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汽车对环境的影响的论述。

关于汽车对环境的影响的论述。

关于汽车对环境的影响的论述摘要:本文根据汽车工业的发展,从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大气的危害,并针对现在环境的污染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与此同时汽车工业的发展对我们的社会环境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因为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环境,汽车,含氮化合物,污染,空气1、引言汽车产生于19世纪末,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汽车这种原本生活中的奢侈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私家车越来越多,然而随着汽车的增多,尾气的排放对我们的环境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了,成为了引起我们关注的环境问题。

2、汽车工业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人们生产水平的提高,欧美一些国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制造汽车,汽车工业并在竞争中蓬勃发展起来。

我国因为历史原因,经济发展比较迟缓,,再加上技术和装备的约束,因此我国的汽车工业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发展的慢许多,发展比较迟缓。

直到1953年才有了第一汽车制造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汽车才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最近几十年,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汽车的保有量迅速增加,大中城市不断扩容,交通堵塞加剧,空气污染严重。

国际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报告表明,全球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依次为:太原,米兰,北京,乌鲁木齐,墨西哥城,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德黑兰。

在十大污染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占据了7个,在城市大气污染重,来自汽车尾气排放的有害气体主要为CO、NO X、HC、SO2和微粒等,其比例分卑微82%、48%、58%、1.3%和8%。

汽车排放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

日前我国城市汽车保有量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汽车排放污染的分担率却居高不下,美国的汽车保有量为2.14亿辆,在城市大气污染重汽车排放污染的分担率仅为55%,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不足2000万辆,而城市大气污染汽车排放污染的分担率却比美国高出十几个至几十个百分点,北京市的汽车一氧化碳排放分担率为84.1%,重庆市的一氧化碳排放分担率为79.5%[1]。

3、汽车对环境的影响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事情都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汽车工业的发展也是如此,虽然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节约了很多的时间,但是汽车的发明无论是对我们的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有很大的影响。

3、1汽车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近些年来,汽车的数量猛增,已经成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因此给人们的交通、土地使用面积等方面带来了很多问题。

3、1、1汽车数量的增长对交通的影响首先给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尤其在城市生活中,交通拥挤已经成为人们出行是最头疼的问题,尤其是我国的像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大城市,每天出门堵车已经是在所难免的了。

有时开车甚至没有骑自行车快。

一些城市虽然实行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根据车牌分单双号等,并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这些方案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3、1、2汽车数量的增长对人们生存空间的影响其次由于汽车数量的增多,发生车祸的数量也随之增多,给一些人们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停车场也是问题。

地球的人口正在爆炸,数量猛增,而汽车数量的增长对我们的生存空间也是一种莫大的挑战,对此,人们为了解决交通拥挤的问题,开始增加公路的宽度和密度,从同一个起点到同一个终点,增加不同的线路,来缓解交通堵塞。

为了解决汽车的停放问题,人们开始设计地下停车场,空中停车场等,来解决停车空间问题。

可是,地球的大小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我们开垦了绿地做公路,那么地球的绿化面积就会越来越少,植被覆盖面积急剧减少,从而会影响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那么也就自然降低了绿色植物生产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空气质量就会越来越差。

3、1、3汽车数量的增长产生的热岛效应最后因为公路面积的增加,会使城市的热岛效应明显。

下面举一个例,假设一个城市是一块327.5平方公里的绿色草地,然后在草地上纵横交错的交通道路总面积是183.4平方公里,再加上行驶在路上的一百五十万辆的汽车排出的尾气和发动机散出的热量以及停放一百多万辆汽车需要的30万平方公里的车库面积,这个简单的例子,足以说明引起明显的热岛效应。

根据相关的研究,在今后的几年里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还会继续猛增,因此这对我们的社会环境无疑是一种挑战。

当我们改造地球到一定限度时,大自然就会给我们一定的惩罚。

3、2汽车工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2、1汽车尾气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空气。

大气中的污染物50%来源于汽车,而在我国汽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已经超过50%,所以汽车的尾气污染已经是我国东南沿海和发达城市中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

以北京为例,大气污染物中,39%的一氧化碳、74.8%的碳氢化合物、46.2%的氮氧化物来自机动车的尾气。

另外汽车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我国是人均石油资源缺乏的国家,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造成了巨大的能源压力。

