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关人体健康初浅知识及乾隆养生秘诀

有关人体健康初浅知识及乾隆养生秘诀

有关人体健康初浅知识人体共有206块骨头,有五脏六腑和督脉、任脉和两个带脉,十二条经络,及中医治疗疾病的361个穴位。

一、督脉、任脉和两个带脉①督脉:从后背脊柱脖子开市直到尾骨后背为仰面主骨。

②任脉:从身前咀下开始直到会阴部为阴面主血。

③带脉:在身体两侧从腋下开始到臀部。

二、五脏与六腑1、五脏包括——心、肝、脾、肾、肺(属实心的)2、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属空心的)3、五脏六腑的表里关系:①心与小肠相表里;②肺与大肠相表里;③脾与胃相表里;④肾与膀胱相表里;⑤胆与肝相表里。

4、五脏与面部五官相通:①眼通肝;②鼻通肺;③咀通胃;④耳通肾;⑤脾开窍于口;⑥舌为心之官;⑦耳是肾之官。

如气不足是血虚所致。

5、情绪好坏影响五脏,气乃是百病之源,如:①怒伤肝;②思伤脾;③惧伤肾;⑤喜伤心。

(怒则气上,惧则气下,悲则气消,思则气节)。

6、五脏主管部位:阴五脏;阳六腑:①心小肠、主血脉,舌头;②肺大肠、主气;③肝胆,主筋,开窍与目;④脾肌肉,胃;⑤肾膀胱,耳。

7、看舌苔——①舌黄有心火;②舌中间胃火;③舌两侧肝、肾有病;舌两侧有赤峰是气虚的表现;⑤舌根黄是肾虚;⑥舌尖红——心火;⑦紫斑——有淤血8、胸前分三焦:①上焦——咽喉、胸、心、肺(滋润)②中焦——膈肌、肚脐、胃、脾(三区)③下焦——脐下、膀胱、保暖(三溪)三、几个重点穴位的按摩:1、头面合骨收——是头和脸有病按摩合谷穴:在大指与食指中间处。

2、颈项寻列缺——是颈椎、脖子病按列缺穴,在合谷穴向下到腕处3、胸臂内关约——胸、胳膊有病按内关穴,在手腕横纹下三指处。

4、腰背委中求——腰和后背有病按摩委中穴,在膝盖底下按着酸胀感(窝处)5、肚腹三里流——专治胃病和肚子疼,在腿的侧面膝盖下手三指处。

6、几个长寿保健穴——(前面说过)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三个重要的穴位。

7、运五官和头颈——①口功:⑴叩齿⑵搅海⑶漱津(治病因齿、肾)②鼻功:⑴揉鼻尖⑵搓鼻梁⑶按迎香(治感冒、感冒)③耳功:⑴按耳穴⑵搓耳根按耳眼(致耳鸣耳聋)④眼功: ⑴眼睑按摩⑵运眼睛⑤头颈功⑴搓面、梳头⑵寉首运颈⑶扶头颈。

