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考题4: 2016.12.
2017届高三地理周考卷4
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6•天津卷)读图,回答第1题。
1.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C D
(2016•上海卷)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
A .甲省
B .乙省
C .丙省
D .丁省
3.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
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
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
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A .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B .技师技工数量偏低
C .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
D
.研发人员数量偏低
(2016•浙江卷)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4、5题。
4.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5.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姓名: 班级:
(2016•新课标Ⅲ卷)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7.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
(安徽省蚌埠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试题)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O—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 至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图为中国抚养比和就业比历史变迁及展望示意。
据此回答9-10题。
9.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较高的现象,下列年份中“婴儿潮”较明
显的是
A.1950年-1960年B.1960年-1970年
C.2000年-2010年 D.2040年-2050年
10.据图推测
A.就业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就业机会少导致的
B.抚养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较多导致的
C.2015年以后抚养比逐渐升高是由于婴儿潮导致的
D.2020年以后就业比逐渐下降将会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
(广东省广州市2016届高三考前冲刺模拟题)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
读图,回答11-12题。
11.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消失时间约在
A. 2020年B.2045年C.2060年D.2075年
12.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以此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至2025年前,实施该政策的影响可能有
A.减少老龄人口数量B.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
C.改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D.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二、综合题。
(56分)
1.(2016•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
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图16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1 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10分)
有利条件: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问题:经济增长乏力;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
(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什么?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哪些?(10分)
有利气候条件:①冬季气温较高;②晴天多,光照充足。
其他地理原因:①交通便利;②环境优美;③旅游资源丰富。
(3)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8分)
积极影响:①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
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③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④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⑤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2.(2016•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8分)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
图4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
(6分)(地理位置)临近省份;
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
中东部省份比例高。
(6分)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10分)
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2分)
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3分)
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分)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12分)
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6分)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6分)
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6分)
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6分)
(所述理由需支持所持态度,否则不得分。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本小题满分不超过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