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应商管理办法

供应商管理办法

目录前言目录一组织架构二供应商选择和认可1、供应商选择原则2、供应商选择过程三开发阶段供应商管理1、样件开发和认可过程2、小批量认可过程四量产阶段供应商管理1、订货与交付2、产品检验3、产品标识和包装要求4、批次管理及追溯五采购过程1、编制采购计划2、采购订单的外发3、开票和付款4、采购量的分配方式六供应商报价过程1、采购定价分类2、标准件采购定价3、定制件采购定价4、零星采购定价七质量控制管理1、产品资料的提交2、不合格品处理3、质量问题反馈八供应商审核1、审核类别2、审核实施3、审核整改九索赔管理1、索赔件来源2、不良件索赔过程3、索赔标准十顾客财产管理2、顾客财产类别3、顾客财产维护管理十一供应商考评管理1、供应商分类2、供应商月度评定3、供应商年度评定附件1 流程图附件2 PPAP管理办法一组织架构二供应商选择和认可1、供应商选择原则1.1 “管理体系”原则供应商必须按照ISO/TS16949的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

供应商只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在产品开发和批量生产过程中,需按**汽车的要求执行,运用APQP、PPAP、FMEA、MSA和SPC五大质量工具。

1.2 技术保障原则新选供应商应具备拟供应零部件所需的充分的开发能力,具备从事相同或相似零部件开发、生产、供应的经验。

1.3 “成本优势”原则同行业内成本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优先考虑。

1.4 “响应及时”原则供应商具有较强的合作及服务意识,能把**汽车的新产品作为重要项目予以推进。

在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供应商能积极配合昌辉公司,确保项目的开发进度或产品质量和交付。

2 供应商选择过程2.1 供应商需求2.1.1当新项目开发任务确定后,根据开发输出,需要采购部选择相应零部件潜在供应商。

2.1.2当产品由于其他原因,有新选点供应商的需求时,采购部选择适当的潜在供应商。

2.1.3采购部对需要开发的每种零部件推荐2-3家潜在供应商,并组织潜在供应商进行技术、商务初步交流。

2.2准供应商的确定2.2.1潜在供应商根据**汽车的要求,向采购部提交《供方质量保证能力考查表》。

2.2.2采购部根据《供方质量保证能力考查表》和初步技术、商务的交流结果,选择有意向的潜在供应商进行布点审核。

2.2.3采购部组织质量、技术等相关部门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布点现场审核,并确定供应商质量管理和技术工艺的符合情况。

2.2.4根据前期供应商审核、技术交流以及商务谈判结果等情况,采购部组织相关部门评定,由质量管理批准通过评定的供应商作为准供应商。

2.3签定协议采购部根据产品的技术特点,组织准供应商签订《技术协议》和《质量保证协议》。

准供应商开始进行产品开发和送样。

准供应商在样件确认通过后,方可纳入合格供应商进行批量供货。

三开发阶段供应商管理1样件开发和认可过程1.1采购部将图纸、技术资料、样件等发放给供应商。

1.2供应商按照**汽车提供的图纸、技术资料或样件、功能要求,经过技术转化、设计、创新和零部件试制等产品开发过程,通过批量状态的模具、夹具生产出来的零部件和材料。

1.3供应商在样件生产完毕后,经自检完全满足要求后方可送样,检验报告随样件提交**汽车采购部。

检验报告应包括尺寸、材料试验、性能试验报告内容。

1.4**汽车技术部和质量管理部根据采购部转交的供应商样件和检验报告,对产品进行尺寸、材料、性能等基本特性检验和检查,并出具检验结果。

1.5根据样件基本特性检验的结果,由技术部对样件进行试装,必要时对产品进行性能试验,并出具评审报告,评价样件的符合性。

2小批量认可过程2.1供应商根据**汽车采购部的送样认可通知和小批送样计划,安排小批量生产事宜。

2.2PPAP资料的提交和认可2.2.1供应商应根据**汽车《零部件开发技术协议》的要求,在小批量试制过程中完成测量系统分析、初始能力验证等相关工作,收集并整理PPAP相关资料。

2.2.2当供应商进行试生产并完成PPAP相关资料后,应提交PPAP资料至**汽车采购部。

2.2.3采购部在收到供应商提供的PPAP资料后,质量管理部组织技术部、采购部等相关部门对该PPAP资料进行审批。

必要时,对供应商进行现场过程审核,以验证PPAP资料的有效性。

2.2.4完成PPAP资料审批后给出审批结论,并由采购部通知供应商。

当PPAP审核未通过时,供应商应组织改进,并重新提交PPAP资料。

2.3小批样件的提交和认可2.3.1供应商按照《零部件开发技术协议》规定的时间节点提供小批样件,并按协议要求的“PPAP提交清单”要求提交相关检验报告。

2.3.2**汽车技术部和质量管理部对小批样件进行尺寸、性能等基本特性检验,并出具检验结果。

2.3.3根据样件特性,联系生产部对供应商的小批样件进行试生产验证,并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测试。

2.4供应商的小批供货通过检验和验证后,结合PPAP资料审核结果,**汽车出具《样品确认报告》。

2.5采购部应和获得批量认可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以及相关协议,由总经办批准纳入合格供应商,进入批量供货状态。

四量产阶段供应商管理1订货、交货1.1对获得**汽车批量供货认可的合格供应商,采购部将根据具体产品的生产计划发出采购计划或采购订单。

1.2供应商按照约定的订货量、交付时间,安排生产加工,并按要求的时间和数量进行交付。

1.3交付时,供应商应提交详细的供货清单、本批次产品的出厂检验报告,注明生产批次。

发货时,供应商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1.4如果预期会发生或必然发生交货延迟、不能满足交货数量要求等情况,供应商应立即通知采购部,以便**汽车能控制损失。

