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通信技术 第三章 电话通信

现代通信技术 第三章 电话通信

注:红色为重点蓝色为自己理解的 紫色为问题电话通信技术PCM30/32系统简介(第10页)1.1页——现在讲一下时分多路复用,昨天讲的时候,是分三路来进行的,而真正通信系统中多路复用实际用32路,我们给它编号为0-31。

总共复用的是两次抽样值之间的 125微秒每一帧占用的时间3.9微秒合起来就是抽样值。

帧结构 PCM30/32 :32指 32次抽样,30指 32个时隙中只传了30路用户话音。

还有2路:1路同步信息1路信令打电话中不单只传输话音正式通话之前,打电话要先摘机,不能直接打,要先判断话机是否好,听到拨号音,正明能拨号,不是马上接通,固话和移动电话拨号后有空白期,反映有长有短,固话较短,移动的长,这一系列动作就是我们控制这一次电话能正常接通的信令,装在编号16的时隙中。

时隙的编号是从0开始的,0-31,真正的PCM30、32里边有效传输地,是30个用户的话音。

PCM30/32系统简介(第11页)1.2页——时隙分配:这30个用户的话音信息从第一个时隙TS1 到TS15 装的1 到15用户的话音,TS17到TS31是传输地16到30用户的话音,TS16用来传输信令,TS0 用来传帧同步,其中TS0还分奇帧和偶帧的TS0。

即偶帧的用来传输同步,奇帧的用来传输帧失步对照和监视码,虽然在其中将传输信号以帧的形式来构成,方便我们分析,从TS0-TS31。

其实这种帧结构,最终送到信道就是1,0,1,0 比特流。

从哪为起始?从哪为结束?必须给它一个起始标志。

若现在有4000兆比特,那么怎样找到TS0这个起始?怎样找出第一帧的八比特?后边起始的TS0 再往后数8比特,就是第一帧TS1、。

为什么需要帧同步吗,帧同步码是不变的,固定死的,一旦找到这8比特,就知道从哪开头了,后边就好找了。

帧同步码藏在偶帧当中,肯定先有TS0,----TS31 将这为第0帧,然后是第1帧,偶数从0开始,0 2 4 是偶数,因此只有在偶数帧中藏得是我们的帧同步码,后边的,一旦在长串中找到固定的帧同步码,紧跟后边的就可以确定了,既然偶帧中放的帧同步码,奇帧中就是对帧失步进行监视的帧失步对照和监视码。

同步网也是靠线路,一旦没有了,则为失控状态,接收端要告诉发送端处于失控状态,就要靠奇帧中的帧失步对照和监视码,具体偶帧和奇帧的结构,书上36页,偶帧TS0 它是固定死的,同步码必须是固定的才找的到,其八个比特的后七位是固定死的0011011,这就是帧同步码,前面打叉的一位是还未定义。

找出这八位,就是一帧的开始。

奇帧:进行帧失步对告,前面是11后五位是11 111,中间一位A1表示是否失步。

其他TS1到TS15 ,17到31就是30个用户每一抽样值的编码,每个都是8比特,其实就是用户的一次抽样值,还有第16时隙,控制信令,其实16时隙是8比特,但是PCM30/32,装载的是30个用户,怎能装到这8比特中呢?为了保证能装下,我们用复帧结构。

将16个帧组合为一个复帧。

例如:用圆盘旋转,先跟第一路用户打上,第一路的取样值TS1,之后依次15路,16路用户(装在第17时隙),,,30个用户。

装信令16,这装的是30个用户的第一次抽样值,圆盘再往下旋转,我们进行30个用户的第二次抽样值,TS0,TS1,,,继续下去,第三次,第四次抽样,这32个时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帧,后边往下走,又构成了一个帧,第二个、我们共取16个帧,这成为我们的第一帧 F0,编号从0 开始的,我们从F0一直到F15,等于进行了16次抽样,F0为一个完整的帧,它当中有第16时隙,F1中也有……共有16个第16时隙。

从上到下罗列,将每一帧中8比特分为前4比特和后4比特。

依次分F1……四个一组的话,共有32组,去掉F0的两组,剩下30组给30个用户。

F1第一个时隙装第一路用户的信令。

依次装下面用户的信令。

只剩F0的两个4比特。

一个装复帧同步码,一个装复帧对告码。

探讨:30个话路只有一个信令时隙,怎样传输信令信息?答:PCM数字信号在传输时,采用复诊结构传输,共有16个子帧。

其中每个子帧的第TS16时隙传输复帧同步码和复帧对告码,其他15个时隙分别传输30个话路的信令,每话路信令由4个比特来传输。

F0——F15装的是复帧的子帧,复帧同样需要同步码虽然是TS2-31到线路上就是1010的码流。

应该在数据码流中找到复帧的开头。

之后16个子帧构成的复帧的帧节就找到了。

32个找不到复帧开头信令就混了,只有紧跟开头,后面才是第一路用户的信令,,才能正确完成。

根据偶帧和奇帧确定子帧的开头,子帧的周期:125帧每秒,复帧就是125*16=2000,就是2毫秒。

一个复帧中装的30用户的抽样值。

他们第一次,,,第30词抽样值,一个交换机里面插得用户电路板最多装1280个用户。

30个用户合一路。

从第31,,,到60又是30个用户,合成另一路PCM30/32复帧结构.这是复帧里的一份子帧,子帧每16个构成一个复帧。

携带我们需要的数据码流。

数字复接(第12页)大大提高了线路利用率。

通过采用PCM30、32时分复用方式,使得一条线上可以30路用户,相当于提高了系统容量。

这种提高的方式,指使用容量相对较低。

用到了抽样量化编码,这30路用户通过时用分复用方式,转变成数字信号以后才行。

但是有限制。

用户数越多,需要的编码器,最高速率达不到。

另外一种方式:数字复接。

若干个小容量的低速数字流,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转变为大容量的高速数字流,传送到对方端再分开。

