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从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世界文化史》期末考查论文
论文题目:从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专业班级:计算机091
姓名:
学号:
成绩:
2011年6 月
从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计算机091 学号 *****
摘要:通过对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详细对比分析,阐述了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差异性。

同时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以促进文化和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尤其在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文化教育,以促进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希腊神话,中国神话,差异性
1.绪论
神话,在世界浩瀚的文学史上无疑是一朵奇葩。

神话记载的是神鬼活动,反映的却是人类的思想和理念,因而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虚拟和想象,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神话是“通过人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神话是文化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神话是人类对自身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认识的真实叙述和记录,神话中含有“历史”的成分,人们在神话中寻找人类同年时代的“真实”,或以神话印证历史,或以历史的方法和观念研究神话。

神话,作为描述神的事迹的“神圣故事”,恰恰是人与自然这种特殊关系的真实的再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神话应该是氏族的、部族的、民族的,乃至某一人群团体原初的自然观、世界观和道德观,是这种自然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客观的、真实的和理性的体现。

神的产生依赖于人的“自意识”的形成。

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会有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体系,因而也就会有不同的神话。

本文旨在阐述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差异性。

1.1 系统性
古希腊很早便有了一个完整的神话体系,有着很强的逻辑连贯性。

希腊神话是古代希腊人以想象中的希腊北部奥林波斯山上的宙斯大神及其周围的男女诸神为主要系谱,结合古希腊社会的历史和传统而创造出来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古希腊不仅详细解释人和生命的起源,还所有神和传奇人物的活动进行记载。

在希腊,宙斯是众神之主,任何神的活动几乎都围绕主神展开。

在古希腊神话中,性观念非常开放,宙斯便是通过种种错乱的性关系将众神联系在一起。

古希腊神话中所有神老师密切相连,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每位神都有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他们的来源、成长以及一切行动都有记载。

十二提坦巨神之一的普罗米修斯,在帮助宙斯当上主神之后,因替人类盗取火种而被严加惩处,故事记载详尽而严谨,这也是希腊神话系统性的一种表现。

与希腊神话相反,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完整的神话或宗教体系。

中国古代对万事万物的起源或形成都不感兴趣,因而很少对自然现象进行
解释。

中国神话很多,如:《西游记》、《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天仙配》等。

这些都是深受中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神话故事。

然而,中国神话零乱无序,众神之间的关系也是模糊不清。

黄帝和蚩尤的故事在中国神话中应该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有关记载却是散乱而简单,甚至自相矛盾,这样也就不可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因而说中国神话缺乏系统性。

1.2 神本和人本
希腊神话是以神为本的,而中国神话是以人为本的。

在希腊神话中,神是整个庞大思想体系的中心,一切都围绕神展开、运转。

在古希腊人们眼中,神主宰万物,即使连风雨雷电、日月运行、昼夜交替、四季循环这些不可抗拒现象也是由神操纵。

神是无所不能,无处不在,长生不死的,即宇宙存在,神便存在。

因此,神左右人们的生活,甚至主宰人们的感情世界。

人类不过是用细绳牵在他们手中的木偶。

人间的悲欢离合、事态机缘巧做不过是他们上演的一出出木偶戏。

如:宙斯手中的天平和他门前分别盛着幸福与灾祸的两只坛子,天平的倒向决定着人的生死,那些只从灾祸坛里分得一点的人“任凭他走遍大地,到处都是忧愁攻心。

”俄底修斯的“胜利”不过是“听天安命,默默感谢神祗”的人类和神之间达成的妥协。

总之,神是独立的,他们主宰一切,控制着一切,不为人的意志和需要所左右。

在中国神话中,人类的意志和精神力量是占主导地位的。

宇宙上的万物皆为人而存,连神都是为人类服务的。

盘古为人类开了天地,又在其间支撑了一万八千年,等天地构成牢固以后,便颓然倒下,躯体化作人间万物。

女娲造人,又补天排洪,斩除恶龙猛兽,使人间变成无忧无虑的乐园。

伏羲为人类发明了记事符号八卦;炎帝教人播种五谷,辨别药草;黄帝教人类盖房取暖……人类的种种方便,这些神灵们都考虑到了,也都替人类做了。

他们修身养心,立人立已,既不好色,也不好战,不是万能,也不是万劫不死的。

炎帝在给百姓除病疗伤时,尝断肠草而死;颛顼死后身体变为鱼形……神不是摆布、统治人类、凌架于人类之上的,而是与人和谐相处,且为人类服务造福的。

1.3 崇力与尚德
希腊神话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得力于经济的、力量的、技术的聚合力。

