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技术协议

施工技术协议

施工技术协议1.工程引用规范及标准□《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91)。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4-97)。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及除锈等级》(GB8923-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SY/T0407-97)。

□《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95)。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相关企业标准□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相关企业标准□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关企业标准1)工程名称:大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设备防腐保温工程2)工程性质:新建3)工程范围:4)工程质量:优良使用寿命:三年以上2.施工准备1)备好施工临时设施、施工机具、施工材料、检测仪器、施工用水、电、气及必要的消防救护器材。

2)施工前要备足施工设备及机具,具体品种数量见末页附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3)原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资料,进场后进行复检。

3.施工工艺3.1施工工序流程管道表面处理→质量检查→涂装底漆→面漆涂装→质量检查→竣工验收3.2 施工工艺表面处理是防腐蚀施工的一个重要工序,直接关系到防腐涂层的质量和寿命。

根据GBJ 205-83I 级的要求,对防腐管道依次进行喷砂处理。

3.2.1 喷砂及手工除锈1)将喷砂机放置合适位置,安装高压喷砂专用胶管及喷射头,砂子回收系统,同时还要预备一套喷砂装置(工期紧时,两套装置可同时启用)。

喷头采用8--12mm口径陶瓷喷咀。

2)接通呼吸用风系统及操作信号装置,呼吸用10mm压力胶管。

3)为提高工效,保证质量,减少粉尘,采用石英砂。

砂子要保持干燥,如含水份大于1%时,要采取烘干措施进行处理,将筛选好的砂子装入砂罐。

4)各种喷砂装置,材料准备就绪后,启动空气压缩机,压力调试在6--7Kg/cm2,用洁净白布测试喷咀处压缩气流,应无油污,无水份。

5)操作人员穿好防护衣,调整通风管,接通信号后,打开开关,送风送砂,开始喷射,管道从前往后,依次进行。

6)喷射距离保持在200-300之间,喷射角度50°左右,要颁均匀,不能过快,以免漏喷,效率10-15m2/小时,氧化皮完整部位,要作重点喷射(焊缝要平整,无夹渣,无焊瘤,凸度应小于3mm)。

7)打砂管道喷射完毕关闭砂门,用压缩空气吹干作业面上粉尘,检查质量,如有质量不合格的,应标出缺陷部位,随即进行补喷或用磨光机处理,要全部除去金属表面的油污、浮锈、氧化皮、呈现均匀的灰色金属面,并具有一定的粗糙度,达到(GBJ205-83)标准的I 级质量要求。

8)喷射好的管道检验确认合格后,再用压缩空气及刷子彻底清除喷砂残留的砂子,粉尘,保证处理后表面的清洁。

3.2.2涂装施工1)材料配制试验,根据当天施工计划,将足够的防腐涂料及辅助材料领出库房,存入配制室。

2)在喷砂除锈开始前,按有关规范和材料说明书的配比,以及温度、湿度、层次要求进行配制分析试验,经自然干燥后,对各试片涂层进行测试,确认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要求后,确定配比及粘度。

3)按分析确定的配比,将各种材料分别加入30公升的容器中,插入搅拌器搅拌均匀,放置30分钟,即可使用。

4)经调制好的涂料,应在6小时内用完,施工中,如发现粘度增大,影响涂装,允许用专用稀释剂调整(在气温过高,稀释剂挥发过快的情况下,由配料员调制,其他人员不能擅自加入)。

5)涂装作业:根据施工情况,可以采用刷涂或滚涂。

在工件表面喷砂除锈完成运至涂装房内的来防止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再度生锈,应在6小时内涂装第一道底漆。

6)每涂装一道,常温3小时表干,目测应平整、无漆瘤、无露底,色标应符合设计要求,用5-10倍放大镜观察,漆膜致密,无颗粒、无针孔。

如有缺陷部位应标出,进行补涂,直至合格,在气温20℃的条件下,涂第一道底漆8小时后,可涂刷第二道底漆,在同等条件下,涂装面漆两道。

7)施工条件:温度在15-35℃为宜,当环境相对湿度大于85%,被涂覆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以上3℃时,应停止施工。

如继续作业,须采取保护措施。

3.3 质量检查与措施1)质量检查:外观:目测表面应色泽光亮、平整、无漆瘤、无露底,色标应符合设计要求,用5-10倍放大镜观察,漆膜致密,无颗粒、无针孔。

2)用测厚仪测试涂层厚度,每层误差不大于15%,总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3)附着力抗拉强度按HG2-462-66,HG2-508-67进行测试。

4)措施:作好防腐涂刷及防腐涂刷各涂层的中间交接与检查工作。

5)按质量检查规定项目,及时填写各项检查记录,做好签证和资料积累工作。

3.4 设备保温层涂抹首先将需保温的基体表面油渍、污垢清除干净,将保温材料加入适量水质,按需要稀稠情况搅拌均匀成糊状。

3.4.1保温材料施工:3.4.1.1 用抹子将膏状材料对基体表面进行保温涂抹,第一次涂抹为防止厚度太厚造成脱落现象,将其厚度控制到最薄,目的是使保温材料与基体表面完全亲和和粘固。

3.4.1.2 待第一层表面完全干燥后,再进行第二次涂抹,第二次涂抹可视情况厚度相应加厚以不出现脱落现象为准。

3.1.1.3 待第二层表面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下一道保温材料的涂抹,直至50mm厚时,加一层铁丝网对施工材料进行加固。

