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协议书项目名称:广州市第五资源热力电厂垃圾运输专用道路高压线路迁改工程甲方:广州环投花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乙方:经双方友好协商,就专用道路高压线路迁改工程达成如下技术协议:一、总则1.施工规模:根据广州市第五资源热力电厂垃圾运输专用道路设计要求,蓝田F15西边分#06-1杆至#07杆、集益F19下巴分#08杆至#09杆、蓝田F15排灌支#03杆至#04杆的三条10KV架空线横跨垃圾运输专用道路,需将输电方式改造为架空-电缆-架空,计划施工工期15日。
2.施工内容:本次供配电系统迁改包括:旧铁塔、水泥杆、架空线路、低压导线的拆除;新铁塔、10K电力电缆、10KV户外电缆终端头、电缆头引下装置、铁塔一列终端装置、10KV铁塔接地装置、调整导线弧垂、一列式终端杆避雷线装置、水泥杆、低压导线等相关设备的采购、生产、监造、运输、安装、组立(包括设备基础、电缆槽沟、井等安装所需的土建工程)、调试、送电、培训、提供资料和保修期等各项工作,负责办理设备停电(办理临电)、投运的一切相关手续并通过电力质监和供电局的验收,保证线路、设备正常接入电网使用。
施工具体内容详见设计图纸说明。
3.本技术协议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乙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技术协议和有关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4.乙方所提供的所有技术文件除非在技术协议中另作规定外,均应使用中国的相应国家标准、各行业的相应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和其它先进国际标准。
这些标准应为合同签字日为止最新公布发行的标准。
5.乙方对本技术协议供货范围中成套系统内设备(含辅助系统与设备、附件等)负有全责,包括对外采购的产品。
6.本技术协议经甲方和乙方讨论形成技术协议书后签字确认,与招标中的招标文件、乙方的投标文件以及技术澄清文件一起作为定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一旦发现乙方有弄虚作假行为,立即终止合同,并由乙方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7.在签订合同之后,甲方有权提出一些因规范、标准、规程或工程情况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双方共同商定,乙方应积极配合并满足甲方的合理要求。
乙方应承诺在设备参数变化2% 范围内,不涉及价格变化。
8.工程验收标准:乙方按设计及相关规范采购、安装施工,以通过供电局及相关主管部门验收为准。
注:★条款是关键条款,必须满足。
下同。
二、设备技术要求(一)铁塔与基础1.满足的主要标准设备的制造、测试和安装均采用中国标准,同时满足相应的IEC标准,主要标准、规则如下: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12)3)《架空输电线路钢管塔设计技术规定》(DL/T5254-2010)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6)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2013)7)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5219-2014)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2、使用条件2.1运行条件2.1.1系统额定电压等级:8.7/15kV2.1.2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和电缆额定电压(Uo/U):2.1.3系统频率:50Hz2.2组立条件:基坑、钢笼、浇注、吊装等方式。
2.3环境条件2.3.1周围空气温度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15℃最大日温差:25℃2.3.2海拔高度:≤1000m;2.3.3环境相对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3、通用技术要求3.1铁塔加工性能和技术要求1)角钢铁塔制造除符合GB/T2694外,还应满足本工程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
2)铁塔用材质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的技术要求,并附有质量证明书。
按材料炉批号对制造铁塔所用的钢板、角钢、法兰、螺栓进行复检。
3)从事Q420、Q460高强钢焊接人员应该取得相应的焊接资格证书。
4)中标方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除按施工图制定的规范之外,必须执行下表中标准的最新版本和招标文件的具体技术要求。
如标准间有差异,应执行要求最高的标准。
3.2.钢材在剪切和冲孔、冷校正和冷弯曲时,其工作地点温度按下表执行4、生产过程检验、试组装检验的项目、数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1)对铁塔制造实施监造,中标方应要求配合监造工作的进行。
2)中标方应该在开工前15天以信件或传真方式通知项目管理单位,项目管理单位(有必要时)将派出监造工程师到生产厂驻厂监造。
3)项目管理单位的检查和监造并不替代或减轻中标方对产品质量而承担的责任。
4)监造过程中应对零部件、焊接质量、镀锌质量、构件装配偏差、试装置精度等抽检,出具检验记录和报告。
5、铁塔出厂应该提供的文件1)产品出厂合格证(含镀锌合格证书)1式2份2)钢材、焊条、焊丝、锌锭及紧固件原始质保证书和复检报告各2份3)铁塔加工清单1式2份4)设计变更和材料代用说明各2份5)直缝焊管、带颈法兰等关键原材料的延伸监造证明1份;6)全部塔形加工完后20天内,提交竣工图纸各2套。
