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井调剖技术(监督)
一、调驱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PV级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确 定为股份公司二次开发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技术之一。 1、蒙古林普通稠油油藏开发中后期可动凝胶调驱
(三)PV级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确 定为股份公司二次开发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技术之一。
一、调剖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
渤海湾地区各油田调剖应用规模较大,占注水井数的4%以上,效果显著。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3 4 98
2
股份
1.2
1 1 27
大庆
2006-2009年各油田调驱实施情况
17.5
8.4
1.1
4.1
4.5
194
255
254
421
深部调剖技术
●对于经历过多次小半径调剖治理的油田区块,近井地带的剩余油 得到了充分驱替,其效果逐年下降,需采用地层深部处理措施进行深 部挖潜。
●对于后期开发油田影响开发的主要矛盾由单一型向多种矛盾交叉 并存转化,其潜力不仅存在于层间动用程度的差异上,而且还存在于 层内、平面的低渗区,常规工艺难以挖潜。
注水井调剖技术
2011年5月
主要内容
一、调剖技术概念 二、调剖在有效注水中地位和作用 三、调剖剂及体系 四、调剖施工工艺技术 五、调剖技术规范与监督要点 六、调剖技术主要发展方向
注水井调剖技术
注水井调剖技术正式起步于八十年代初,是以调 整注水井吸水剖面来改善井组注水波及体积的新技 术。随着全国油田含水的不断上升以及大部分油田 进入开发中后期,调剖技术在油田开发中作用越来 越重要。自80年起成立了全国堵水协调小组,每两 年召开一次调堵技术研讨会,每年召开1— 2次堵水 协调小组会议,及时协调、讨论,明确解决了有关 技术问题。
(二)油田应用的各种调驱剂;
1、地下交联聚合物凝胶系列
●胶态分散凝胶 ●弱凝胶 ●强凝胶
是目前油田使用最多最 广的深部调剖调驱剂, 可通过配方调整满足不 同需求。
1、地下交联聚合物凝胶系列 ● 胶态分散凝胶
为低浓度的聚合物和交联剂形成的、含有大量微小 的分散颗粒凝胶。聚合物使用浓度为0.06%-0.12%;
●以平面矛盾为主的油田区块只有采用地层深部治理措施对非均质 性进行充分调整,才能有效提高开发效果。
在中后期高含水油田开发中发挥了分注等工艺措施替代不了的作用。
深部调剖提高驱油效果示意图
深部调剖解决的是油层深部非均质问题
深部调剖
作用 程度 不同
对油层深部的高渗 条带进行封堵,实现注 入水在油层深部转向, 扩大注水波及体积。
增油9.8万吨
一、调驱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
不同调驱时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
与全水驱对比,无论何时调驱,在含水达到98%时,采收率增幅7%左右。但 是累积产水量的减少程度不同,低含水期减少最多、见效最快,特高含水期不但 不减反而比全水驱增加大量的产水量,且见效慢。因此,从采收率和产水量综合 考虑,在含水较低时调驱效果最好。
3、股份公司二次开发确定在7个油田开展调驱提高采收率试验
◆大港油田— — 港西一区一断块 ◆新疆油田— — 六中北克下组 ◆冀东油田— — 高浅南区 ◆辽河油田— — 沈84-安12 ◆吉林油田— — X17-19先导试验区块 ◆华北油田— — 岔15断块 ◆玉门油田— — 4252-4150-NF227井组、F177-H199-N495井组
1992.1.7— 10 南京市 1995.1.3— 8 北戴河
1997.1.20— 22 海口市 1999.4.26--29 广州市
关键议题
油田堵水如何更好地满足油田开发的要 求 提高油井堵水效果,研究试验封堵大孔 道和油井对应堵水 研究和推广应用“以油田区块为单元的 整体堵水调剖技术 研究讨论“不同类型油藏注水井调剖, 油井选择性堵水“的配套工艺技术 主攻“完善发展区块堵水综合治理”
注驱油剂 注调剖剂
60
注驱油剂 40
20
0 06.06.01
06.09.29
07.01.27
07.05.27
07.09.24 液
08.01.22 08.05.21
油
含水
08.09.18
09.01.16
0
09.05.16 时间
日产液量(t) 含水(%)日产油量(t)
(三)PV级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确定 为股份公司二次开发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技术之一。