如果采购部未能按期接收到订购的产品,采购部将立即通知供应商。

该通知并不意味着免除供应商应承担的任何责任。

如果由于不可抗力发生交货延迟,应根据情况由双方商定适当延长交货期。

1.5当供应商为确保交货期,采取了特别的运输方式时(不同于采购合同的约定),应在发货前通知采购部,记录供应商发生的“超额运费”,以分析供应商的供应风险。

2产品检验2.1采购部对供应商所交付零部件的规格、数量、检验报告和其他附件进行验收,完毕后送检。

2.2检验员收到采购部的送检通知,依据检验指导文件对交付产品进行检验。

2.3当出现零部件需退件或索赔时,供应商应及时配合,并提供合格零部件,确保**汽车的正常生产进行。

3产品标识和包装要求3.1为实现产品/零部件质量的跟踪及可追溯性,供应商应对所提供的产品/零部件进行标识。

3.2如果供应商的标识涉及到产品本体上的永久性标识,必须在实施前通知采购部得到**汽车的批准。

供应商擅自更改认可后的永久性标识**汽车将作为不合格品处理。

3.3包装标识要求:必须标明供应商代码、包装数量、产品名称、零部件号及生产/发货日期。

3.4供应商必须设计或选择符合有关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客户要求的包装方案,应便于各环节相关人员进行操作,包装规格、重量、体积适当。

3.5产品/零部件的包装方式应确保整个流转过程中的产品防护。

4批次管理及追溯4.1批次管理是指为保持同批产品的可追溯性,分批次进行投料、加工、转工、入库、装配、检验、交付,并做出标识的活动。

4.2供应商可依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自行定义批次管理方式、方法,获得**汽车认可即可。

4.3供应商产品的交付必须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每一批次的产品必须随交付的产品提交检验报告。

4.4供应商应在每次交付时提交出厂检验报告,并在检验报告中注明生产批次。

一次交付中存在多个批次时,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批次情况和各批次检验情况。

五采购过程1编制采购计划采购部根据生产部下发的生产计划并结合当月仓库原材料的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计划中标明规格、型号、数量,报审批后进入下一步采购工作。

2采购订单的外发审批通过的采购计划,由采购部主管分发给各负责的采购员,由采购员编制采购订单,根据生产计划的排产时间填写到货时间,交部门主管审批。

审批通过的采购订单以传真或书面等方式传递供应商,供应商应于收到采购订单的三天内确认回传采购订单,对于订单内容有异议的地方应于收到订单两天内与下单采购员联系。

如交货时间或数量有调整,应于回传的采购订单上说明。

采购部以最终确认的时间作为统计依据。

3开票和付款3.1采购部统计员每月统计当月供应商的原材料到货情况,并于次月5日前编制上月的开票通知。

供应商收到开票通知后应于3日内核对,如无误则开具发票。

如有误则与统计员联系核对,核对一致后开具发票。

3.2统计员收到发票后会及时办理报销手续。

4采购量的分配方式4.1公司原则上对每种原材料需保持两家供应商。

根据对供应商的产能调查,采购部制定相应的采购分配。

4.2新开发的供应商首先价格要低于原供应商。

经送样合格后,前3个且月的供货额为总采购量的20%。

如在前3个月的供货过程中产品质量稳定、交货及时,则在第4个月可增加10%的供货额。

如在前3个月的供货中出现问题,则暂停供货。

同时要求供应商针对不合格项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恢复供货,供货额按20%计算。

4.3在批量供货过程中,如发生多次质量问题不能按时整改到位的,或在过程审核中不通过不能按时整改的,质量管理部可通知采购部减少其供应份额。

4.4根据供应商产品交付业绩和年度供应商评价情况,采购每年重新分配供应份额。

4.5原则上不随意更换采购量少的供应商。

但每年一次的降价计划,供应商需配合采购员完成。

同时采购员需了解供应商所供材料的行情,准确掌握供应商所报价格是否合理。

六供应商报价过程1采购定价分类物资采购定价分为:标准件、定制件和零星采购定价。

2标准件采购定价2.1采购部采购标准件时,会持“货比三家”原则,由至少两家供应商提交“报价分析表”。

2.2采购部将分析后的“报价分析表”提交给综合部,由综合部进行复核,并在“报价分析表”中,写明复核结果。

2.3综合部将复核后的“报价分析表”提交给分管副总,由副总经理签署意见。

2.4报价认可后,结合技术交流等情况,该供应商可纳入准供应商进行产品开发和送样。

当样品确认通过后,由采购部与供应商签订“价格协议”、“年度采购合同”。

副总对报价不同意时,采购部应重新寻价,或与供应商进行交流确认。

3定制件采购定价3.1采购部与供应商签订年度价格协议、或供应商要求涨价、或供应商要求降价、或新品开发时,由采购部发“配套零部件报价单”给供应商,要求供应商进行报价。

3.2供应商必须按照“配套零部件报价单”的格式,如实准确的填写相关信息,并报公司领导确认后,按时提交到**汽车采购部。

3.2.新品开发时,采购部应提供至少两家供应商的报价。

3.3采购部收到供应商的“配套零部件报价单”时,组织采购核价小组进行核价。

3.4采购核价小组将核算的结果,记录于“报价分析表”中,并将“报价分析表”提交总经理签署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