希腊是城邦制文明,而其城邦起源的典型是:先出现一个军事要塞,然后围绕要塞,渐渐出现并形成了市场,最后二者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城市,这个城市既是军事重镇,又是经济中心,但不论是军事性的还是经济性的中心,其目标都在于追求物质力量,而这些只有通过技术才能有效获得,可见“知识就是力量”。

这种城邦文化强调从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战胜其他城邦,得以生存和繁荣。

因而在整个希腊神话中,崇尚的是透露着强烈的非伦理倾向的奥林匹斯诸神们强大、神奇、分工细致的力量,所赞美的是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有“力”者。

这种注重个性、
力量至上的精神,在希腊完整、清晰的神界故事幻想图景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表现。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大神均有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凡人情欲的神格特征;神话中充满对远古英雄和帝王献身精神的讴歌与礼赞,以及对神话人物保民佑民的职分要求。

这其中一部分是先天神话的内在特质,另一部分则是出于后天的改造。

翻开中国上古神话,一个圣贤的世界扑面而来。

尽管神话没有十分完整的情节,神话人物也没有系统的神系家谱,但它们却有着鲜明的东方文化特色,其中尤为显著的是它的尚德精神。

这种尚德精神在与西方神话特别是希腊神话的比较时,显得更加突出。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这种尚德精神,一方面源自于原始神话的内在特质,另一方面则是后代神话改造者们着墨最多的得意之笔。

在西方神话尤其是希腊神话中,对神的褒贬标准多以智慧、力量为准则,而中国上古神话对神的褒贬则多以道德为准绳。

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注入中国的文化心理之中。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神话的这种尚德精神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品评与现实人物的期望,决定着社会对人们进行教育的内容与目的,甚至也影响着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明的走向。

1.4 哲理和伦理
神话的系统性体现了一种知识性思维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神话就是一部哲学百科全书。

哲学在西方实际上是对宗教的一种神化,而在中国,哲学从一开始便从宗教和动物神话中分离出来,并与社会伦理和政治规范建立密切联系。

在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哲学领域里不可能滋生一个纯粹的神系。

希腊的神话和民族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获益于经济、物质和技术等核心力量;而中国的神话和民族精神则源于伦理和道德。

因此,古希腊致力于在其已有的知识系统上探索宇宙的起源,从知识的角度解释自然和社会。

相反,古代中国很少对世界的起源进行知识性思辨,而只是通过宗教直觉去理解整个世界。

也就是说,古希腊将神话当作一门知识,并由此解释自然和社会;而中国却将神话当作历史,从伦理的、历史的角度虚构出一系列历史传奇故事,如《封神演义》就是其中很好的一个例子。

中国神话的主题不是社会现象而是人类活动。

2结论
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是世界文化中的两颗明珠,而两者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古希腊神话形成了一个以宙斯为主神的神系,反映的是一种哲性思维。

古希腊神话崇尚的超人反映了一种从知识角度理解大自然的思辨方式,这实际上对现代文明中一些相似的发展趋势有很大的影响。

他们致力于对自然现象和奥秘的探索,追求的是“完美”和“真实”。

而在中国神话中形成的却是一个唯君王是尊的帝系,讲究的是伦理和道德。

帝王在神话中代表的是一种道德标准。

古代中国人致力于
道德修养,追求的是“好”和“诚实”。

他们以“好坏”为标准去判断一个人,而不是从“是否完美”来判断。

参考文献
[1] /starrysky/wenzhang-aesbrrww.htm
[2]《古希腊神话与传说》
[3] 古希腊神话故事, 余祖政, 版本: 第1版,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