然而汽车在燃油过程中还会产生有害的蒸发物HC化合物。

2002年,我国年进口原油6500多万吨,已经占年消耗量的30%。

由于有一部分汽车以液化气为燃料,所以液化气的消耗在过去5年中平均每年增长25%。

汽车发动机排放的尾气包含复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具有气体、液体、固体等3裂。

其成分为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 X)。

下面以一氧化碳为例说一下危害:一氧化碳通过排气管曲轴箱排出,因为混合气燃烧不完全所致,燃烧产物中有CO。

汽油机使用浓混合气能产生大量的CO;柴油机使用混合气,由于混合气在燃烧室分布不均匀,也会产生低浓度的CO。

因为血液中能干的血红素对CO比对O有较强的亲和力,人在含有CO的空气中停留,生理上会有强烈的反应,CO浓度越大,停留的时间越长,其毒性反应越大,空气中的CO浓度超过100ppm时,会引起头痛,呕吐,耳鸣,全身无力,精神不振甚至昏厥,超过900ppm时,若长时间停留,会使人肢体瘫痪、痉挛甚至死亡[2]。

3、2、2汽车造成的噪声污染和光污染我们很容易理解,汽车带来的噪声污染是由于提供动力的内燃机工作产生的。

虽然现在有很多汽车开发商已经减小了发动机的噪声,而且有了明显的效果,甚至一些高档轿车基本没有什么发动机的噪音。

但是当汽车高速行驶或汽车鸣笛带来的噪音却是不可避免的。

据统计,城市噪声中,交通运输噪声占75%,而汽车在交通噪声中占了85%。

据调查,全国80%以上城市交通干道两侧的噪声超过72分贝;上海西藏路中百一店附近的噪声达91.2分贝,有人认为是世界上最喧闹的街道。

而这种噪音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各种自然生物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危害。

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由于瞳孔的调节作用,对一定范围内的光辐射皆可适应,但当光辐射增至一定量是将会对生活和生产环境以及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人如果长期呆在这样的环境下接受照射,会导致白内障、流鼻血甚至其他癌变,而且,光污染不仅对人的生理状况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照在视网膜上的灯光,即使在睡眠期间,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生成,而褪黑激素能帮助调节昼夜节律,还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夜间室外照明,有的直射到人的眼睛造成炫光,有的通过窗户照射到室内,把房间照的很亮,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休息和生活,打扰人的生物节律,如城市“人工白昼”使居住环境夜晚过量,人们会难以入眠,使人白天头晕心烦,食欲下降,情绪低落,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造成心理压力[3]。

而汽车的灯光在夜间就会给人们造成一系列的影响。

3、2、3 汽车的生产和报废对环境的影响汽车制造过程中的也是有污染的。

汽车的塑料铸件中使用氟利昂作为发泡脱沫剂,氟利昂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这就会使地球现在的臭氧空洞变得更严重。

另外,铅基涂料会造成铅污染;油漆溶剂的散逸也会造成污染等。

当汽车报废以后,在车辆拆卸、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油等。

一方面占用大量土地,另一方面,废机油会随雨水漫流,污染周边的土壤,水资源等。

4关于汽车对环境的破坏的防护措施环境是我们共同拥有的,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环境尽一份力。

下面是我个人对关于汽车对环境的影响的相关保护和改善措施:第一,提高公交的服务能力。

公交系统包括城市公交车,地铁,轻轨,索道等。

而其主要在我们身边起作用的就是公交车和地铁,在公交方面,我们可以多开公交线路,提高公交效率,改善服务态度,优化使用环境(公交车的环境)而且也能在我们的市政建设中规划一条单独的公交通道,最终的目标是提高出行速度和使用的便捷性。

这样,当大多数人出行选择使用公交后,相应的私家车的使用自然会减少,从而因为汽车而带来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问题也就会少了许多。

第二,发展科学技术,减少尾气的排放。

虽然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可是我们的技术较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然而汽车尾气的排放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比如首先在汽车生产商方面,厂家改进汽车的排气系统,在排气的过程中就对尾气进行净化,其次政府应该鼓励广大市民推广小排量的汽车,并尝试使用清洁原料,大力发展电动能源车。

所以这些问题都是我国现在科研的方向。

第三,优化政策法规,严格禁止公车私用现象。

这样不光减少了对环境的压力,同时也为国家节省了很大一部分资金的浪费。

第四,加强群众的保护环境意识,使人们能够选择正确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出行如果不是必须开车,或时间不是很急,人们尽量多坐公交车,或是骑自行车等。

这样都可以减少一系列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在逐年增加,他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事,但排放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危害。

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步减少和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除了一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在技术上进行的改造和采取比较严格的控制标准改进以外,采用清洁燃料去代替汽油、柴油,从而减轻汽车排放污染物对人和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是今后汽车发展必须进行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4]。

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程度,希望能在一些必要的调查研究和治理措施中,我们的环境能有一定的改善。

参考文献[1]常亮,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7:224。

[2]石祥辉,汽车零部件,2010,7:20。

[3]张淑琴,张彭,内蒙古环境科学,2008,1:100。

[4]常亮,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7:2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