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分生长量概述教案
例2、同上例,若进界生长量为1 m3,计算不包含进界生长量的净增量、纯生长量、毛生长量。
本节课小结:(4min)
留作业:(1min)
思考及作业
P178习题具体在课本中划出
教学效果分析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类型
理论
主要教
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重点
林分生长量种类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各林分生长量间的相互换算。
主要
参考资料
《森林调查技术》高见 甘肃科技出版社
《测树学》孟宪宇 中国林业出版社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组织、内容提纲、主要教学方法、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1min)
林分蓄积生长量
二、林分生长的特点(5min)(与树木生长对比讲授)
(一)林分生长过程与树木生长过程的不同
(二)林分生长的特点
(三)自然稀疏现象
(四)林分生长发育4个阶段(举例讲授)
三、林分生长量的种类(10min)(与树木生长量种类对比)
(一)毛生长量(Gross growth)(记作Zgr)
(二)纯生长量(Net growth)记作(Zne)
内容回顾:(3min)
复习树木生长量的相关内容(概念、分类、测定)。
内容导入:(1min)
单株树木生长量我们可以通过树干解析的方法分析测定,那树木群体的生长量又如何测算呢,在任务七中我们将会揭晓答案。
正文讲授:(35min)
任务七林分生长量测定
项目一林分生长量概述
一、概念(5min)
林分
林分生长量
林分蓄积量
XXXXXXXX教师教案
至学年度第学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森林调查技术
编写时间
授课时间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周星期
周星期
周星期
周星期
班级节次
教学课题
林分生长量概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林分生长量的概念及特点;
2、掌握林分生长量种类及相互关系。
技能目标:
会进行各种林分生长量的计算
其它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净增量(Net increase)(记作△)
(四)枯损量(Mortality)(记作Mo)
(五)采伐量(Cut)(记作C)
(六)进界生长量(Ingrowth)(记作I)
四、林分各种生长量的关系(15min)
林分各种生长量关系
生长量种类
未编号的复查
(含进界生长量I)
编号的复查
(不含进界生长量I)
净增量(△)
Vb-Va=△
Vb-Va-I=△
纯生长量(Zne)
Vb-Va+C=△+C
Vb-Va-I+C=△+C
毛生长量(Zgr)
Vb-Va+C+Mo=Zne+Mo
Vb-Va-I+C+Mo=Zne+Mo
例1、某落叶松天然林1995年、2000年两次固定样地测定每公顷蓄积量为135m3,140m3,期间的枯损量为2m3,采伐量为20m3,计算净增量、纯生长量、毛生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