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照明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大部分:施工前准备、电缆敷设、配电箱安装、灯具安装、电缆井的制作安装。
施工前准备在具体施工前首先要熟悉电气系统图,包括动力配电系统图和照明配电系统图中的电缆型号、规格、敷设方式及电缆编号,熟悉配电箱中开关类型、控制方法,了解灯具数量、种类等。
熟悉电气接线图,包括电气设备与电器设备之间的电线或电缆连接、设备之间线路的型号、敷设方式和回路编号,了解配电箱、灯具的具体位置,电缆走向等。
根据图纸准备材料,向施工人员做技术交底,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电缆敷设包括电缆定位放线、电缆沟开挖、电缆敷设、电缆沟回填几部分。
电缆定位放线:先按施工图找出电缆的走向后,按图示方位打桩放线,确定电缆敷设位置、开挖宽度、深度等及灯具位置,以便于电缆连接。
电缆沟开挖:采用人工挖槽,槽梆必须按1:0.33放坡,开挖出的土方堆放在沟槽的一侧。
土堆边缘与沟边的距离不得小于0.5米,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米,堆土时注意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闸阀、雨水口、测量标志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且不得妨碍其正常使用。
开槽中若遇有其他专业的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或文物古迹等时,应及时与甲方、有关单位及设计部门联系,协同处理。
要求沟底是坚实的自然土层,电缆敷设:电缆若为聚氯乙烯铠装电缆均采用直埋形式,埋深不低于0.8M。
在过铺装面及过路处均加套管保护。
为保证电缆在穿管时外皮不受损伤,将套管两端打喇叭口,并去除毛刺。
电缆、电缆附件(如终端头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具备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等相应技术文件;电缆型号、规格、长度等符合设计要求,附件材料齐全。
电缆两端封闭严格,内部不应受潮,并保证在施工使用过程中,随用、随断,断完后及时将电缆头密封好。
电缆铺设前先在电缆沟内铺砂不低于10CM,电缆敷设设完后再铺砂5CM,然后根据电缆根数确定盖砖或盖板。
电缆沟回填:电缆铺砂盖砖(板)完毕后并经甲方、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沟槽回填,宜采用人工回填。
一般采用原土分层回填,其中不应含有砖瓦、砾石或其他杂质硬物。
要求用轻夯或踩实的方法分层回填。
在回填至电缆上50CM后,可用小型打夯机夯实。
直至回填到高出地面100MM左右为止。
回填到位后必须对整个沟槽进行水夯,使回填土充分下沉,以免绿化工程完成后出现局部下陷,影响绿化效果。
配电箱安装包括配电箱基础制作、配电箱安装、配电箱接地装置安装、电缆头制作安装几部分。
配电箱基础制作:首先确定配电箱位置,然后根据标高确定基础高底。
根据基础施工图要求和配电箱尺寸,用混凝土制作基础座,在混凝土初凝前在其上方设置方钢或基础完成后打膨胀螺栓用于固定箱体。
配电箱安装:在安装配电箱前首先熟悉施工图纸中的系统图,根据图纸接线。
对接头的每个点进行涮锡处理。
接线完毕后,要根据图纸再复检一次,确保无误且甲方、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和调试和试运行。
调试时保证有两人在场。
配电箱接地装置安装:配电箱有一个接地系统,一般用接地钎子或镀锌钢管做接地极,用圆钢做接地导线,接地导线要尽可能的直、短。
电缆头制作安装:导线连接时要保证缠绕紧密以减小接触电阻。
电缆头干包时首先要进行抹涮锡膏、涮锡的工作,保证不漏涮且没有锡疙瘩,然后进行绝缘胶布和防水胶布的包裹,既要保证绝缘性能和防水性能,又要保证电缆散热,不可包裹过厚。
灯具安装包括灯具基础制作、灯具安装、灯具接地装置安装、电缆头制作安装几部分。
灯具基础制作:首先确定灯具位置,然后根据标高确定基础高度。
根据基础施工图要求和灯具底座尺寸,用混凝土制作基础座,基础座中间加钢筋骨架确保基础坚固。
在浇注基础座混凝土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在其上方放入紧固螺栓或基础完成后打膨胀螺栓用于固定灯具。
灯具安装:在安装灯具前首先对电缆进行绝缘测试和回路测试,对所有灯具进行通电调试,确信电缆绝缘良好且回路正确,无短路或断路情况,灯具合格后方可进行灯具安装。
安装后保证灯具竖直,再同一排的灯具在一条直线上。
灯具固定稳固,无摇晃现象。
接线安装完毕后检查各个回路是否与图纸一致,根据图纸再复检一次,确保无误且甲方、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调试时保证有两人在场。
重要灯具安装应做样板方式安装,安装完成一套,请甲方及监理人员共同检查,同意后再进行安装。
灯具接地装置安装:为确保用电安全,每个回路系统都安装一个二次接地系统,即在回路中间做一组接地极,接电缆中的保护线和灯杆,同时用摇表进行摇测,保证摇测电阻值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井的制作安装包括电缆井的砌筑、电缆井防水:根据现场情况和设计要求,及图纸指定地点砌筑电缆井,要做到电缆井防水良好、结构坚固。
电缆井防水:在电缆过电缆井时要做穿墙保护管,此时要做穿墙管防水处理。
先将管口去毛刺、打坡口,然后里外做防腐处理,安装好后用防水沥青或防膨胀胶进行封堵,以保证防水。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技术一、管线敷设1、电线管、钢管敷设⑴设计选用电线管、钢管暗敷,施工按照电线管、钢管敷设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进行。