复用和复接的区别,在于是否编码。

复用一定编码。

复接不涉及编码。

将已经转变成数字码的信号,转变成高速码流,传到对方后再分开,低速码流时分复用转为高速。

高速的不用经过编码器编码,这是复用和复接的区别。

复接与复用的区别:复接:是将多个低速的数字码流合成一个高速的数字码流,不用经过编码器编码。

传到对方后再分开。

复用:是将多路信号在一条信道上传输,复用一定编码。

复接主要用来低次群和高次群合成的技术;传输速率2.148K,基群,也是一次群(一个PCM 为2兆)。

每个两兆。

4个一次群为一个约为8兆的二次群,每一路都提高了速度。

4个二次群,通过复接的方式,为一个约为34兆的3次群。

依次为139兆的4次群数据码流。

复接路线图是我们国家和欧洲使用的。

其次还有日本和北美,他们和我们的方式不同。

从一次群上来是1.55兆,从基群上来说速度和我们就不同了。

4个1.5兆合为一个6。

3兆,再往上,日本是5个二次群,为一个三次群,32兆,北美是7个合成一个三次群。

在集群上日本和北美同,但是从二次群就不同了。

因此世界上分为3种路线。

分为两大体系,中国和欧洲的,日本和北美的。

称为准同步复接体系。

四个乘出来是8.1几,为什么是8.4几?偏差。

比特偏差。

需插入额外的比特进行调整。

称为同步体系。

原来我国一个一次群为30个用户,2次群120,三次群480.通过复接,四次群可承载1920个用户。

通过复接,是一种线路扩容方式。

日本的一共有24个时隙。

每个时隙装八比特。

从TS0,TS1-TS23。

信令装在哪?还要留出一个比特,只有七个比特在装信息,每个时隙留出一比特,最后要加一比特。

总共为24个时隙乘以8比特加1.共193比特。

193除以125 为它的基群。

为什么要分出我们和日本北美和欧洲的?“一万接“口其实就是PCM3032结构传2.148兆就是日本和北美的传输速率为1.5兆。

一般不说具体的。

就说大概是2兆的就是32路的,1。

5的就是24路的、我们国内。

这种帧结构上的不同,如何两国通信?国际规定:当两个国家提供不同制式时,由接受国提供帧结构。

从我国传的集群到日本,就是由日本提供帧结构。

所以,从复接体系上看出,由于区别,有麻烦,制式不兼容。

通信时无法从高速数据码流中取出一个低速数据码流。

PDH的准同步复接体系缺点是现有设备后有标准,这就是造成了设备想生产什么样就什么样。

此设备没有标准的光接口。

所以PDH存在诸多缺点。

在现有网络中用的越来越少。

取而代之的是sDH。

怎么复接过来的?按路复接,按位复接,按字复接,,若安路复接就是将第一话路的第一位,,下一话路的第一位。

:第二话路的第一位。

:按字复接:一个字节是八比特。

依次取出第一话路的巴比特,第二话路的巴比特,,依次继续。

:按路复接:第一路传完则第二路,第二路传完第三路。

复接方式示意图:话路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话路2: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话路3: 1 1 0 0 1 0 1 1 1 1 1 0 0 1 0 1按位复接:011 110 010 110 。

按字复接:0 1 0 1 0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1 0 1 1按路复接: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1 1 0 0 1 0 1 1 1 1 1 0 0 1 0 1注意家里的宽带,包年为2兆,含义为2兆比特每秒。

其实下载软件能达到此速度。

单位:比特每秒bit/s。

个字节等于8比特)60K=480Kb 每秒200kb*8=1.6兆乘出来将近2兆所以要看后边的单位才知道大小。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 第13页程控交换机是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的简称。

它是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的,把电话交换机各种控制功能按照步骤编成程序存入存储器,构成:1硬件部分:话务部分,控制部分,输入输出部分。

话务部分:一个程控交换机由不同的机柜组成的用户柜,集线柜,输入输出柜。

我们把他们抽象成一块。

用户的话机由户线传到交换机,交换机上的一块板子,即用户电路接头板。

每个用户接到一个板上。

根据过来的是数字用户还是模拟用户,模拟的到模拟用户电路接头板。

除了与用户相连此外还要跟其他的交换机相连。

叫中继线。

中间的板子叫中继电路接头板。

又分模拟和数字的。

大部分为数字的。

用户和中继中间是交换网络。

模拟用户电路接头板功能。

BORSCHTB馈电为用户提供通话和监视电流。

停电照样能用,电话的电哪来的?由交换机提供的。

O过压和电压保护。

第一级是总配线架保护,我们的程控交换机在机房,用户话机在屋子里,意外的电哪来的?线缆在外面走的时候,有感应电压,能到上千伏。

如果打雷的高压到设备上,板子上的电压就把板子烧爆了。

所以我们要保护。

要对电话进行二级保护。

要有配线架,所有用户连线到配线架。

通过热敏电阻和二极管实现。

会将电话线上的感应电压限制到百伏之内。

R振铃话机来电话时会响。

电话响铃的装置,在话机中,谁控制的?由交换机中的 ‘振铃控制” 控制的。

总振铃。

S监视怎样知道是否挂机了?一旦状态发生变化就知道出于摘机状态。

C模拟,数字变换,即A、D变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