华北油田“十五”期间探索形成了“以地下交联聚合物凝胶为主 体的可动凝胶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22个区块规模应用393井组, 覆盖地质储量11606万吨,目前形成了年增油近16万吨的能力。
(三)PV级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确定 为股份公司二次开发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技术之一。
全国油田堵水技术会议简况表
全国油田堵 水会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第八次
第九次 第十次
召开时间 召开地点
1980.1
石家庄市
1981.12.6— 9 成都市
1983.6.24— 29 胜利油田
1985.11.11— 17 大连市
1987.10.10— 15 克拉玛依油田 1989.11.22— 25 江苏昆山市
见效油井平均日增油 4.00
3.50 590
3.00
2.50
1.56
343 1.09
2.00
1.70
231
1.50
1.00
0.50
2008
2009
2010
0.00
日产油(t)
10
9
西10-5-1井产油曲线 实际采油曲线
8
递减曲线
7
6
5
4
调剖
3
2
1
0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7 0008 0009 0010 0011 0012 0101 0102 0103 0104 0105 0106 0107 0108 0109 0110 0111 0112 0201 0202 0203
一、调剖技术概念
调剖技术是伴随注水开发的实际需求,为提高注水波 及程度而发展起来的,调剖是调整注水井的吸水剖面。
一、调剖技术概念
◆小半径调剖(常规调剖、投球调剖) ◆深部调剖(大半径调剖或长半径调剖) ◆深部调驱 ◆调驱提高采收率
小半径调剖技术
通过调剖剂对近井地带高渗条带的堵塞来实现提高中低渗透条带 吸水能力,达到改善吸水剖面的目的。
凝胶强度小,为不连续凝胶。
胶态分散凝胶通常用于中低渗透层调驱或三次采油。
1、地下交联聚合物凝胶系列
●弱凝胶
为较低浓度的聚合物和交联剂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状 结构的凝胶体,凝胶强度大于胶态分散凝胶。聚合物 使用浓度为0.08-0.2%。
主要内容
一、调剖技术概念 二、调剖在有效注水中地位和作用 三、调剖剂及体系 四、调剖施工工艺技术 五、调剖技术规范与监督要点 六、调剖技术主要发展方向
调剖效果取决于两个方面:
★ 对油藏状况的准确认识
剩余油、水淹状况、水线推进速度,地层相关参数的变化等。
★ 调驱的针对性
注入体系、性能指标、用量、施工参数等。
机械堵塞: 主要指颗粒型调剖剂, 粘土颗粒、预交联凝胶 颗粒、橡胶粉等。
三、调剖剂及体系 (一)调剖剂分类
注入 方式
单液: 在地面混配后直接注入地层, 在地层条件下形成堵塞物质。
双液:两种组分分段塞交替注入地 层,段塞之间用隔离液分开。
(二)油田应用的各种调驱剂
水膨体
601
604
607
三、调剖剂及体系
2005-2010年股份公司调驱工作量与效果
井次
2400
2100
31.5
1800
1500
1200
900
687
600
300
0
2005
年增油,万吨
33
861
2006
33.5
631 2007
42.7
1030 2008
42.9
976 2009
60
2007
50
40
30
24.8
20
10
0
-10
-20
-30
-40 2010
2、调驱技术已应用于油田开发各个阶段
注水开发时间长的高含水 高采出程度油田区块
注水开发初期 油田区块
一、调驱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
华北油田赵108区块开发早期周期性调驱效果
赵108区块96年投产,97年10月注水,99年1月开始周期性调驱,目前已开 展了六轮调驱,调驱成为赵108断块的主导开发技术。
研究讨论油田堵水技术的发展要以“注 水井调剖或油井封堵大孔道为主,酸化 学堵水为辅” 坚持以区块综合治理为主,以注水井调 剖为主的有效做法 落实总公司“东部开发会议”精神,加 大堵水调剖力度,深化认识、加强机理 研究,完善优化决策系统 会议提出要集中组织油田调剖单元的筛 选技术配套和完善 集中研究了可动凝胶,深部调剖和液流 转向技术
1、蒙古林普通稠油油藏开发中后期可动凝胶调驱
383.8
可
实施效果(截止08年底)
333.7
采
增加74.8
储
309
量
——增加可采储量74.8万吨
(
——累计增油22万吨
万 吨
——提高采收率5.41%
)
——实现了蒙古林油田连续三年产量回升
2002年 2005年 2008年
(三)PV级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确定 为股份公司二次开发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技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