要严把电线管、钢管进货关,接线盒、灯头盒、开关盒等均要有产品合格证。
⑵预埋管要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首先满足水管的布置,其次安排电气配管位置。
⑶暗配管应沿最近线路敷设并减少弯曲,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与建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管口应高出基础面50~80mm,进入盒、箱管口应高出基础面50~80mm,进入盒、箱管口宜高出内壁3~5mm。
2、穿线⑴管内穿线要严把电线进货关,电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到货后检查绝缘电阻、线芯直径、材质和每卷的重量是否符合要求。
应按管径的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护口,尼龙压线帽、接线鼻子等规格和材质均要符合要求。
⑵管内穿线应在建筑结构及土建施工作业完成后进行,选穿带线,用φ1.2~φ2.0铁丝,两端留10~15cm的余量,然后清扫管道、开关盒、插座盒等的泥土、灰尘。
⑶穿线时注意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必须穿于同一管内,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的交流与直线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管内,但以下几种情况除外:标准电压为50V以下的回路;同一设备或同一流水作业设备的电力回路和无特殊防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同一花灯的几个回路;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但管内的导管总数不应多于8根。
⑷导线预留长度:接线盒、开关盒、插座盒及灯头盒为15cm,配电箱内为箱体周长的1/2。
二、配电柜(箱)安装⑴开箱检查。
柜(箱)到达现场应与业主、监理共同进行开箱检查、验收。
柜(箱)包装及密封应良好,制造厂的技术文件应齐全,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
主体外观应无损及变形,油漆完好无损,柜内原器件及附件齐全,无损伤等缺陷。
⑵柜(箱)的固定。
先按图纸规定的顺序将柜做好标记,然后放置到安装位置上固定。
盘面每米高的垂直度应小于1.5mm,相邻两盘顶部的水平偏差应小于2mm。
柜(箱)安装要求牢固、连接紧密。
柜(箱)固定好后,应进行内部清扫,用抹布将各种设备擦干净,柜内不应有杂物。
⑶母线安装。
柜(箱)的电源及母线的连接要按规范及国际通行相位色杯表示,相位应正确一致,保证进线电源的相序正确。
⑷二次回路检查,送电及功能测试。
检查电气回路、信号回路接线牢固可靠,进行送电前的绝缘电阻检查应符合有关规定。
按前后调试的顺序送电分别模拟试验、连锁、操作继电保护和信号动作,应正确无误、灵活可靠。
⑸安装完毕,应对接地干线和各支线的外露部分以及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电气设备是否按接地的要求接有接地线,各接地线的螺丝连接是否接妥,螺丝连接是否使用了弹簧垫圈。
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三、灯具、开关安装1、灯具安装⑴灯具、光源按设计要求采用,所用灯具应有产品合格证,灯内配线严禁外露,灯具配件齐全。
⑵根据安装场所检查灯具(庭园灯)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灯内配线。
灯具安装必须牢固,位置正确,整齐美观,接线正确无误。
3kg以上的灯具,必须用镁吊钩或螺栓,低于2.4m灯具的金属外壳应做好接地。
⑶安装完毕,测得各条支路的绝缘电阻合格后,方允许通电运行。
通电后应仔细检查灯具的控制是否灵活,开关与灯具控制顺序是否相对应。
如发现问题必须先断电,然后查找原因进行修复。
2、开关插座安装⑴各种开关、插座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安装开关插座的面板应端正、严密并与墙面平、成排安装的开关高度应一致。
⑵开关接线应由开关控制相线,同一场所的开关切断位置应一致,且操作灵活,接点接触可靠。
插座接线注意单相两孔插座左零右相或下零上相。
单相三孔及三相四孔的接地线均应在上方。
交、直流或不同电压的插座安装在同一场所时,应有明显区别,且其插座配套、均不能互相代用。
四、接地安装施工时按照接地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和《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标准图集》(03D501-3)进行施工。
土建结构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对结构钢筋进行焊接,钢筋搭接长度双面焊接不小于8cm,单面焊接不小于16cm。
特别注意按设计要求做好等电位连接。
五、电气调试⑴电气设备安装结束后,对电气设备、配电系统及控制保护装置进行调整试验,调试项目和标准应按国家施工验收规范电气交接试验标准执行。
⑵电气设备和线路经调试合格后,动力设备才能进行单体试车。
单体试车结束后可会同建设单位进行联动试车,并做好记录。
⑶照明工程的线路,应按电路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并作好记录。
⑷接地装置要进行电阻测试并作好测试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