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学测试题1

国际经济学测试题1

国际经济学测试题1一、单项选择(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10=10’)1.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

A.是一种双赢行为 B. 对其中的强国有利C.对其中的弱国有利 D. 是一种零和行为2.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假定增加某种产品的生产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生产的代价是()。

A.递增的 B. 递减的C. 不变的D. 不确定的3.如果说一国的资本要素比较丰裕,就意味着()。

A. 该国的资本要素总量较多B. 该国的W/R的值较大C. 该国的K/L的值较小D. 该国的生产中较多使用技术4.根据特定要素模型,国际贸易的受损者为()。

A. 进口竞争部门的特定要素所有者B. 进口竞争部门的流动要素所有者C. 出口部门的特定要素所有者D. 出口部门的流动要素所有者5.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明国的新产品出口()。

A. 在产品问世的时候即已开始B. 贯穿整个生命周期C. 是一个先增加然后逐渐减少的过程D. 以上三者都正确6. 在局部均衡分析中,与小国相比,大国征收关税的主要不同在于()。

A. 保护效应更明显B. 消费效应更明显C. 能够改善贸易条件D. 对政府税收没有影响7.如果一国在征收进口税时,对最终产品征收的关税低于中间产品,则可以使关税的实际保护效果()。

A. 增大B. 变小C. 没有影响D. 无法判断8.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是()。

A. 粘性价格的存在B. 货币数量理论C. 马歇尔-勒纳条件D. 一价定律9.根据吸收分析法,贬值一定会()。

A. 导致国内总收入的增加B. 改善国际收支C. 促使国内货币供求重新平衡D. 上述说法都不对10. 根据斯旺图示,用来调节外部均衡的手段是()。

A. 支出转换政策B. 支出调整政策C. 本国的货币政策D. 本国的财政政策二、多项选择(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10=10’)1. 能够解释二战以后国际贸易流向新格局的理论包括()。

A.规模经济理论 B. 产业内贸易理论C.产品差异化理论 D.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E.要素禀赋理论2. 对里昂惕夫之谜进行解释的学说包括()。

A. 要素密集度逆转B. 生产要素的异质性C. 人力资本的作用D. 消费者偏好的不同E.美国的关税政策3. 根据经济增长过程中一国出口商品生产与商品进口之间的相对速度,可以将经济增长类型分为()。

A. 中性的贸易增长B. 顺贸易型经济增长C. 出口偏向型增长D. 逆贸易型经济增长E.进口偏向型增长4.如果一国出现了贫困化增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容易出现在出口偏向型的增长情况下B. 该国的贸易条件明显恶化C. 该国对出口的依赖非常严重D. 该国的出口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很低E.该国是大国5.最优货币区带给参加国的好处包括()。

A. 消除外汇风险B. 保持物价稳定C. 获得货币政策的灵活性D. 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E.降低交易成本6.占有新技术优势的企业,在技术的对外转移方面大都经过以下阶段()。

A. 技术转让B. 产品出口C. 严格保密D. 对外直接投资E.上述说法都正确7. 从理论上讲,在资本自由流动中受益的是()。

A. 输入国的资本所有者B. 输出国的资本所有者C. 输入国的劳动力D. 输出国的劳动力E.输出国的整体利益8.关于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理论的国际收支仅指贸易收支B. 认为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C. 假定资本可以完全自由流动D. 贬值能够奏效还需要国内政策的配合E.属于利用价格调节国际收支的范畴9. 对于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在本质上都是货币因素造成的B. 只用国内货币政策就可以调整国际收支的失衡C. 国际收支仅限于贸易收支D. 认为贬值相当于国内信贷紧缩E.认为贬值通常会恶化贬值国的贸易条件10. 关于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财政政策对内,以货币政策对外B. 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C. 内部均衡曲线比外部均衡曲线平缓D. 一国仅用支出调整政策就可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E.不考虑资本流动的情况三、判断分析(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并简要分析,可改为正确的说法,也可指出其错误的原因,分析不正确本题不得分。

2’×10=20’)1. 提供曲线又叫相互需求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一定量的产品而必须出口的商品的数量。

()2. 如果一个大国同一个小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和贸易,则国际市场的价格比较接近小国的国内价格。

()3. 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如果大国和小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则小国无法进行完全分工。

()4. 比较优势可以进一步分解成得自分工的利益和得自贸易的利益。

()5. 根据罗布津斯基定理,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一国的劳动力数量增加,则该国的劳密型产品和资密型产品的产量都将增加,只不过前者增长的比例较大。

()6. 最优关税就是能够完全杜绝外国进口品进入本国的关税。

()7. 垄断优势论认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使企业发挥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8. 同出口补贴相比,生产补贴因为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所以效果更优。

