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答案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 11 页,包括二个大题,45小题,满分为 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应认真在密封线外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3、答案请作答在答案纸上。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基因的转录是在细胞核中进行的B.胰岛素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才能分泌到细胞外C.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是通过主动运输完成的D.胰岛B细胞中含有胰高血糖素基因2.下列群落的演替类型中,属于次生演替的是()A.在大片沙丘上进行的演替B.在火灾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C.在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D.在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3.下图为病毒HIV造成爱滋病的病程,显示人体内产生免疫力与HIV病毒出现的情况。

此外在临床上,初期与潜伏期时并无病症出现。

试问在潜伏期时应如何采样与检测,以判断病人是否已被感染?()A.采取口腔粘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B.采取口腔粘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C.采取血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D.采取血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4.用不同种类的蛇毒能制造出不同的抗蛇毒血清。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有()A.蛇毒进入人体后作为抗原被人体免疫细胞识别B. 一种蛇毒只含一种蛋白质,因此一种抗蛇毒血清只能含一种抗体C.给被毒蛇咬伤者注射抗蛇毒血清治疗,属于被动免疫D.抗蛇毒血清能解蛇毒的毒害作用,但不能分解蛇毒5.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和乙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分别是()A.减少,增大B.增大,减小C.减小,稳定D.增大,稳定6.下图表示某项目相互之间有联系的a、b、c三项之间的数量(相对值)变化。

下列有关描述中合理的是:()A.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B. 一条食物链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C. 对数期三个相邻时间段细菌种群数量第3时间段第2时间段第1时间段D.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有关数目基因中核苷酸 mRNA中的核苷酸蛋白质中氨基酸7.在寒冷条件下,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产热量远远高于散热量B.下丘脑和垂体是体温调节的中枢C.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D.此时人的体温基本恒定,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C.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再利用9.当人体突然处在非常危险的环境时,人体的激素与神经调控情况应该是()A.副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B.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C.副交感神经兴奋,肠胃蠕动增强以促进营养吸收应对紧张环境D.交感神经兴奋,支气管收缩减缓空气的刺激10.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C.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11.下列生物学现象的出现,水起主导作用的是()A.我国从南到北植物分布的特点B.草原上的黄鼠在夏季炎热时进行夏眠C.沿海拔高度植被的分布特征D.桃、杏、苹果等一些树木总是春天开花12.(xx浙江理2)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13.假如让一健康人(A)和一糖尿病患者(B)在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每千克体重服1g计算。

随后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二人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

则在下列4种曲线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是()14.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15.下面4项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表述,正确的是()A.切断小鼠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小鼠不能维持体温恒定B.在检测某人尿液中的含糖量时,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的方法更为简便、有效、精确C.用带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在研究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实验中,可将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放在相同的光照强度条件下进行研究16.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C.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D.性行为的形成主要由性激素调控17.下图能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

这种条件变化和激素分别是()A.食物缺碘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当人食入糖类过多,胰高血糖素C.寒冷刺激,生长激素D.气温升高,甲状腺激素18.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细胞免疫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19.当人体的体液中血钾含量升高,会直接刺激下面哪种细胞分泌相关激素()A.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B.肾上腺分泌醛固酮C.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D.脑垂体细胞分泌促激素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是相同的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C.保护植被,实行适度放牧,可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21.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

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专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供硝化细菌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后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生产者再利用D.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不可能再被消费者利用23.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后,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和数量都增大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与抗原结合并消灭抗原C.抗毒素.干扰素.过敏原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D.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24.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C.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5.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常取同种性成熟雌鱼的垂体研碎注射到雌鱼体内,使之能正常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促性腺激素B.性激素C.生长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26.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在()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的变化不相同B.DNA聚合酶属于可以催化DNA的形成C.B细胞和T细胞所含核基因相同,mRNA的种类不同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慢27.下面4项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表述,正确的是()A.切断小鼠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小鼠不能维持体温恒定B.在检测某人尿液中的含糖量时,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的方法更为简便、有效、精确C.用带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在研究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实验中,可将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放在相同的光照强度条件下进行研究28.我国北方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循环如下图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夏季,a>b+c+e B.秋季,e+f<gC.春季,g=b+e+f D.冬季,d+c<f29.下列关于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事()A.N不仅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ATP、DNA不可缺少的成分B.人体内环境中的Na+ Cl+有维持渗透压的功能C.无论是鲜重还是干重,C元素占人体细胞的百分比最高D.C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3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31.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时,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A.尖端B.整个胚芽鞘C.尖端下部的背光一侧D.尖端下部的向光一侧3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说明()A.一条食物链B.种群密度改变的要素C.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组成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33.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D.血液中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34.下列行为中,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是A.与艾滋病患者共用一个针管静脉注射B.输入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污染的血液C.与艾滋病患者握手D.与艾滋病患者性接触35.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艾滋病毒破坏B 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B.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C.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D.与艾滋病人共用剃须刀可能会感染HIV36.从事养殖业的人员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大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因为其在淡水中()A.氧浓度较低B.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C.缺少食用的动、植物D.二氧化碳浓度较高37.下列有关实验试剂或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后,不滴加清水也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B.植物的生长素和人的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宜采用标志重捕法D.做《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时,从人成熟的红细胞提取DNA38.下列关于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B.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C.肠道病毒可在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D.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细胞才表现出生命活动39.下列生物种间斗争最激烈的一组是()A.水稻和稗草B.老虎和野猪C.草鱼和鲤鱼D.野猪和山羊40.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