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茨瓦纳

博茨瓦纳


博茨瓦纳经济发展的成就
• 3、博茨瓦纳教育水平大幅提升
从教育水平看,博茨瓦纳教育支出占 GDP 的比重一直高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 在 1975 年,博茨瓦纳教育支出占 GDP 比重 为 5.65%,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仅为3.27%, 2008 年,博茨瓦纳为7.80%,而撒哈拉以南 非洲国家仅为 3.82%,博茨瓦纳的教育支出 比重也要高于上中等收入国家(2008 年为 4.59%),以及全世界的平均水平(2008 年 为4.45%)。 从中等教育净入学率看,博茨瓦纳 2007 年达到了 58.80%,虽然低于上中等 收入国家的 71.43%,但是要高于全世界 的平均水平 58.53%,也要比撒哈拉以南 非洲国家的25.82%高出许多。
博茨瓦纳规避“资源诅咒”的措施
• 4、较完善的政治、经济制度
博茨瓦纳独立之后也没有意识到存 在的大量钻石资源,政府在制定国家发 展计划的时候,是基于最贫穷国家的定 位,因而试图制定比较完善的政治、经 济、社会制度来促进博茨瓦纳的发展, 正是这些制度在博茨瓦纳变成资源丰裕 国家之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博茨瓦 纳在 Khama 担任总统时期就建立了较为 民主的政治体制,这一良好的制度得到 了后来历任总统的支持和继承,保障了 博茨瓦纳政治体制的稳定。博茨瓦纳政 治能够得到稳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 政府严惩腐败,2011 年博茨瓦纳是非 洲腐败程度最低的国家。
博茨瓦纳规避“资源诅咒”的措施
• 1、合理配置钻石资源产权与收益
在发现钻石资源以后,博茨瓦纳政府与德尔 比斯(De Beers)公司共同成立了Debswana 公 司共同开发钻石资源。在 1972 年博茨瓦纳第一 个钻石矿建立之后,博茨瓦纳的领导人开始考 虑钻石资源的产权、收益该如何分配,博茨瓦 纳给予了德尔比斯公司较多的资源勘探权利, 但是政府保留了参与决策的权利,而且在资源 开发方面,博茨瓦纳政府担心自己对资源收益 的“吸收能力”,因而渐进地开发钻石资源, 而没有大规模开发,维持了钻石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在资源的收益分配中,在Debswana 成立 后,确定了博茨瓦纳政府和德尔比斯公司的收 益分成比例,二者按照 15/85 的比例进行分成, 博茨瓦纳政府能够获得 15%的收益 (Beaulier and Sub-rick,2007)。在现今的 Debswana 公 司当中,博茨瓦纳政府和 De Beers 公司各占 50%的股份。
博茨瓦纳经济发展的成就
• 1、矿业开发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博茨瓦纳经济发展的这些成就主要归功 于矿业部门的发展。博茨瓦纳从殖民地独立 后,矿业很快成为主导产业,博茨瓦纳也形 成了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如图 2,1966 年 独立的时候,矿业还没有发展,1967 年矿 业占 GDP 的比重仅为 1.6%;而到了1976 年则提高到了 18.9%,1981 年则继续提高 到41.2%,矿业部门已经成为博茨瓦纳的主 导产业,1986 年矿业部门占GDP 的比重达 到51.2%,在随后的 20 年间,这一比重维 持在 40%左右,是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部门, 在 20 世纪 90 年代比重下降到 35%左右, 在新世纪以来矿产品价格高涨,比重又恢复 到了 40%以上,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比 重下降明显,2009、2010 年都为 30.3%。
“资源诅咒”理论简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的内生增长理论对于索洛增长理论的“趋同过程”和“赶超假 说”提出了质疑,大量的实证研究开始比较各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一些经济学家发现自然 资源丰裕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却令人失望,开始探求其中原因。1993年,Auty在研究产矿国经 济发展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资源的诅咒”(Resource Curse)这个概念,即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 家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在此之后,Sachs和Warner(1995, 1997,2001)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对“资源诅咒”这一假说进行开创性的实证检验。 他们选取95个发展中国家作为样本,测算自1970—1989年这些国家GDP的年增长率,结果 发现仅有两个资源丰裕型国家年增长速度超过2%。回归检验表明,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 之间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资源型产品(农产品、矿产品和燃料)出口占GNP中的比重每提高 16%,经济增长速度将下降1%。即使将更多的解释变量纳入回归方程,比如制度安排、区域 效果、价格波动性等,负相关性依然存在。 经验数据显示,从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来看,资源丰裕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是缓慢的,甚 至是停滞的。1965—1998年全世界低中收入国家人均GNP以年均2.2%的速度递增,而OPEC(石 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同期却下降了1.3%。在全球65个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中,只有四个国家(印 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博茨瓦纳)人均GNP年增速达到4%(1970—1998),而一些东亚资 源稀缺的经济体(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经济增长却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 平(世界银行,2000)。