()9. 建立关税同盟所产生的静态效应比动态效应要大得多,而且更为重要。

()10. 因为假定资本能够完全流动,所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的FE曲线是一条直线。

()四、名词解释(3’×4=12’)1.特定要素2.最优货币区3.出口替代战略4.需求管理政策五、比较分析题(要求借助图形,每题9’,共18’)1. 比较小国利用关税和利用进口替代补贴进行贸易保护的不同效果。

2. 比较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效果(利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六、简答题(下面的现象或说法,可以用学过的哪些理论进行解释?要求简答出相关理论,5’×4=20’)1. 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包在美国售价为2.70美元,在中国的售价为9.90元人民币,因此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应为1美元=9.90/2.70=3.65元人民币。

2. 美国的纺织业工会对美国同意中国加入WTO持反对意见,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放任中国的廉价纺织品进入美国,美国的纺织业工人的收入就会下降。

3. 北京的中关村集中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这种集中对这些企业都有好处。

4. 中国的劳动力众多,因此中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低廉。

七、论述题(10’×1=10’)利用图形阐述一国加入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

国际经济学测试题2一、单项选择(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15=15’)1.下列条件中,不是李嘉图模型前提假定的是()。

A.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 B. 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可以自由流动C.生产要素在部门间转移时机会成本不变D. 两国的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2.在要素禀赋论的基本模型里,X和Y分别被假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如果在某些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另一要素价格下,X变成劳动密集型产品,Y变成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现象是()。

A.要素密集度逆转 B. 贫困化增长C. 贸易转移D. 需求偏好相似3.通常情况下,同小国相比,大国征收进口关税带来的净福利和大国实施出口补贴带来的净损失分别()。

A. 更大、更小B. 更大、更大C. 更小、更大D. 更小、更小4.一国货币对其他各国货币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汇率被称为()。

A. 中间汇率B. 实际汇率C. 有效汇率D. 平均汇率5.一国的国际收支账户与本国的国民收入账户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一国的储蓄超过投资,则该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应体现为()。

A. 顺差B. 平衡C. 逆差D. 不确定6. 在选择幼稚产业时,同穆勒标准比较近似的是()。

A. 汉密尔顿标准B. 李斯特标准C. 坎普标准D. 巴斯塔布尔标准7.如果一国在征收进口税时,对最终产品征收的关税高于中间产品,则可以使关税的实际保护效果()。

A. 增大B. 变小C. 没有影响D. 无法判断8.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的根本前提是()。

A. 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B. 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C. 商品价格具有粘性D. 一价定律成立9.下列条件中,不属于出现贫困化增长的条件是()。

A. 该国是出口大国B. 该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较低C. 该国的增长出现在出口部门D. 该国对出口收入的依赖程度较小10.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研究的是IS-LM-BP模型的一种特殊情况,即()。

A. 资本完全流动B. 资本完全不流动C. 资本不完全流动D. 上述说法都不对11.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国际贸易在使一国出口商品相对价格提高的同时,将导致该商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

A.降低 B. 提高C.不发生变化 D. 难以确定12.按照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贬值对一国国际收支的改善是()。

A.长期性的 B. 确定性的C. 暂时性的D. 没有影响13.同关税相比,对本国的进口替代产业实施生产补贴的福利效果()。

A. 更优B. 更劣C. 无法比较D. 两者的效果一致14.跨国公司利用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的某种垄断优势地位来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外国直接投资的根本动因。

这种说法来自()。

A. 生产内部化理论B.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C. 垄断优势理论D.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5.劳动力跨国流动之后,劳动力输入国的其他要素收入会()。

A. 提高B. 降低C.不变 D. 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空1分,1’×15=15’)1. 继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之后,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曾经在很长时期内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

2. 在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两种形式中,更能解释真实汇率变化的是。

3. 虽然关税与进口配额产生的经济效应和对进口国的福利影响都很相似,但二者实施的内在机制却截然不同:关税是通过影响进而影响需求来限制进口,而进口配额是通过直接影响来达到减少进口的目的。

4. 一国征收关税以后,受损失最大的是国内的。

5.首次涉及汇率动态调整问题,从而创立汇率动态学的汇率理论是。

6.在斯旺模型中,外部均衡是指,用EE曲线代表,在图形中,该曲线是朝倾斜。

7. 跨国直接投资的行为主体是。

8.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本国利率水平提高,根据国际收支说,本币将,根据货币主义的弹性价格分析法,本币将。

9. 根据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在一国经济中,国内货币供给由两部分构成,也就是和。

10.需求管理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

三、判断分析(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并简要分析,可改为正确的说法,也可指出其错误的原因,分析不正确本题不得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