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 议《诗经》中弃妇悲剧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浅 议《诗经》中弃妇悲剧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浅议《诗经》中弃妇悲剧的原因及现实意义摘要“弃妇诗”是《诗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用现实的笔触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及妇女被欺凌的悲剧命运,诉说了她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弃妇悲剧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为我们了解两千多年前的文化制度,礼法制度提供了条件。

本文将从弃妇悲剧的类型入手,探究弃妇悲剧的原因及弃妇悲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诗经》;弃妇悲剧;类型;原因;现实意义AbstractSummary of "the divorcee poe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ook of songs, he strokes of reality reflects the beginning of West Zhou dynasty to the middle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 aspect of social life. And the tragic fate of women being bullied, tell their feelings of pain and helplessness. The divorcee tragedy shows us the life style of that era, as we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systems of more than 2000 years ago, ritual and law system provides conditions.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with the type of deserted wife tragedy, explore the deserted wife reason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ivorcee tragedy of tragedies.Key words: the book of songs; the divorcee tragedy; type; reason;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目录前言 (4)一、弃妇悲剧的类型 (4)二、弃妇悲剧的原因.......................................................三、弃妇悲剧的现实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束语 (7)致谢 (7)参考文献 (8)前言弃妇悲剧历来是专家学者们所热衷的话题,对弃妇诗的研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所长。

其中包括:(1)弃妇诗的内容。

(2)弃妇形象赏析。

(3)弃妇诗的悲剧性研究。

(4)弃妇诗的单篇赏析。

(5)《诗经》弃妇诗、思妇诗、逐妇诗的比较研究。

(6)《诗经》弃妇诗与后世弃妇诗的比较研究。

(7)弃妇诗的特色研究。

《诗经》是我们的文化经典它的成就以及它的价值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那么,我们能从诗经中学到什么,对于指导我们现实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谈到它的影响,对文学的影响,音乐的影响,以及对后人价值观的影响等已经有了涉及,但是对于他如何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尤其是对我们现代女性的爱情和婚姻方面影响的研究却有所欠缺陷。

本文将从弃妇的类型入手,探究弃妇悲剧的原因以及现实意义,对我们现代女性的爱情和婚姻的启示,将是我们探讨的重点。

一、弃妇悲剧的类型在《诗经》中,被专家学者判定为弃妇诗的作品有八篇: 《卫风·氓》、《召南·江有汜》、《邶风·谷风》、《王风·中谷有推》、《郑风·遵大路》、《小雅·我行其野》、《小雅·小弁》、《小雅·谷风》。

这些文章,《毛诗序》、《诗集传》均有注释,其基本意象为夫妇相离之意。

当代文学将它们判定为弃妇诗,这些弃妇诗大都采用叙述或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弃妇被弃的无奈和痛苦,女子用勤劳的双手和丈夫一起为家庭奔波劳碌,不辞辛劳,为家庭,为丈夫不惜青春消逝。

但是,当家庭开始变得殷实,家庭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这时候女子往往已是年老色衰了,青春和容颜被岁月和劳累销蚀得不成样子,这时候,男子开始喜新厌旧,厌弃糟糠之妻,这样,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悲剧就产生了。

另外,从弃妇的角度出发,她们拥有青春的美貌,还有一颗真诚的心,她们真心实意爱对方,为对方无怨无悔的付出,但是女子的痴心未必能挽回对方的真心,于是就有了痴心女子薄情郎的悲剧。

1、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悲剧著名学者顾颉刚在他的作品中说“一个妇人被他的丈夫弃掉,追想从前两口子如何的相好,面对贫困的时候,这个妇人何等的出力帮助他,到现在安乐了,就负心的把她抛弃了。

” 《邶风·谷风》讲述了一个女子嫁入一个很贫困的家庭,她勤劳善良,持家有方,在她的努力下夫家家境得以好转,本以为可以过好一点的日子了,谁知丈夫忘恩负义,嫌弃她了,“不能我畜,反以为我雠”,还虐待打骂她“有洸有溃,既诒我肄”[1]p24。

最后竟然抛弃了她,另结新欢,“宴尔新婚,如兄如弟”,全不顾糟糠之妻,只把她当作苦力。

难怪女子悲叹“谁谓荼苦,比起她苦难的遭遇来,连苦菜也是甜的了。

《小雅·谷风》说的也是丈夫是一个可共患难而不能同幸福的人。

诗先写到丈夫以前的善解人意,体贴,‘将恐将惧,维予与弃”,“置予于怀,将安将乐[2]p56”。

然而日子过好了,丈夫变心了,“将安将乐,女转弃予”,“将安将乐,弃予如遗,”“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卫风·氓》的男主角选择婚姻时,除了看上女子的美貌外,可能更多的是看中女方的嫁妆,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当经济变得好起来的时候,女子因长年操持而美貌不再,男子却开始变心,抛弃了糟糠之妻。