博茨瓦纳经济发展的成就
• 1、矿业开发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在经历了 博茨瓦纳在独立之前是世界上最为贫 90 年代初期经济增速放缓, 随后在 穷的国家之一, 90 年代末和 1965 21 年人均 世纪的初始几年, GDP 449.27 博茨瓦纳的经济增速又加快, 2002 年达到 美元,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平均水平 了 为 8.97% 935.64 ,在图 美元,博茨瓦纳不到平均水平的 1中比较可以看出,随后 几年增速放缓,到 一半。 2010 年博茨瓦纳经济 增速为 7.19%,快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 家的 4.79% 。博茨瓦纳人均 GDP 在 2010 但是在 1966 年博茨瓦纳独立之后经 年达到了 7402.93 美元,远高于撒哈拉以 济快速增长, 20 世纪 60 年代末、70 年 南非洲国家的 1301.72 美元。 代初博茨瓦纳的 GDP 增长率达到了 10% 以上,1972 年达到了最高的 26.36%, 到 1973 年的时候,博茨瓦纳的人均GDP 达到了 1300.97 美元,超过了撒哈拉以 南非洲国家 1206.00 美元的平均水平。
博茨瓦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1、产业结构刚性不利于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失业问题突出。
博茨瓦纳虽试图推进经济多样化,但是矿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2010 年矿业占 GDP 的比重 仍有30.3%,而作为工业化标志的制造业占 GDP 的比重则下降到了 3.8%,比 2009 年还下降了 0.3 个百分点。而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也与矿业部门存在着莫大的联系,比如政府部门、建筑业 部门以及金融业部门近年来是由于矿业部门的带动而快速发展。因而矿业部门对博茨瓦纳经济的 支柱作用非常明显,经济多样化虽然努力推进,但收效甚微。 从就业方面看,博茨瓦纳存在着严重的失业问题,据估计在 2006 年博茨瓦纳的失业率达到了 17.5%。由于博茨瓦纳的矿业部门是资本密集的,产生的正式就业岗位并不多,矿业部门占 GDP 的比重在 30%到 50%之间,而能够创造的正式就业岗位仅为 4%。而在制造业方面,2005 年博 茨瓦纳制造业占 GDP 的比重仅为 3.5%,但是制造业的正式就业却占到了正式部门总就业的 10.8%,在 1980 年到 2005 年,矿业部门年就业增长率平均值仅为 0.7%,而制造业部门却达到 了 6.4%。当前制造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较低,制约了制造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博茨瓦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博茨瓦纳收入差距拉大,农村贫困严重
许多研究发现博茨瓦纳在快速经济增长中,在 资源配置、收入以及财产所有权等方面存在着严重 的不公,博茨瓦纳也成为世界上收入分配最不平等 的国家之一博茨瓦纳的基尼系数达到 0.5 以上,超 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而且在1999 年到 2004 年 间呈现了上升的趋势,从 0.537上升到了 0.573这 也说明博茨瓦纳的增长不是益贫的。博茨瓦纳存在 着大量的贫困人口,尤其是农村地区。2003 年博 茨瓦纳全国的贫困人口占到了 30.6%,而城镇地区 为 19.4%,农村地区则高达 44.8%,农村地区比全 国和城镇地区分别高出 14.2 和 25.4 个百分点。这 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虽然博茨瓦纳经济快速增长, 但是却不是惠及全民的,农村地区的大量贫困人口 没有得到实惠。
从规避“资源诅咒”角度看博茨瓦纳经济发展的成 效和教训
组员: 郑天立 杜晓旭 林宇凡 史津萌
章节
• 1 博茨瓦纳国家简介
• 2 博茨瓦纳经济发展的成就
• 3 “资源诅咒”理论简介
• 4 博茨瓦纳规避“资源诅咒”的措施
• 5 博茨瓦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博茨瓦纳简介
• 博茨瓦纳是非洲南部一个内陆国家,国土面积 58.17 万平方公里,1966年从英国殖民地独立之后, 经济快速发展,到 2010年博茨瓦纳总人口为 200.69 万人,城镇化率为61.1%博茨瓦纳人均 GDP 为 7402.9 美元,超过了中上等国家平均的 6245.69 美 元,博茨瓦纳在非洲经济发展中位于前列,博茨瓦纳 同样也是资源丰裕国家,钻石资源储量丰富,同样还 有铜、镍、煤等矿产资源,以钻石开发为主的矿业构 成了博茨瓦纳的主导产业,博茨瓦纳通过对钻石收益 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源诅咒”,减缓了 贫困问题,但是在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博茨瓦纳规避“资源诅咒”的措施
• 3、政府鼓励经济多样化的政策
博茨瓦纳政府在资源型经济发展中大力推动经济 多样化,在矿业支撑经济发展的同时,发展制造业、 电力、建筑业以及贸易、交通、酒店餐饮等服务业,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近 10 年的数据看,博茨 瓦纳制造业从 2001 年的 692 百万普拉增长到了 2010 年的 987 百万普拉,年平均增长达到了4.02%。 其他产业方面,供水和电力产业 GDP 从2001 年 396 百万普拉增长到了 2010 年的 611 百万普拉,; 服务业从 7661 百万普拉增长到了 2010 年的12924 百万普拉。从 2001 年到2010 年,不包括矿业的人 均 GDP 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从 6397 普拉增长到了 9936 普拉,特别是在2009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下,矿业衰退导致人均GDP 下降,从 2008 年的 14405 普拉下降到 13472普拉的情况下,不包括矿 业的人均 GDP 从 2008 年的 9153 普拉增长到了 9388 普拉,可以看出,非矿产业在促进经济稳定增 长方面显示出重要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