身体健康:“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要增强免疫力。

⑥刮痧:督脉(后背)任脉(前身)大椎(脖子下)肺俞、肾俞、阿是穴(哪疼弄哪)治感冒。

⑦拔罐、刮痧、灸疗穴位相同。

注:气血畅通,百病不生,心身平衡,永远年轻。

经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最美丽;我最快乐我最潇洒;我最健康。

四、颜色与食疗:(包括:粮、菜、水果的颜色)红色——养心;绿色——养肝;黄色——养脾;白色——养肺;黑色——养肾1、谷类:①玉米(甘平)黄金色,含卵磷脂。

玉米须,降血压,利尿,补肝、肾,还催奶。

②小米:镇静,安静,健脾,除湿。

③薯类:土豆、山芋在胃中吸收水分,吸毒素,吸脂肪,通便。

④山药:润肺,健脾,补肾。

⑤燕麦片:降血脂,降胆固醇。

⑥荞麦:治糖尿病,高血脂。

2、豆类、菜、水果:①绿豆:清热,解毒:②赤豆(红小豆):健脾,利水:③黑豆:活血,利水、祛风解毒。

我国卫生部提出:“一把菜,一把豆,一个鸡蛋,一两肉,五两至一斤菜,一个人每餐菜要占6.81;含副食占4.60。

菜类:①萝卜——赛人参,沉气,化瘀(青萝卜)。

②胡萝卜——明目,美容,治感冒。

③香菇——黑色入肾,防癌,益气。

④木耳——防癌,抗凝血,补肾,解毒。

⑤西红柿——加热后吃抗癌,生吃维生素多。

⑥芹菜——治高血压。

不要去叶,芹菜叶所含的营养是芹菜茎的4倍。

⑦南瓜——甘温降糖,含植物胰岛素。

⑧生姜——散寒,治晕车、船。

(一半贴肚脐,一半贴手心)水果类:①苹果——水果之王。

健脾,降胆固醇,使头脑清醒,含果胶胆固醇,柔脂,防关节炎有催眠作用。

②草莓——有皇后之称。

有治气管炎,减肥,美容作用。

③葡萄——降血脂,降血压,减肥,防心脏病。

每晚喝100ml葡萄酒抗自由肌。

④山楂——夏天可泡水喝,降血脂,降血压。

(放蜂蜜,冰糖)。

动物类:①墨鱼——入肾,是妇女佳品,消除更年期反应,治耳聋等症。

②海参——益肾,补肾,降血糖。

③肉皮——内含大量胶质。

增加皮肤弹性,起美容作用。

④肉类——肥肉少吃。

最好多吃些鸡鸭鱼,吃虾最好。

注:吃饭时不宜吃得太饱,三分饥和寒,七八分饱。

不宜吃的食物——松花蛋,臭豆腐,方便面,烤羊肉,猪肝,味精,油条,酸菜,咸菜,泡菜。

提倡吃的有——绿茶,红酒,酸奶,豆浆,骨头汤,蘑菇,能提高免疫力。

瓜类:①西瓜——甘寒,清热消暑。

生津利水治发热,水肿,肾炎。

②冬瓜——淡凉,清热消暑,化痰利尿,消肿,肾炎,气管炎。

③丝瓜——甘寒,清热解毒,和血通络,胸肋疼,咳嗽,关节炎。

④南瓜——甘温,补中益气,降糖,头晕,糖尿病。

⑤黄瓜——甘凉,清热解毒,利水,咽疼。

⑥苦瓜——甘寒,清热解暑,降糖,暑季发热。

⑦菜瓜——甘寒,清热利水,暑季发热,利尿五、减肥减肥引发各种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

减肥的唯一办法就是少吃多动。

每天吃七八分饱,但不能不吃主食。

注忌如下:1、每天5点以后或7点以后不再吃东西。

2、运动后不要节食。

3、每天7小时睡眠,1小时运动。

4、每天1袋奶,一个蛋,6两菜,5-6两粮食,肉1-2两,水果1-2个。

5、炒菜少放油,多吃蘑菇,海带,菜花。

6、多吃杂粮;不喝甜饮料,多喝豆浆,喝粥,不放糖。

7、如果想吃点肉、喝些饮料时,就多加些运动量消耗。

8、锁住嘴,多动腿,健康又美丽。

六、要注忌的事项:《全球健康食品新榜》1、肉类——鹅肉,鸭肉,鸡肉。

2、水果——木瓜,橘子,草莓,猕猴桃,芒果,杏,柿子,西瓜。

3、蔬菜——红薯,玉米,金针菇,雪里蕻,大白菜。

4、零食——健脑干果、猪肝、核桃、花生、开心果、腰果、松子、杏仁、大豆。

5、食油——橄榄油、玉米油、米糠油。

《应少食下列食品》1、凡油炸食品——含致癌物,破坏维生素。

蛋白质变性。

是心血管病的元凶。

2、腌制食品——导致高血压,肾病,鼻病,鼻咽癌。

3、加工食品——肉干、肉松、香肠,含三大致癌物。

4、饼干——(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

5、泡水类——影响鎷的流失,影响正餐。

6、罐头类——破坏维生素,史蛋白质变性。

7、蜜饯食品——(果脯)含三大致癌物,含亚硝酸盐过量,损肝。

8、冷冻食品——(冰欺凌、冰棒等)含奶油等能引起肥胖,含糖过高的成分,影响正餐。

9、烧烤食品——含大量致癌物质“三四苯并吡”导致蛋白质碳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

