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
1、两极格局的形成 2、两极对抗——美苏争霸 3、两极格局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4、两级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
①格局的变化:两极——一超多强——多极化 ②国际形势: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具体原因: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 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起来越高。
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从两分天下到多极化
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国家实力的变化 国家利益的得失 地缘政治的存在 各国的历史传统
一、雅尔塔体系
1、背景: 欧衰、美强、苏壮
2、建立: 二战后期雅尔塔等会议
3、操纵国: 美苏 4、内容:
①划分势力范围:
②成立联合国: 成立、宗旨、机构 ③处置战败国 ④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置 ——审判、占领、改造
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政治经济体制弊端得不到纠正;与美 国的军备竞赛
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
二、两极格局
两分天下——两极格局——
1、两极格局的形成 2、两极对抗——美苏争霸 3、两极格局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①东欧:过程、原因 ②苏联:过程、原因 ③启示: a.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结 合国情,选择并完善建设道路; b.坚持强有力的集体领导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c.必须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坚持社会主义 方向和共产党的领导; e.与群众相结合,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方能立于不 败之地。
两分天下——两极对抗——
1、两极格局的形成
①原因:
a.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b.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确立称霸全球战略,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 政治军事大国; c.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两极格局
两分天下——两极对抗——
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两分天下——两极对抗——一超多强——多极化
1、两分天下: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全球化
2、两极格局的形成
3、美苏争霸
4、两极格局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5、两级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
结论: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国家实力的变化
国家利益的得失
地缘政治的存在
各国的历史传统
特点:和平过渡、竞争过渡、长期过渡
三、从一超多强到多极化
两分天下——两极对抗——一超多强——多极化
1、两极格局的形成
全球化
2、两极对抗——美苏争霸
3、两极格局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4、两级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
5.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a.环境污染
b.恐怖主义
c.其他:毒品走私、艾滋病蔓延等。
二、两极格局
两分天下——两极对抗——
1、两极格局的形成 2、两极对抗——美苏争霸 3、两极格局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①东欧:过程、原因 ②苏联:过程、原因 ③启示: ④影响:
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 两极格局瓦解,雅尔塔体制崩溃,“冷战”局面结束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三、从一超多强到多极化
两分天下——两极对抗——一超多强——多极化
1、两极格局的形成 2、两极对抗——美苏争霸
②过程 50中—60初 特点:缓和、紧张、优势在美 60后—70末 特点:苏攻美守(原因及表现) 80年代 特点:美对苏强硬,苏全面收缩(原因及表现)
二、两极格局
两分天下——两极对抗——
1、两极格局的形成 2、两极对抗——美苏争霸 3、两极格局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①东欧:过程、原因 ②苏联:过程、原因
雅尔塔体系
1、背景 2、建立 3、操纵国 4、内容
5、实质: 6、矛盾:
美苏;资营内;社营内;第三世界. 7、评价:
(1)积极:倡和平民主,有利于防世界大战、 促进社力量壮大、民解发展; (2)消极:使世界局势长期动荡不安。
(3)客观: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 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二、两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