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环保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要点分新口文/刘炜我国的环保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政策主导型行业。
一方面,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和执法力度的加强,排污单位将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大环境治理的投入,以达到政府的环保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扶持环保产业的优惠政策不断出台,环境保护将不再是只有投入没有回报的事业,而是一项可以使相关企业有利可图的新兴产业。
一、发展概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定义环保产业包括:环保设备:废水处理设备,废弃物管理与再循环设备,大气污染控制设备,消除噪声设备,监测设施,科研与实验室设备,用于自然保护与提高城市环境舒适性的设施。
环保服务:从事废水处理、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控制、消除噪声等方面的操作,提供有关分析、监测与保护方面的服务,技术与工程服务,环境研究与开发,环境培训与教育,核算与法律服务,咨询服务,生态旅游,其他环境事务服务。
洁净技术与洁净产品:洁净生产技术与设备,高效能源开发与节能的技术及设备,生态产品等等。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目前已经成为涵盖环保设备制造、环保工程、环境保护服务、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综合性产业。
我国环保产业的主要细分领域包括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及固废处理等。
资料来源:浙商证卷研究所目前中国环保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虽总体规模相对还很小,且其边界和内涵仍在不断延伸和丰富,环保产业与新能源开发一道已被普遍认为是重塑经济发展结构的驱动力量。
中国从.. “八五”开始,环保投入规模迅速增长,.. 十一五”环保投资计划达到14万亿元,考虑到减:- ---}“.}I目标的难度以及已经累计高昂的环境欠账,我们认为14000 亿的投资规模很可能被突破,其中: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三大领域是投入的重点领域。
国家发改委预测,到2O12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2.8万亿元。
.. 1989年全国从事环保产品生产的厂家达1928家,年产值38亿元。
截至2008年末,我国环保产业产品数量达..N3ooo多种,年产值7900亿元,环保企业总数为3.5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300万。
环保产业正以每年12%一15%的速度增长,预计到.. “十一五”末期年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
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2002—2007年问年均增长285%。
虽然目前中国环保产品品种比较齐全,具备一定的生产配套能力,可以满足一般环境污染治理的需要,但关键产品的技术水国、日本等环保产业大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996—..2005年环保白皮书》披露,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市场大部分国外资公司所占有,100多家外资环保公司占了四分之三,而国内环保企业只占四分之一。
由于基础薄弱,起步较晚等原因,目前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产业结构不合理首先,是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
目前,近90%环保企业都是小型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专业化水平低。
其次,是环保产品结构不合理。
环保产业属于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度很高。
我国环保高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据了解,能自己解决投资、自主完成技术开发并顺利投入市场的环保企业仅占20%。
目前生产的3000多种环保产品中,约有1/5的产品由于可靠性、适用性、产品结构设计上的欠缺,面临被淘汰的危险,约有2/5的产品需要改进。
在具有新技术水平的二氧化硫处理设备、工业废水.. (气.. )净化装置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等设备的技术研究开发上,能力就更为薄弱。
目前,国内所需要的环保处理设备的成套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产品也基本上是靠进口来满足。
第三,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环保产业起步较晚,目前的生产力主要集中在环保机械产品以及.. “三废”综合利用方面,大多数地方尚未建立起环保设施运营市场化机制。
另外,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也造成了环保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江苏、上海、辽宁、四川、山东、浙江6个省市的环保机械产业占全行业总数的60%左右,总产值80%则集中在江苏、辽宁、上海、山东、吉林、四川、广东、湖南、浙江、北京.. 1o'省市。
fff(二)科技含量低,国际竞争力弱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从业人员中熟练专业人才和技术经营型人才都很少。
而高科技环保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环保产业的研发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较低。
目前,我国环保设备的生产企业众多,但以小型、分散为主,低水平、重复建设多。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保设备技术水平大体落后15年20年,只有少数环保处理技术和设备达.. N8o年代末或9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