七、口有病,警疾病1、口苦——肝胆急性疾病。

2、口淡——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病或营养不良。

3、口酸——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或肝郁脾虚。

4、口甜——消化功能紊乱或糖尿病。

5、口咸——慢性咽炎,神经管解症,癌症。

6、口辣——肺炎,支气管炎片,高血压,更年期,发烧。

7、口臭——牙周炎、龋齿、口腔溃疡、鼻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

八、《饭后给自己的健康加分》1、吃烧烤后吃根香蕉。

2、吃得太油腻喝点芹菜汁。

3、吃完火锅后喝点酸奶。

4、吃完方便面后吃水果。

5、吃完螃蟹后吃生姜或和红糖水。

6、饭后吃个柿子。

九、手指所通的经络大拇指——肺经。

治咳嗽、痰多、呼吸疾病。

食指——大肠经、通大便顺畅、活血化瘀。

中指——心包经(是心肺的外围)。

无名指——三焦经胸部不畅。

小指——心经。

治心烦意乱,心脏不适。

十、要想身体好,要注忌事项: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

三个注忌:①知足常乐;②自得其乐;③助人为乐;永远快乐。

四大基础:①合理膳食;②适量运动;③戒烟限酒;④心理平衡。

四项注意:①最好的医生是自己;②最好的药物是时间;③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三个半小时:①早起散步半小时;②午睡半小时;③晚饭后散步半小时。

三个半分钟:①睁眼半分钟;②坐起来半分钟;③下地在床边再坐半分钟。

《乾隆养生六字诀》嘘——养肝呵——养心呼——养脾呬 (xì)——养肺(呬:运气吐纳一法)吹——养肾嘻——养三焦(上焦——咽喉、心、肺;中焦——脐上,脾,胃;下焦——脐下,肝,肾。

)注意:“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

”六字诀在有病时用之,病愈即停用。

某脏有病,选用某字用之,不要六字全部使用,以免伤害无病的脏腑。

如肝病念嘘字,心病念呵字,肺病念呬字,肾病念吹字,脾病念呼字,三焦病念嘻字,兼而用之。

乾隆养生16字诀乾隆(1711-1799年)享年89岁,是自秦朝到清末256位皇帝中最高寿的一位,乾隆为什么能老而弥坚?他的法宝便是16个字“吐纳肺腑,强筋壮骨,适时进补,十常四勿”。

“吐纳肺腑”,就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浊气,据史载,乾隆每天黎明起床后必定到室外作深呼吸运动,藉以吐故纳新。

“强筋壮骨”,是指勤活动,使筋骨得到锻炼,乾隆经常参加各种操练,狩猎,出巡,这自然就增强了他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适时进补”,是按照不同的季节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乾隆的“进补”,主要是食补和药补。

其保健食品中以莲子,藕粉和茯苓等做成的“八珍糕”是“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屡有奇效、妙难尽述”,最受乾隆喜欢,在药补方面,乾隆最爱饮用补肾益脾或气学双补的宫廷益寿酒。

当然,茶补、膏补之类,乾隆也决不放过。

乾隆的“十常四勿”乾隆的“十常四勿”指的是“齿常扣、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转,足常摩,面常搓、腹常施、肢常伸、肛常提”和“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凡此种种,也都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首先“齿常扣”利于固齿。

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扣齿能促进牙周膜,牙龈腔的血液循环,改善牙齿的营养供应,所以对保护牙齿极有益处,牙齿的好坏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逐渐减退,保护好牙齿则更为重要。

“津常咽”是因为口腔津液是一种宝贵的营养物质。

明代古籍“红炉点雪”一书特别提出“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

“耳常弹”是因为“肾开窍于耳”“弹耳”不但有保护听力的作用,还有益于肾的健康,其方法为;按摩耳垂前后的风穴和听宫穴,或用右手绕过头顶向上拉左耳,用左手绕过头顶向上拉右耳。

“鼻常揉”可疏通脉络,通宣肺气,增强肺及呼吸道功能,对鼻炎及多种肺病均有预防和治疗的功效。

“睛常转”有利于强化眼球的弹性,增进眼睛的滋润,预防眼球底部的血管硬化,从而避免和治疗老花眼。

“面常搓”可促进脸部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还可以改善皮肤张力,并使之得到滋润。

“足常摩”可防止“脚老”、预防感冒,有益精补肾作用,为大脑提供能量,并能防止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症。

“肢常伸”能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强收缩,把淤积的血液送回心脏,从而改善血液循环。

“肛常提”是因为提肛能提升阳气。

此外,“食勿言”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卧勿语”是因为凡人卧下,肺即收敛,此时说话对肺有损害,且神经兴奋不利睡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