(二)电力电缆1.满足的主要标准设备的制造、测试和安装均采用中国国家标准,同时满足相应的IEC标准,主要标准、规则如下:GB/T 295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实验方法》GB/T 2952 《电缆外护层》GB/T 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 3956 《电缆的导体》GB 6995.1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 6995.3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T 7354 《局部放电测量》GB/T 12706 《额定电压35kV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GB/T 19666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JB/T 10181 《电缆载流量计算》IEC 60287 《有关电缆载流量计算的标准》IEC 60502 《额定电压1kV(Um=1.2kV) 到30kV(Um=36kV)挤包绝缘电缆电缆及其附件。
》DL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2、使用条件2.1运行条件2.1.1系统额定电压等级:8.7/15kV2.1.2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和电缆额定电压(Uo/U):2.1.3系统频率:50Hz2.2敷设条件:排管、沟道、桥架等方式。
2.3环境条件2.3.1周围空气温度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15℃最大日温差:25℃2.3.2海拔高度:≤1000m;2.3.3环境相对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3、通用技术要求3.1电缆结构电缆结构除符合GB/T 12706.2的规定外,还应该满足以下要求:3.1.1 导体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等,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导体应为圆形并绞合紧压,紧压系数不小于0.9,铜导体单线必须采用TR软铜线。
3.1.2挤出交联工艺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应该采用三层共挤的工艺,全封闭化学交联。
绝缘材料采用交联聚乙烯料,半导电屏蔽料采用交联型材料,绝缘料和半导电料从生产之日到使用不应超过半年。
生产厂家提供对产品工艺制造水平的描述,包括干式交联流水线的方式,生产设备中的测偏装置、干式交联,冷却装置的描述等。
3.1.3导体屏蔽导体屏蔽为挤抱的交联半导电层,电阻率不大于100Ω·cm。
半导电层应均均匀的包覆在导体上,并和绝缘紧密结合,表面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在剥落道义屏蔽时,半导电层不应有卡留在导体绞股之间的现象。
导体屏蔽标称厚度为0.8mm,最小厚度应不小于0.7mm。
3.1.4绝缘绝缘标称厚度为4.5mm,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不小于标称值得90%。
任一断面的偏心率[(最大测量厚度-最小测量厚度)/最大测量厚度]应不大于10%。
8.7/15kV电缆的绝缘偏心度应符合下式规定(Tmax-Tmin)/Tmax≤10%式中:Tmax——绝缘最大厚度,mmTmin——绝缘最小厚度,mmTn——绝缘标称厚度,mmTmax和Tmin在绝缘同一断面上测得。
3.1.5绝缘屏蔽绝缘屏蔽为挤包的交联半导电层,单导电层应均匀的包覆在绝缘表面,表面应光滑,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绝缘屏蔽应为可剥离型。
绝缘屏蔽的标称厚度为0.8mm。
三芯电缆绝缘屏蔽与金属屏蔽之间应有沿缆芯纵向的相色(黄绿红)标志带,其宽度不小于2mm。
3.1.6金属屏蔽金属屏蔽用重叠绕包的软铜带(或软铜丝)组成,电阻率不大于0.0180Ω·m(20℃),绕包连续均匀、平整光滑、没有断裂,铜带间绕包平均搭盖率不小于20%(标称值)。
铜带标称厚度为0.10mm,截面积大于25mm2(按管状计算),且三芯屏蔽应接触良好。
铜带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得90%。
3.1.7填充及隔离套缆芯采用与电缆运行温度相适应的非吸湿性聚丙烯撕裂薄膜填充,应紧密无空隙,并保证在成品电缆段附加老化试验后不粉化,三芯成缆后外形应圆整。
隔离套采用挤包型。
隔离套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值的80%。
3.1.8铠装铠装采用双层镀锌钢带,螺旋绕包两层,外层钢带的中间大致在内层钢带间隙上方,包带间隙不应大于钢带宽度的50%,绕包应平整光滑,3×240mm2及以上电缆的钢带标称厚度为0.8mm, 3×240mm2以下电缆的钢带标称厚度为0.5mm。
3.1.9护套外护套应采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料挤包。
三芯电缆外护套标称厚度见下表:三芯电缆外护套的标称厚度的90%。
外护套通常为黑色或红色,也可以按照制造方和买方协议采用黑色以外的其他颜色,以适应电缆使用的特定环境。
外护套应经受GB/T 3048.10-2007《电力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0部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规定的火花试验。
3.1.10电缆不圆度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10%。
电缆不圆度的计算公式:电缆最大外径-电缆最小外径电缆不圆度=——————————————×100%电缆最大外径3.1.11电缆阻燃要求采用阻燃电缆时,电缆的阻燃特性和技术参数要求需符合GB/T 19666的相关规定。
3.2密封和牵引头电缆两端应有防水密封套密封,密封套和电缆的重叠长度不应小于200mm。
如有要求安装牵引头,牵引头应与线芯采用围压连接方式并与电缆可靠密封,在运输、存储、敷设过程中保证密封不失效。
3.3技术参数买方应认真填写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技参数响应表中买方要求值,卖方应认真填写技术参数响应表中卖方保证值。
4、试验对于电缆的试验及检验要求按照相关标准及规范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