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战洪魔欲与天公试比高措施到位公路不畅誓不休——道真公路管理所2010年抗洪救灾纪实今年6—7月,是道真公路管理所70多名公路干部职工永远难忘的季节,“6·09”、“6·19”、“6·23”、“7·09”这罕见的4场特大暴雨,道真部分地区日降雨量高达180余毫米。
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浑浊的洪水填满了道真的山山洼洼,致使全县大面积农作物被淹,交通、水利、电力等重要设施严重损坏。
在特大暴雨的袭击下,全县1条省道、7条县道、18条乡道和95%的村道遭受严重水毁。
截止7月12日,全县农村公路油路面受损7855m2、砂石路面受损2282850m2、挡墙垮塌62380m3、坍方35000m3、发生路基沉陷和缺口59585m3、桥梁受损2座、涵洞全毁2道、局部毁234道、山体滑坡25处(其中3处需改线或建桥梁),直接经济损失达5300多万元。
灾情是突发的,然而,与之顽强抗争的道真公路所干部职工们所具有的精神绝非偶然。
残酷的灾情把全所干部职工推到了抗洪救灾的最前沿。
当洪水袭来的时候,全所70多名干部职工顶风冒雨,竭尽全力,公而忘私,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立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组织有力措施到位准备充分抗大汛道真的公路九曲回肠,抗灾能力弱,历年的防汛抢险工作使全所公路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了水患意识。
今年4月份,根据气象部门的雨情预报,管理所于4月20日向所辖道班发出了《关于抓好2010年防汛渡汛安全工作的通知》,专门研究和部署防汛抗灾工作,并要求: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把防汛度汛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二是建立通信联络网络,制定24小时昼夜值班制度。
三是认真开展检查,做好排险加固工作,防止排水沟、涵洞、桥梁泄水孔排水不良造成水毁,并对临江、沿河、傍山、水毁易发路段、桥涵构造物、防护设施及道班用房等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加大对存在地质灾害、易造成山洪、泥石流等路段的隐患排查力度。
四是进一步落实桥梁、涵洞以及高边坡、高挡墙、高路堤、临水临崖地段的防汛措施。
五是对汛期中出现的公路坍方、泥石流、路基缺口、桥梁水毁等做到及时抢修,减少阻车时间;对不能及时修复和难以根治的事故隐患,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落实人员严密监控;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路段,要立即封闭交通,并开辟绕行线路,全力保障公路通行安全。
六是要进一步加大对违法堆物和超限运输的治理工作力度,防止发生公路、公路桥梁安全事故。
七是积极争取资金,加强浸水路堤、陡边坡路段、地质不良路段的隐患排查治理,特别是对灾害频发路段要增设和完善防护设施。
八是随时掌握洪水动态。
九是加强防汛队伍建设,备足抢险物资。
十是做好信息反馈和报送工作。
领导垂范,干部率先,危难之中显身手7月9日—11日,持续特大暴雨,县道道真至务川公路告急:12处大型山体滑坡、2道涵洞全毁、2处路基沉陷中断交通;县道道真至武隆公路告急:1处山体滑坡、2处大型坍方中断交通;县道巴渔至阳坝公路告急:3处山体滑坡、1处路基缺口中断交通;乡道芭蕉湾至桃源公路告急:2处大型坍方、1处山体滑坡中断交通;乡道隆兴至三江公路告急:2处大型坍方中断交通;乡道梅江至河口公路告急:15处路基缺口,严重影响交通行车安全……一个个告急电话,接踵而至,此时,管理所召开紧急会议,制定出“不等不靠,奋力抢修”方案,迅速组织全所干部职工70余人分赴抢险地点,与洪水展开了殊死搏斗。
所领导实行分线包片,全所管理人员包线包点,将抗洪抢险责任到人,紧急行动起来。
