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4楼地层构造
楼板层按其结构层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 为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压型 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板等多种形式。
钢筋混凝土楼板因其承载能力大、刚度好, 且具有良好的耐久、防火和可塑性,目前被广 泛采用。按其施工方式不同,钢筋混凝土楼板 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类型。
4.1.3 楼板的类型
当房间的形状近似方形,跨度在10m左右 时,常沿两个方向交叉布置等距离、等 截面梁,形成井式楼板(图4.4)。
井字梁由板、两个方向的梁和柱组成。 按梁、墙关系有正交正放、正交斜放、 斜交斜放
适用于房间尺寸比较大,而且比较接近 正方的门厅、大厅等
无梁楼板:框架结构中将板直接支承在柱上, 且不设梁的楼板,分为有柱帽和无柱帽两种。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用预制厂生产 或现场预制的梁、板构件,现场安装拼合而成的 楼板。
特点:节约模板,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施工 速度快,便于组织工厂化、机械化的生产和施工 等。但这种楼板的整体性差,并需要一定的起重 安装设备。
4.2.2.1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
实心平板(图4.7) 槽形板(图4.8) 空心板(图4.9)
实心平板 规格:跨度1.2-2.7m,宽度600-900mm,
不适用于地震区、不宜用于地基条件差,易引 起不均与沉降的房屋
4.1.3 楼板的类型
钢筋混泥土楼板: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制作。 优点:坚固、耐久、刚度大、强度高、防火性
能好、可塑性好、便于工业化和机械化
4.1.3 楼板的类型
钢楼板:在铺设好的压型钢板上,整浇混凝 土。
优点:强度高、施工方便、跨度长、便于工业 化生产
组成:楼面层、组合板及钢梁等几部分(图4.6)
特点:压型钢板起到了现浇混凝土的永久性模板 和受拉钢筋的双重作用,同时又是施工的台板, 简化了施工程序,加快了施工进度。
梁板尺寸
板的最小厚度为民用建筑楼板厚≥60mm,双 向板≥70mm;工业建筑楼板厚≥80mm,楼 层停车场≥100mm。源自4.2.2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
双向板:当1≤a/b≤2时,板双向受力,板的 两个方向配受力钢筋。
梁板式楼板:由板、次梁、主梁组成的楼板。板受力 后,先将荷载传给梁,再由梁将荷载传给墙或柱。
❖ 板支承在次梁上,次梁支承在主梁上,主梁支承在 墙或柱上。所有的板、梁都是在支模后整体浇筑而 成(图4.3)。
❖ 根据结构受力方式的不同,分为单梁式、复梁式、 井字梁楼板。
4.1 楼地层的组成和设计要求
楼地层:楼板层与底层地坪层的统称。 楼板层:建筑物中分隔上下楼层的水平构件,
它不仅承受自重和其上的使用荷载,并将其传 递给墙或柱,而且对墙体也起着水平支撑的作 用。 地 层:建筑物中与土壤直接接触的水平构件, 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各种荷载,并将其传给地 基。
4.1.1 楼地层的组成
顶棚层:它是楼板层下表面的面层,也是室内空 间的顶界面,其主要功能是保护楼板、装饰室内、 敷设管线及改善楼板在功能上的某些不足。
垫 层:是地坪层的承重层。它必须有足够的强 度和刚度,以承受面层的荷载并将其均匀地传给 垫层下面的土层。
基 层:垫层下面的支承土层。它也必须有足够 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垫层传下来的荷载。
适用于厨房、厕所、卫生间等防水要求及设备 管道多的房间
门厅等平面不规则,防火,抗震要求高的房间
板式楼板:板内不设梁,板直接搁置在四周墙 上的板称为板式楼板。
适用于小空间,如走道。
单向板:板的两边为a、b,且a≥b ,当a/b》 2时,板接近单向受力,板的短向配受力钢筋, 板的长向配构造钢筋(分布钢筋),以防板开 裂
木楼板:一般由木梁、木格栅、木面板组成。 优点:自重轻、保温好、舒适、有弹性 缺点:易燃、易腐朽、易虫蛀、耐久性差、耗
用大量木材、不环保
4.1.3 楼板的类型
砖拱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倒t形梁密排,其 间填以普通粘土砖或特制的拱壳砖砌筑成拱形。
优点:比钢筋混凝土楼板节省钢筋和水泥 缺点:自重大、做地面使用材料多、造价偏高、
缺点:自重大、用钢量大、易锈、价高、防火 性较差
4.2 钢筋混凝土楼板
4.2.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在现场支模、绑扎钢 筋、浇捣混凝土,经养护而成的楼板。
特点:成型自由、整体性和防水性好,但模 板用量大,工期长,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受施工
根据受力和传力情况分:有板式楼板、梁板 式楼板、无梁楼板和压型钢板组合板等。
附加层:在楼地层中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 管线等作用的构造层。
4.1.2 楼地层的设计要求
楼层和地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结
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和建筑质量等级,要求具 有不同程度的隔声、防火、防水、防潮、保温、
尽量为建筑工业化创造条件,提高建筑质量和 加快施工进度。
4.1.3 楼板的类型
4 楼地层构造
本章提要
本章内容:楼板层、地坪层、地面的基本概念;楼 板层与地层的组成和设计要求;地面、 顶棚、阳台和雨篷的构造。
学习重点:掌握钢筋混凝土楼板层的构造原理和结 构布置特点;熟悉各种常用地面及顶 棚的构造做法;了解阳台和雨篷的构 造原理和做法。
本章内容
4.1 楼地层的组成和设计要求 4.2 钢筋混凝土楼板 4.3 楼地层的防潮、防水及隔声构造 4.4 楼地面构造 4.5 顶棚构造 4.6 阳台与雨篷构造
楼板层主要由面层、结构层和顶棚组成 (图4.1)。
地层主要由面层、垫层和基层组成(图4.2)。
面层:楼板层和地层的面层部分,楼板层的面层 称楼面,地层的面层称地面。
结构层:又称楼板。它是楼板层的承重构件,承 受楼板层上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墙或柱,同 时对墙体起水平支撑的作用,增强建筑物的整体 刚度和墙体的稳定性。
节约楼板所占的空间高度、顶棚平整、采光、 通风、视觉效果好。
适用于建筑荷载较大,对空间高度,采光,通 风又有要求额建筑中。
当楼面荷载较小时,可采用无柱帽式的无梁楼板; 当荷载较大时,为增加柱对板的支托面积并减 小板跨 (图4.5)。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以压型钢板为衬板,与 混凝土浇筑在一起,搁置在钢梁上构成的整体式 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