3.1.1.4 涂抹保温材料直至设计厚度。

3.4.2 施工技术要点:3.4.2.1 在运行每次涂抹时要分别以纵向和横向交叉施工,以增强保温材料本身的纤维拉力,使保温材料的附着力更加良好,如第一次横向涂抹,第二次时要纵向涂抹,以此交叉施工效果最好。

3.4.2.2 在涂抹前几次时力度相应要求要小,以便减少保温材料的体积密度,提高保温效率。

3.4.2.3 涂抹保温材料时使表面保持粗糙,以便下次涂抹时更容易粘合,最后一次达到需要厚度时将表面抹平、抹光即可。

3.5 玻璃钢贴衬工艺3.5.1 工艺流程基体表面处理8-12小时涂刷底漆12-24小时刮腻子自然固化不粘手涂刷第一层胶液并衬贴第一层布赶走气泡消除褶皱白点涂刷第二层胶液并衬贴第二层布赶走气泡消除褶皱白点自然固化修理缺陷涂刷面漆二道消除缺陷固化最终检查交付3.5.2 具体操作步骤表面除锈,涂刷粘结力强的底漆(底漆严禁采用酸性固化剂以防止对基体金属产生腐蚀),底漆固化后,,再刮腻子,用腻子将焊缝处与不平整的凹凸部分刮平,腻子组份中应加入足够的填料,其量为树脂量的2—2.5倍,以降低树脂的收缩,减少或避免应力开裂以及增加与基体之问的粘结力。

有条件时还应加入石棉绒、短切有机纤维及玻璃纤维作增强材料,以防止应力开裂与脱层。

待腻子困化后再衬贴增强布料,胶液按配方计量配制好后,,先在基体贴衬部位涂刷胶液进行衬贴。

衬贴的布要求铺覆平整,再用毛刷将被衬布涂浸树脂胶液,使树脂浸透纤维布,并从布的中间向两边赶出气泡,贴实衬布且不允许衬布有折皱和白点存在,第一层与第二层布的接口要错开。

一些特殊部位,如接口、转角与其它异形处,应将衬布剪开,使衬布与基体贴实平整。

第一层布贴衬并固化完毕后,整个衬里应涂刷一层胶液,消除衬贴时因低分子与挥发份的析出而给衬布表面带来的气孔与缺陷。

待这层胶液初步固化不粘手后经修整检查方可衬贴第二层。

第二层固化不粘手时,再涂刷面漆2层,玻璃钢表面必须成为富树脂层。

玻璃钢两层做成后是一个无气泡、无毛细孔、表面平整、光滑密实的整体。

自然固化七天后方可使用。

4.质量保证4.1 材料、设备的接、保、检、运措施项目部根据材料预算和工程进度的实际需要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实施采购。

根据工程工期工程量和人力资源的配备,计算出应投入工程使用的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对库存的设备进行检验,保证满足环保及安全生产要求。

对应购买的设备、材料应按以下过程采购:(一)采购1)对供方的经营形式进行评价,如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生产规模等;2)对供方质量体系进行评价,如质量认定书、产品说明书、合格证、检验报告单以及产品对环境保护、健康安全的保证书;3)对供方产品供应表现进行评价,如:产品质量及保证措施、价格、交货期、履约能力、服务、被证实的业绩、4)项目部根据收集的供方的资料,按对供方评价的要求填写《物资供方评价表》,经负责人审核,报主管领导审批,发布《合格物资供方名册》。

5)项目部采购时,应在《合格供方名册》中选择,若合格供方名册不能满足采购要求,须在名册以外选择供方时,项目部应先实施供方评价,合格后方可采购。

6)项目部运输材料时,一定要及时时间要有余量,要考虑到不可预见的情况,以免影响工程进度和工期。

7)材料安装一定要牢固结实,装卸时一定要轻装轻放,漆桶一定不能倒置。

8)入库检验:材料和设备采购入库时要检查其是否有合格证、铭牌、产品说明书并按规定对采购产品进行有效控制和验证9)与工程质量有关的所有物资在到达施工现场和入库前应按工程材料采购计划要求对物资的质量、规格、型号、数量及采购物资的质量证明文件如:合格证、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物资应办清物资入库手续。

10)产品质量证明书由保管员会同采购员、技术员进行验证,验证合格的质量文件由资料员管理,并进行编号、登记、存档。

11)需要复验的物资,由现场试验员及时取样送合格的试验室供方进行复验,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不得投入使用,不合格的物资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二)采购产品的验证及贮存1)产品进场后,采购员及时通知保管员、技术员、试验员,按采购文件的要求进行验证,验证内容主要包括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数量、质量、规格、型号等,填写《进货检验记录》也可由顾客在供方现场或组织现场实施验证。

2)经验收、检验合格的物资进场后,应进行标识,分门别类合理堆放整齐。

3)物资(材料)的标识:I.进场材料的标识,由项目部(车间)材料员在明显部位竖立标识牌,注明材料名称、规格、进厂日期、检验状态、产地和数量。

II.库储存物资由材料员负责标识,在标签上注明材料名称、规格、品种、编号、数量、检验状态及入库时间。

4)建立《机械设备管理台帐》和《机械设备维修纪录》,项目部对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定期检查、维修、保养;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必须经检验合格并符合施工要求。

5)机具、器材、各种仪器如:磅秤、测厚仪等要定期进行校验,达到准确无误。

4.2 质量管理和安全、HSE施工管理措施4.2.1 质量管理措施4.2.1.1质量管理总则高标准、严要求,树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服务意识,以ISO9001标准管理工程。

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和签订的合同条款的规定,编制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实行质量控制和管理。

4.2.1.2质量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施工规范、施工图要求的有关标准和质量验收标准施工,工程质量必须实现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工程竣工时必须达到优良工程质量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