所领导把指挥的位置从办公楼搬到抗洪一线,哪里灾重,哪里紧急,他们就奔向哪里,领导班子分头率领抢险人员冒着大雨,趟着洪水,踩着泥泞,赶赴抗灾前线,与养路工人并肩战斗在抢险工地。
严重的灾情牵动每个公路人的神经系统,从水毁灾害发生的第一天起,他们就没睡上一个安稳觉,没吃上一顿应时饭,没穿上一件干净衣,每天与养护工人一道,雨里淋,泥里踩,一肩风雨,两腿泞泥。
在暴雨洪灾中,韩忠建同志作为道真公路管理所的一名领导干部,他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坚持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
用自己的模范行为诠释了一名公路人对社会、对人民、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风貌,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面对暴雨带来的洪水灾害,险情就是命令!韩忠建同志于凌晨5点多钟就赶到办公室,向全县17个道班询问水毁情况,随后又通知全所管理人员提前时间上班,到达办公室待命,准备投入抗洪抢险战斗。
他一方面建议管理所安全办和各道班坚持24小时值班,坚持雨中巡路,坚守岗位,恪尽职守,沉着应战;另一方面,他置自身安危于不顾,坚持靠前作战,身先士卒,带领应急抢险组和道班职工勇战洪魔。
由于全县多处公路断交,韩忠建同志首先想到的是被围在途中的过往车辆和行人,一是防备那些“不怕死”的驾驶员强行通过危险路段;二是怕被困乘客不能及时到达目的地。
但是自己又无法乘车赶到各危险地点,他只有电话告之各道班职工想办法在危险路段设置临时警示标志,自己带领一组应急抢险人员冒着暴雨,只要能去现场的危险路段,都及时设置了临时的警示标志,并想法护送被困乘客。
公路上到处是积水,且路面可见度很低,危机四伏,韩忠建同志心系群众安危,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及时了解灾情,及早恢复通车。
于是,他一边自己驾着车,不停地在能够通行的公路上小心翼翼地行驶,观察公路灾情,认真统计水毁数据;一边又电话指挥各应急抢险组立即投入公路抢通工作。
截至当日晚10点,经过全体作战人员的共同努力,除县道X344线道真至务川公路K5+700—850段山体滑坡不能通车外,其余公路已恢复通行。
晚上11点,韩忠建同志在一线抢险回来后,不顾轻伤、不顾疲劳,随即赶到办公室,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灾情,然后与管理所其他领导班子一起对雨情、水情、险情和防守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按照防洪预案,认真研讨此次公路抢通工作的技术问题,依照《防洪法》和有关公路抗洪规定开展抗洪救灾工作。
人人都未曾想到,韩忠建同志不顾白天冒雨工作的疲劳,只身一人坚持在办公室通宵值班,以便各道班通信员随时汇报公路灾情,他这样夜以继日坚持在防洪工作岗位上,第二天又早早地奔赴公路安排水毁修复工作,实在令人敬佩。
这一切,不能不说这样一位忠诚履行职责、无私无畏奉献、一心为了公路的人民公仆有着直接的关连。
人在路在奋力保通欲与天公试比高在抗洪抢险中,道真公路管理所领导靠前指挥,正确决策,身先士卒,撑大厦于将倾,立砥柱于中流,使全所干部职工有了主心骨。
然而,要率领全体公路职工用充盈的力量和坚定的信念去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谱写一曲又一曲抗洪战歌的是全所60多名养路职工,在抗洪抢险战斗中,全体养路工人表现出了高度的觉悟、非凡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人在路在”,是全所上下公路职工的行动口号。
当公路遭受特大水毁灾害的时候,公路无疑成了灾民的“生命线”,成了全县经济复苏的“生命线”,为了一条条“生命线”的畅通,为了自己神圣的职责,道真公路管理所干部职工作出了巨大牺牲。
【冲锋陷阵,桔黄色夺目鲜艳】三桥道班班长、共产党员石书明,男,现年46岁,1994年参加公路养护工作。
