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细胞血型法医学

红细胞血型法医学

李建金 中山大学医学院法医物证教研室
导录
血型的概念 ABO血型 Lewis血型MNSs血型 Rh血型 其他血型系统
一、血型的概念
• 血型(blood group) : 是人类血液由遗传控制的个体性状之一,是血 液的遗传学标记。
• 狭义:红细胞膜上抗原类型 • 广义:
红细胞血型:ABO / MN / P / Rh等 血 清 型: Hp / Gc / Tf / Gm / Km等 酶 型: PGM1 / EsD / GPT / ACP等 白细胞血型 、血小板血型、唾液型等
发现年代
1956 1956 1962 1965 1967 1968 1969 1972 1987 1987
1、命名
(一) 抗原的命名 1.用大写字母命名,如 A B M 2.用大小写字母命名,如 K k 与 S s 3.有些亚型抗原用右下角码表示,如A1 A2 4.有些血型抗原用一大一小两个字母后加右上角 码命名,如Lea Leb 5.有些血型抗原在头两个字母后加数字表示,如 SC1 SC2
• A基因和B基因为共显性 相对于O基因而言为显性
phenotype A
B
AB
O
genotype AA、AO BB、BO AB OO
基因共显性
BLOOD TYPES
血型 A B AB O
红细胞抗原
血清抗体
A
Anti-B
B
Anti-A
A and B


Anti-ABiblioteka and Anti-B亚型与变异型 Subtype and mutation
中发生聚集
红细胞凝集反应
致敏 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部位 与抗原决定族结构互补 结合即致敏。 这种结合是可逆的。
凝集: 结合了抗体的红细胞形成网状团块
红细胞被致敏后,可以发生凝集反应,也可 以不发生凝集反应。取决于抗体的特征、抗 原决定族的多少与部位、以及红细胞动电 位的大小。
凝集
• 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 reaction)
膜内蛋白
蛋白质
Rh Kell
糖蛋 白
蛋白质 寡糖
MN Ss
红细胞膜抗原
红细胞血型抗体
•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 IgG、 IgM 、IgA 、IgD 、IgE
• 结构:四肽链对称结构
两条重链(H )和两条轻链(L )
氨基端 高度可变区 结合抗原部位
羧基端 恒定区
决定自身性质
人类血型系统一览
血型系统
ABO MN P Rh Lutheran Kell Lewis Duffy Kidd Diego
发现年代
1901 1927 1927 1939 1945 1946 1946 1950 1951 1955
血型系统
rt I Xg Donbrock Colton UI EN Ahonen OK LKE
(二) 抗体的命名
一般在抗原前加“抗”与半字线,如抗-A; 有些红细胞抗体以最先从血清中查出该抗 体的患者的名字命名,如Kell
(三) 基因及基因型的命名 一般用斜体表示,如ABH
Blood types discovered
红细胞血型抗原
抗原(Antigen) 能与TCR/BCR结合,启动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效 应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 结合的物质。
[目的要求]
1.掌握 ABO血型系统的基因结构与抗原生 成的遗传途径
2.熟悉 ABO血型系统亚型的DNA基础与血 清学特征
3.了解 血型抗原的种类与分类
ABO抗原的生物合成 Biosynthesis of antigen
A抗原和B抗原的合成是以H物质为前提的,O型红细胞也 有H物质但不能产生A抗原和B抗原
分型方法
*血清学分型 • 正定型(direct grouping)
利用已知的抗A抗B分别与待测红细胞反应 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19号染色体FUT基因座
血型前体物质
a2-FUT 转移酶
H物质 A,B抗原
抗原生物合成
basic material H antigen
A antigen
=N-乙酰半乳糖苷 =N-乙酰葡萄糖胺
B antigen
=D-半乳糖 =L-岩藻糖
等位基因
• ABO基因座: 9q34,有7个外显子 基因间单碱基的突变决定了ABO血型 系统的三个等位基因(A,B,O)
Cis-AB型的血清学特点:
1. A抗原多为A2 2. B抗原多为弱B 3. 细胞上H抗原的量高于正常的A2B型 4. 血清中含有弱抗-B,可识别自身缺乏的B抗原 5. 分泌型个体唾液中分泌正常的A、 H物质和少
量的B物质
Cis-AB型的产生的原因:
1. A、B基因不等互换 2. ABO基因发生单碱基错义突变
1、A亚型:A抗原主要有A1、A2二种亚型。
2、Cis-AB型: AB型人与O型人生出AB型小孩。
3、获得性B抗原: • A型个体检测出弱B抗原,多见于肠癌,感染。 • 获得性B是一过性的,程度随病情变化而变 化。 • 原因:细菌等微生物产生的酶使A抗原特异性单糖
结构发生变化,使其具有了B抗原性。 4、O型的人与B型的人生出A型的孩子。
氨基端 羧基端
红细胞血型抗体
IgG
IgE
IgD
IgA
IgM
五类免疫球蛋白结构示意图
红细胞血型抗体
• 分类: 天然抗体:抗A,抗B 免疫抗体:抗M抗体
寒冷抗体(盐水抗体/完全抗体) 温暖抗体(不完全抗体)
注:不完全抗体与抗原发生凝集是不可见的,需另加入相 应的完全抗体观察有无遮断作用,来判断不完全抗体是 否与抗原发生了凝集,这就是中和试验的基本原理。
红细胞抗原实质:红细胞膜抗原
分布: • 大部分位于红细胞膜上 • ABH抗原除了位于红细胞膜上以外,还广泛分布于
人体组织,体液及分泌液中 • Lewis抗原原始存在于人血浆中,后被吸附到红细
胞膜上
红细胞血型抗原
红细胞血型抗原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3类
类 型 型特异性决定族

糖脂质
寡糖
ABH P
红细胞血型抗体
天然抗体 • 温度低时抗体滴度高
免疫抗体 • 温度升高时( 370C )抗
体滴度高
• 容易被可溶性血型物质 • 只能部分被可溶性血型物
中和
质中和
• 分子量 100万
• 分子量 16万
• 不能通过胎盘
• 能通过胎盘
• 在盐水中与相应红细胞 • 通常在盐水中不发生聚集,
发生聚集
仅在酶处理或白蛋白溶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