,C错。

图示太阳地球火星的相对位置中,地球应为太阳与火星之间的位置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2题详解】月亮表面是很暗的,月表反射率很低,故A错。

月亮是卫星,自身不会发光发热,故B错误。

发生月全食现象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只有少部分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折射后到达月亮上,地球大气的反射作用只能解析有太阳光达到月亮,但不能解析月亮呈红色,C错。

太阳光线经过地球大气层时发生散射,波长越长散射作用越小,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被散射得少,故月全食时看到月亮呈现“血红”,D正确,故选D。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

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

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誉为“绿色聚宝盆”。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 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软流层4. 浅层地能的主要能量来源最可能是A. 太阳辐射B. 地面辐射C. 大气辐射D. 地球内部【答案】3. A 4. A【解析】【3题详解】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

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较薄的大洋底部最薄的地壳也有几千米,由此可以看出浅层地能主要集中在地壳部分,故答案选A。

【4题详解】浅层地能主要储存于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中,其能量不可能来自地球内部,而地球表面的能量主要是地表吸收的短波辐射---太阳辐射能,所以能量来源最可能是太阳辐射,故答案选A。

2017年9月6日19点53分,太阳爆发超级大耀斑。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 该太阳活动会导致地球上()A. 地表温度明显提高B. 磁场受到扰动C. 水循环减弱D. 太阳辐射作用增强6. 该太阳活动爆发之后数天,是观看和拍摄极光的最佳时机,较佳的观看地点是()A. 赤道附近B. 北冰洋附近C. 青藏高原D. 撒哈拉沙漠【答案】5. B 6. B【解析】主要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5题详解】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对地球磁场造成扰动,引起“磁暴”现象,B正确;太阳活动中的黑子活动与地球的气候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正相关,也可能是负相关,也可能二者都有,A错;太阳黑子增多太阳活动强烈使地区降水量年季变化增大,进而影响气候,水循环不一定减弱也有可能增强,C错;太阳活动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不大,D错。

故选B。

【6题详解】极光的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

极光常常出现于纬度靠近地磁极地区上空。

所以观看和拍摄极光的最佳的观看地点北冰洋附近。

故选B。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

如下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0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α=0P/0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A. 12:00B. 12:40C. 11:20D. 11:008. 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A. 英国伦敦(0°)B. 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C.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D. 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9. 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

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A. ①B. ②C. ③D. ④10. 该学校大约位于()A. 21.5°NB. 21.5°SC. 45°ND. 45°S 【答案】7. B 8. B 9. D 10. A【解析】【7题详解】测量影长时间为地方时 12 点(即 110°E 为 12 点)时,北京时间为 120°E(东八区区时);经度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因此北京时间与110°E相差40分钟;越向东时刻越早,北京时间(120°E)比当地早 40 分钟;“早加晚减”,则北京时间为12:40,B正确。

故选B。

【8题详解】3月 21日春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6 点日出,18 点日落。

当 110°E为12点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算出此时伦敦为4:40;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为5:56;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地方时为6:36;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地方时为18:08,匈牙利布达佩斯即将迎来旭日东升,B正确。

故选B。

【9题详解】③处影长最长,应为冬至日(12月 22日)。

由此可推知①为夏至,进而推断②为秋分,④处为春分日(3月 21日),D正确。

故选D。

【10题详解】从图中一年多影长变化情况看,三次影长为 0可断定其纬度在回归线内,故排除C、D;据图中纵坐标指示方向看,影子多数时间指北,该地应位于北半球,A正确,B错误。

故选A。

【点睛】地方时计算公式: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4分钟×所求地与已知地经度差。

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加法,西侧用减法。

所求地与已知地同为东(西)经度,两地经度差用减法;如果一个东经度一个西经度,两地经度差用加法。

下左图是我国北方某小镇的太阳能路灯景观图。

该镇中学课外实践小组对路灯的能源装置——太阳能集热板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的设想。

下表为该小组观测记录简表。

集热板倾角如右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表(表中时间为北京时间)11. 该小镇的位置在( )A. 124°E,40°NB. 118°E,40°NC. 116°E,36.5°ND. 4°E,36.5°N12. 该小组拟设计一自动调控装置,通过电脑调控使集热板每天正午正面正对太阳,以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请分析该集热板一年中调整角度为( )A 90° B. 180° C. 23.5° D. 47°【答案】11.B 12. D【解析】【11题详解】根据夏至日日出时间4:43,日落时间19:33 可知,该地昼长14小时50分。

当地地方时为12:00时,北京时间为12:08(4:43+14小时50分/2),即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8分钟,因此该地位于北京以西,经度相差2°,故当地经度为120°-2°=118°E;太阳光线应与集热板垂直,由秋分日集热板倾角为40°可计算出秋分日该地太阳高度为50°,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还算公式可知当地纬度为40°N。

故 B正确。

【12题详解】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要使集热板与阳光垂直,集热板一年中调整角度等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角度,在回归线和极圈之间,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减去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为46°52′,故 D正确。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的公式: H=90°-∣φ-δ∣ (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δ为直射点的纬度),在公式中φ永远取正值,δ在当地的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下图中甲、乙、丙、丁示意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气压带、风带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A. 甲—副极地低气压带B. 乙—盛行西风带C. 丙—东北信风带D. 丁—副热带高气压带14. 丁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A. 暖湿的中纬西风B. 干冷的中纬西风C. 暖湿的极地东风D. 干冷的极地东风15. 图示季节A. 北京昼短夜长B. 墨累—达令盆地牧草枯黄C. 东非高原动物大规模北迁D. 北京地区盛行东南风【答案】13. B 14. A 15. A【解析】【13题详解】左右两图结合分析可知,甲地位于30°附近、盛行气流下沉,是副热带高气压带,A错误。

甲两侧风向向左偏,说明甲乙丙丁位于南半球,乙大致位于40°S-60°S之间,是盛行西风带,B正确。

丙吹东南风,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带,C错误。

丁位于60°S,是副极地低气压带,D错误。

故选B。

【14题详解】丁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乙处盛行西风带来自低纬度暖湿气流,与向南运动的干冷极地东风在丁处相遇,形成极锋,暖湿的中纬西风沿锋面向上爬升,上升冷却形成降水,故丁地降水主要来自暖湿的中纬西风,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题详解】甲地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位于30°S以南,说明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北京昼短夜长,A正确;南半球此时为夏季,墨累—达令盆地正值牧草茂盛,B错误;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北半球热带草原上草木枯黄,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热带草原上草木茂盛,因此东非高原动物应该大规模南迁,C错误;北半球冬季北京盛行西北风,D错误。

故选A。

读某地高空同一等压面上等高线变化图。

甲、乙、丙三地对应的近地面为甲′、乙′、丙′,由甲到丙海拔逐渐降低。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最能反映沿MN线对应剖面的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的是A. B.C D.17. 此时乙点的风向为A. 东南风 B. 南风 C. 西北风 D. 北风【答案】16. D 17. D【解析】【分析】从高空同一等压面上等高线变化图分析,因甲到丙海拔逐渐降低,甲地等压面向高空低压区凸出,丙地等压面向地面高压区凹陷,故高空同一海拔高度甲地到丙地气压逐渐降低;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甲、乙、丙三地对应的近地面甲′、乙′、丙′等压面分布与高空相反,甲′、乙′、丙′气压由低到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