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植物学课件-实验-茎的形态与结构
植物学课件-实验-茎的形态与结构
2、永久切片:向日葵茎横切片、小麦茎横切片、玉米茎横切 制片、丝瓜茎横切片、椴树茎横切片,松树茎横切片。
3、实验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手术刀、双 面刀片、培养皿、吸水纸等 4、试剂:碘液
茎的外部形态
茎(stem)是植物地上部分的轴,包括主茎
(stem 或caulis)和各级分枝(枝条shoot或branch), 其上着生叶、花和果实。茎有节和节间,茎上着生叶 的部位,称为节(node)。两个节之间的部分,称为 节间(internode)。在节上着生叶,在叶腋和茎的顶 端具有芽。茎的外形,多数呈圆柱形,以利于减少表 面积(降低蒸腾)和减少对风的阻力。 少数呈三棱形 (如莎草)、方柱形(如蚕豆、薄荷)或扁平(如昙 花、仙人掌)。
多数植物没有内皮层的分化,少数植物的气生茎及地 下茎可以有内皮层。皮层最内一层细胞,内常含淀粉粒, 故又称淀粉鞘(部分植物才有)。
皮层
皮层以内的部分
维管束 多个,由原形成层 分化而来
髓 髓射线
维管束
由基本分生组织 分化而来
初生木质部 形成层 初生韧皮部
3.中柱(维管柱)
皮层以内的部分,没有中柱鞘或不明显。由维管束、髓、髓射线组成。
髓射线
• 髓射线:维管束间连
接皮层和髓的 薄壁组织。 • 有贮藏和径向输导的作 用。 • 部分髓射线细胞可转变 为束间形成层。
髓
• 髓:位于幼茎中央部分,
由较大的薄壁细胞构成。 • 体积大,常含淀粉粒,
具贮藏作用。 • 有少部分植物茎的髓部
细胞破坏之后形成中空 的髓腔。 • 环髓带或髓鞘。
维管束
叶芽的结构
花芽
茎的生长习性
茎的分枝类型
1.单轴分枝(总状分枝):顶芽不断向上生长,主干明显,
而侧枝较不发达。如多数裸子植物,部分被子植物。
2.合轴分枝:顶芽发育到一定时候就死亡或生长缓慢或为花
芽,位于顶芽下的侧芽迅速发育成为新枝,代替主茎的位 置。其所以称为合轴是因为主轴由许多腋芽发育而成的侧 枝联合而成。幼时显著曲折,老时由于生长加粗,则不显 著,大多被子植物如此。
一般是一层生活细胞,无叶绿体。 表皮细胞砖形,排列紧密,外切向壁覆盖有角质膜。 具气孔、表皮毛。
2.皮层 cortex
位于表皮内方,主要由多层薄壁组织构成,靠近表皮的 部分常具有叶绿体。皮层薄壁组织中常有一些分泌结构分 布;另还具有通气、贮藏等功能。
大多数植物皮层周围有厚角组织,成束或连续分布。有 些植物茎皮层内还存在厚壁组织,主要是纤维。
维管束的类型
A. 外韧维管束(collateral bundle):初生韧皮部在外方,初生木质 部在内方。多数植物属此类型。向日葵、苜蓿。
B. 双韧维管束(bicollateral bundle):初生木质部的内外方都存在 着初生韧皮部。葫芦科、茄科、夹竹桃科。
C.周韧维管束(amphicribral bundle):木质部在中央,外由韧皮部 包围。 被子植物中大黄、酸模等茎及花丝中。
节上生不定根,这种分枝称为分蘖。
分蘖节:着生分蘖的密集的节和节间部分。 蘖位:即分蘖的节位,有高蘖位和低蘖位之分,
如蘖位四比蘖位三高。
有效分蘖:能抽穗结实的分蘖。 无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分蘖。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维 管柱三部分组成。
成熟区横切面: 表皮、皮层、中柱
1.表皮 Epidermis
多数为无限外韧维管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初生韧皮部: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
细胞构成。 b、束中形成层: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 c、初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
组成。成熟方式为内始式。 d、有些植物维管束为双韧维管束,即在初生木质部的
内侧还有内生韧皮部。 茎的维管束在皮层的内侧排成一个间断的圆环。
实验五 茎的形态与结构
1、了解芽的形态与类型
2、了解枝条的外部形态及分枝方式类型
3、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
4、掌握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及维管束在茎中的排列方式
5、了解木材类型、年轮及皮孔的结构组成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
1、新鲜材料:菜豆茎、玉米茎、黄瓜茎、文竹、假叶树、马 铃薯、洋葱、大蒜、唐菖蒲、糖槭带芽短枝、丁香带芽短枝、 杨带芽短枝 。
3.假二叉分枝:是合轴分枝的另一种形式,由具对生叶的植
物发育而来。如丁香,茉莉,接骨木,石竹等。
4.二叉分枝:最原始的分枝,由顶端分生组织分成二半,
各半形成同样的分枝。
单轴分支
合轴分支假二叉分支来自分蘖植株的分枝主要集中于主茎的基部的一种分枝方式
小麦分蘖图
分蘖:分枝集中在地面下或近地面密集的节上,
D.周木维管束(amphivadal bundle):韧皮部在中央,外由木质部 包围。香蒲和鸢尾,蓼科和胡椒科茎中。
A
B
C
D
外韧型维管束
初生木质部组成:由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 位置:在维管束内方,接近髓。
原生木质部:在最内方,最早分化,主要由螺纹、环纹、加
厚的管状分子组成。
后生木质部:在外方,主要由梯纹、网纹和孔纹加厚的管状
皮孔
周皮形成过程中, 枝条原来气孔处产生的 浅褐色小突起,它是气 孔内木栓形成层产生许 多圆球形且排列疏松的 薄壁细胞而形成的,保 证了茎内组织和外界的 气体交换。
补充 细胞
封闭 层
女贞茎上的皮孔
茎的外形-长短枝
芽的概念和芽的类型
(一)芽的结构 芽是未发育的枝条、花或花序的原始体(
幼体、雏体)。 包括: 生长锥 叶原基 腋芽原基 幼叶
芽的类型
顶芽:生长在茎或枝条顶端
位
置
腋芽(侧芽):生长在叶腋处
叶芽:营养枝
发育结果 花芽:花或花序
混合芽:同时发育为枝、叶和花或
花序
裸芽:无芽鳞包被
有无芽鳞
被芽(鳞芽):芽鳞包被
活动芽:生长季节中可以萌发的芽
活动状态
休眠芽:生长季节不萌发的芽
有的腋芽为庞大的叶柄基部所覆盖,称为柄下芽
叶芽
节与节间的形态
茎外部其它结构:节、节间、叶痕、叶迹、维管
束迹、皮孔、芽鳞痕等。
着生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条,分 长枝和短枝(花枝)。
木本植物的枝条上有叶痕、叶 迹、皮孔、芽鳞痕等。
芽鳞痕:在枝条上,顶芽开放时,其
芽鳞片脱落时,在枝条上留下的密集 痕迹。
鳞片:也称芽鳞,是幼态成熟而变态
叶。
茎的外形-叶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