这种可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悲剧便产生了。

2、痴心女子薄情郎的悲剧《诗经》中讲述痴心女子薄情郎的故事的诗歌有《卫风·氓》、《郑风·遵大路》,最典型的当推《卫风·氓》诗中的女子对氓一往情深,想念氓时,“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3]p332。

”虽然氓家庭贫困,“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但这个女子还是爱他,决定“秋为以期”等着自己的嫁妆“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嫁给他,婚后,氓妻把对氓更加痴心,不辞辛劳,然而当家庭经济状况转好时,氓却嫌弃她美貌不再,对她打骂,“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最后“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抛弃了她。

被抛弃后的氓妻无可奈何,只能“静言思之,为自己过分痴心和沉溺于爱河不能自拔而悲叹,并告诫天下女子,“于嗟耽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4]p77”。

女子的痴心终究会害了自己,遇见薄情寡义的男子悲剧更是无可避免。

综上所述,《诗经》中的弃妇悲剧有两类,第一,男子贪财慕色,薄情寡义,朝三暮四,不能从一而终。

第二,女子的痴心绝对,最后被伤得彻彻底底。

二、弃妇悲剧产生的原因弃妇被弃,从根本上说是因社会地位低下所致,男权社会剥夺了她们做人的各项权利,使她们成为社会,家庭的附庸,任其丈夫役使。

社会为她们规定了各种各样的“礼制”,剥夺了他们的一切。

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必然导致悲剧的发生,下面我们来分析弃妇悲剧产生的原因。

1、女性社会地位低下《诗经》中“弃妇诗”的出现,最深层的原因是当时女性经济地位的低下。

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 父系氏族社会逐渐代替了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在社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她们的经济地位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逐渐失去了独立的生活能力,在生活中一切均受制于男人。

因此女性经济地位的低下,经济上对男人的依赖,是弃妇悲剧产生的最根本原因。

弃妇悲剧的产生已成为必然。

《诗经》时代是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时期,男性的权力更为集中,地位更为突出,男权主义思想渗透到社会、家庭各个方面,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已经确立。

《小雅·谷风》中说:乃生男子,载寝之床。

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其位煌煌,朱芾斯皇,室家之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

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

诗中说,生男,放在床上,生女,放在地上,这就表明了男女上下尊卑不同。

2、礼法制度的束缚“三从四德”和“三纲五常”,的礼法对妇女的一生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更有专为妇女制定的,以控制妇女在婚后的行为的“七法”大法。

女子婚后必须严谨慎行,言听计从,否则便有被休的危险。

礼法制度对女子不公平,男子可以三妻四妾,放纵自己,女子稍有不从便是大罪。

由此观去,在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并存的社会环境下,婚姻关系的维系和解除完全掌握在男人手中,做妻子的尽管谨小慎多,任劳任怨,但还是如履薄冰,时时都有被休的危险。

因为只要触犯了相关的“礼法”,都要被休弃。

即使自己一身清白,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况“礼法”之中又没有明确“妇女是否明确”的方法,仅凭男子一面之词,同样可能被休掉。

由此可见,那个时代的礼法制度是男子制定并为他们服务的,女子并没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反受到礼法制度的约束,有了这么苛刻的礼法,女子悲剧的产生其实并不奇怪。

这是弃妇悲剧产生的直接原因。

夫权制致使女子地位低下,剥夺了妇女们的财产所有权,使她们丧失了独立的经济地位,这是弃妇悲剧产生的是根本的原因,上述的礼制、风俗、宗法观念的束缚是弃妇悲剧产生的直接原因。

此外,男性的贪色恋新的欲望和女性年老色衰的事实也是弃妇悲剧产生的原因。

女子择偶的轻率,父母的不理解,都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社会因素决定了悲剧的主要原因,男子的不是仿佛受到“礼法”了的保护,加上男子喜新厌旧不受谴责,而妇女们又无法抗拒年老色衰的自然规律,妇女被弃的悲剧就不可避免了。

三弃妇悲剧的现实意义从《诗经》中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弃妇们的悲惨命运,她们曾和自己的丈夫恩恩爱爱、同甘共苦、为家庭奔波劳碌。

那些无情的丈夫们,也曾信誓旦旦,与子偕老,但当生活安定生计无忧,她们也青春不再时,丈夫便喜新厌旧,无情地抛弃了她们。

在那个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她们没有反抗能力,彷徨无助,正是在她们的声声苦诉中,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那个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从一个个弃妇悲剧的例子中我们能学到点什么东西呢?《诗经》是我们的文学宝典,它的现实意义是多方面,无论是对文学,对音乐,还是对人们的价值观都有积极影响。

今天,我们主要来探讨弃妇悲剧给我们现代女性的婚姻和爱情的启示。

弃妇悲剧的例子是鲜活的,我们有目共睹,当然,当今社会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两千多年前的礼法制度,夫权制已经不存在了,但是,爱情和婚姻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很多人,弃妇依然很多。

那么我们能从我们的文学经典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历史已经过去了,可是历史曾发生过的事情我们今天又在重演,爱情和婚姻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女性依然是个梦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