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大型成套设备差距很大;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缺少大型的成套处理设备;特别是自动化在线和快速监测仪器的开发更为落后,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三)合理管理机制缺失由于我国环保产业市场形成晚,现阶段市场体系不完善,迄今为止仍然没有有效措施来规范无序状态。
我国环保产业市场发展缺少总体规划的指导,处于相对盲目的发展状态。
某些环保企业采取不正当市场竞争,造成不合格产品进入产业市场,严重挫伤了企业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另外,地方保护主义也严重阻碍着环保产业的发展。
(四)投资、融资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的环保投融资机制尚不建全,环保投资仍以旧的单纯依靠政府投资为主,大量民间资金和国外资金的进入渠道并不通畅。
资金是制约环保企业发展的一副镣铐,有效的融资途径正是环保企业得以大展拳脚的重要基础。
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
但桑德集团总裁文一波表示,资本市场对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回报率要求较高,一般不低于25%。
而对于环保企业而言,很难单单依靠净资产增加来满足规定的融资回报需求,因此在国内,环保企业一直没有得到VC资本的重视。
同时他也指出,为更好地寻求环保产业发展,需要彻底解决项目融资问题,特别是特许经营项目融资问题。
(五)立法工作不完善我国颁布了6项环境法律,30多项行政法规,90多项部门规章,400多项环境标准,近千项地方法规,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
但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仍有许多有待完善之处。
二、产业链分析I26/27_ __________ -____-___ 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H __________H _-________ __ _ _________ ______-_ _ 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一一..环保行业产业链如上图所示。
环保行业主要包括设备提供、工程建设及设施运营3个主要环节,产业内的企业一般涉及一个或多个环节。
生活和企业排污是环保行业产业链的发起,也是整个产业的服务对象。
由于存在生活排污和企业排污,为了达到国家的排污标准,三废必须在排放前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其中废气处理不存在生活排污层面。
设备提供企业位于产业链上游。
环保设备企业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污水处理设备、废气处理设备、固废处理设备与回收利用设备、噪声与震动控制设备、放射性与电磁波污染防护设备、污染治理专用药剂和材料、环境监测仪器等。
2009年全国从事环保设备生产的企事业单位超过..30000f_元。
中国环保设备0家,当年实现销售产值超过9 '7,以污水处理设备和废气处理设备为主,两类产品产值之和占环保设备产品销售总值约为2/3。
目前国内环保设备生产厂家大多规模不大,能够提供成套设备的企业很少,大多数企业以生产成熟的单机产品为主。
除了本土企业,利用国外技术的合资企业是这个据了高端设备市场。
国内企业则集中在管材、水泵、风机等传统产品市场。
由于技术水平的差异,涉足该领域的企业毛利率存在较大差异。
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其毛利率可达30%一70%;技术水平低的企业其毛利率也较低.. (10%以下.. )。
工程建设属于中游。
工程建设包括设计咨询和系统集成等,也是价值链增值性与盈利水平较高的环节,涉足该领域的公司将享受到高成长。
完全的市场机制可以保证龙头企业获得较高水平的利润率。
由于工程建设对系统集成水平要求较高,国内能够实施工程承包的企业不多,目前外资在该领域仍具有优势。
以污水处理子行业为例,介入中国污水工程市场比较有名的外资企业有法国威立雅、法国苏伊士、英国泰晤士水务、德国柏林水务公司等4大巨头。
其中,威立雅在中国16个城市投资了18个水务项目,是目前在中国扩张步伐最快的外资企业。
一般认为只要环保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无论是政府投资还是社会投资,持续大量的环保项目上马是直接而确定的。
类比国家基建投资推动设计施工和工程机械行业的逻辑,环保基础设施投资必然造就环保专用设备和工程建设的高景气。
另外,环保设备和工程建设也不存在环保设施营运公益性所决定的盈利天花板.. (不超过1O%)的限制。
各子行业工程建设利润水平存在差异。
其中脱硫工程由于竞争激烈其毛利率较低,一般为1O%左右;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毛利率一般在20%以上。
设施营运位于产业链下游,指专业从事环保设施运营和管理,如污水处理厂、各种填埋厂、垃圾发电企业等,一般由政府委托经营,常见的运营模式有BOT/TOT。
BOT是政府通过特许权协议,将项目授予企业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特许期限内,项目公司向用户收取费用,由此回收项目投资、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得合理回报;特许期满,项目公司把基础设施无偿移交政府。
TOT~JJJ是企业从政府购得已建成的项目,特许经营期满后,转交政府。
由于BOT需要承担建设施工,对运营商要求高于TOT模式,风险也大于TOT。
环保设施运营本质是重资产、稳定现金流型的业务。
其投资回报期相对较长,同时处理费的决定权主要取决于政府,属于公用事业,若处理费长期稳定,我国大部分市场化环保设施的投资回收期在15年左右,对应8%一10%左右的净资产收益率。
三.竞争状况与发展趋势(一)废气处理脱硫:我国在.. “十一五”初就把解决烟气脱硫问题纳入国家大政方针并成为治理火决的问题,随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对二氧化硫的治理。
(1)行业存在竞争无序的问题。
我国脱硫的核心技术靠行业前沿/圜内环保行III,发展现状及投资要点分析从国外引进,自产设备大多工艺简单,造成行业进入壁垒较低。
在2003—2004年行业爆发增长的时候,很多没有核心技术人员、有社会关系的小公司挤入行业,依靠杀价争夺市场,形成行业恶性竞争。
现在国内有超过1O0家脱硫企业,无序、相互压价的竞争,使脱硫项目的每千瓦造价已经由最初的1200元左右,降到现在的200元以下。
脱硫工程行业的毛利率已经由刚开始的50%以上,逐渐回落到..1O%左右的正常水平,在竞争最激烈阶段曾一度达到5%。
(2)行业集中度较高。
脱硫订单是工程性质的订单,每单的价格大多在千万以上,所以脱硫公司接单越多,需要的周转资金就越多,这样受资金限制的小公司往往每年就接.. 1—2单,而大公司因为资金比较充足,接单量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