16年来,他坚守“以养好公路为天职”的信念,带领其他三名养路工人默默无闻地守护着自己钟爱的公路养护事业,他连续十年荣获县政府“”。
他班所管养的县道X338线大磏至三桥公路长17.14公里,属山区四级公路(沥青路面),是连接三桥镇和大磏镇的唯一交通要道,也是三桥镇通往县城和重庆市南川区进行物资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做好该班的养护工作既显得重要,也显得艰难。
在出现“6·19”抗洪抢险队伍中鲜艳的桔黄色时候,那是穿着桔黄色的养路标志服,敢于冲锋陷阵,善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一支队伍——那就是三桥道班的英雄集体。
“6·19”特大暴雨来临之前,三桥道班的4个养路工人己经按照县公路管理所的要求,在管养路段进行巡查,对局部路段边沟、排水沟、涵洞、桥梁泄水孔等进行疏通。
2010年6月19日凌晨,道真县地区普降暴雨,过程雨量可达100余毫米,局部可达140毫米,本次降雨持续周期长、过程雨量大,水无常态且气势汹涌,尽管之前公路排水系统畅通,但山洪暴发使公路边沟、涵洞受堵,路面被冲毁,交通受阻。
早晨5时30分,班长石书明电话告急本班另三名养护工人,并作了详细的安排,要求每人自找2名以上人员及时赶到公路上,首要任务是疏通公路边沟。
雨越下越大,雨水打在脸上,山洪夹杂的沙石,撞在养护人员的腿上,没有防护措施的养护人员的腿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没有一个叫痛;一直巡路疏沟至下午14时30分,与暴雨和洪水较量长达9小时,衣服全身淋透,但没有一个叫饿。
下午,暴雨和洪水虽然逐渐退去,但该条线路多道涵洞被堵塞,石书明顾不上身体的疲劳和伤痛,在路旁一农户家匆匆吃了一碗面条又带上工具去疏通被堵塞的涵洞。
洪水裹着泥沙遍地流淌,他的鞋子里灌进泥浆,衣服染成了黄泥装,他干脆脱掉鞋子和衣服,打着赤膊,光着膀子干。
他潜深水,钻涵洞,掏砂石,清杂物,由于涵洞狭长,只能手工挖掘,及其困难,加上洞内积水较多,空气又不畅,给施工带来了困难,他手持铁锹一点点地铲除,手臂累酸了,甩一甩再干。
这天,他连续苦战了14小时,一个人疏通了3个涵洞,保障了公路免遭更大损失,而他自己却双手磨掉了一层皮,浑身上下遍体鳞伤。
傍晚8点钟,全体道班人员总算是松了口气,边沟、涵洞疏通了,可这些人员只匆匆地吃上一口饭,又连夜投身到险工险段的排查和防护上了。
就是这样一群由普通党员和农民组成的道班养护人员,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做出了让人称道的事迹,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谱写了一曲抗洪抢险的胜利凯歌。
夜深了,大多数的人们已经安睡,可过往的司机和在路上巡视的领导,在重点路段依然可以看到道班人员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在雨中,在汽车灯的照射下,桔黄色的身影得格外的鲜艳。
【鏖战洪魔,豪气冲霄】6月23日,道真县域地区遭受百年一遇的暴雨袭击,洪魔咆哮着一路狂奔,所到之处吞噬着一片片农田、一条条公路、一间间房屋,县道X336线道真至武隆公路忠信段多处发生坍方,交通中断,造成的损害触目惊心。
面对洪魔的肆虐,忠信道班的5名道班工人无所畏惧,他们第一时间奔赴各抢险战线清除路障,与洪魔搏击,誓用最短的时间确保公路畅通,让灾区重建家园。
6月23日清晨,该班工人在班长刘少田的带领下,赶到坍方地点,迅速赤膀上阵。
当时雷雨交加,全班工人个个精神抖擞,豪气冲霄,决定要与天公试比高,大伙拉的拉,卸的卸,推的推,锄头不好使,索性用手抠,衣服湿透了,脱下来拧一把又穿上接着干,他们累得伸不直腰,双眼被雨水、汗水泡得睁不开来,粗壮的手臂麻木得抬不起来,但大家都没有退缩。
望着瓢泼大雨,班长刘少田迅速调整方案,一方面向管理所告急,请求机械支援,另一方面派一名工人骑摩托车巡路,及时报告断交情况,自己带领其他工人继续除坍方,尽快恢复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