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经典题.txt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你发怒一分钟,便失去60分钟的幸福。
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
生活就像"呼吸""呼"是为出一口气,"吸"是为争一口气。
生态学经典习题光质对植物的作用有哪些方面?生理有效辐射中,红橙光属于长波光,蓝紫光属于短波光。
红橙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部分,具有最大的光合活性,红光还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
蓝紫光也能被叶绿素所吸收。
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形成。
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蓝紫光和青光对植物伸长生长及幼芽形成有很大作用,能抑制植物的伸长而使其形成矮态,能促进花青素等植物色素的形成。
红光影响植物开花、茎的伸长和种子萌发。
红外线和红光是地表热量的基本来源,他们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间接地以热效应反映出来。
何谓生物的光周期现象?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在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
例如植物在一定光照条件下的开花、落叶和休眠以及动物的迁移、生殖、冬眠、筑巢和换毛换羽等。
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都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植物的生理干旱?1)大气或土壤中水分缺乏,使植物无法得到足够的水分。
2)冬季或早春土壤冻结时,树木根系不活动,这时如果气温过暖,地上部分进行蒸腾,不断失水,而根系又不能加以补充,从而导致植物枝叶干枯和死亡。
(3)土壤中溶液浓度过高时,使土壤水势降低,如果低于植物根系的水势时,使根系不仅无法正常吸水,反而往土壤溶液中失水,引起植物生理干旱。
为什么林地土壤的终渗率比较高?简述其原因。
这是因为林地土壤结构好,孔隙度大。
由于森林的存在,树木根系和土壤间形成管状的粗大的孔隙,土壤动物的活动也形成粗大孔隙,加之植物为土壤提供了大量的有机物质,改善了土壤结构,因此林地土壤孔隙度比无林地好得多,也就更有利于入渗。
另一方面,林地地面有枯落物覆盖,减轻了雨滴的冲击,土粒不致分散,从而长期保持土壤孔隙不会被堵塞。
土壤生物对改善森林水文功能有什么作用?土壤生物包括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
土壤动物在土壤内的洞穴能增加大孔隙,翻松土壤,粉碎枯枝落叶。
土壤微生物参与土壤有机物的腐殖化,本身的残体增加了土壤有机质。
植物根系死亡后,增加土壤下层的有机物质等来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
根系腐烂后,留下许多孔道,改善了通气性,有利于水分的下渗。
什么是环境?简述生态因子与环境因子的区别。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也可认为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而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举例说明什么是大环境与小环境?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如具有不同气候和植被特点的地理区域)、地球环境(包括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等的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例如不同的气候区。
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着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
如接近植物个体表面的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和动物穴内的小气候等。
简述Gaia假说。
英国科学家J.Lavelock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总体控制着地球的环境条件。
提出了Gaia 假说。
假说认为,地球表面的温度和化学组成是受地球表面的生命总体(生物圈)所主动调节的。
生态因子分为哪几个类型?生态因子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气候因子如温度、湿度、光、降水、风等。
2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结构、土壤有机和无机成分的理化性质以及土壤生物等。
3地形因子如地面的起伏、山脉的坡度、坡向等,这些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和分布有明显影响。
4生物因子包括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如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
5人为因子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带有全球性,把人为因子从生物因子中分离出来是为了强调人的作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论述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和不可代替性。
当某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不足时,可以由其它因子来补偿,结果仍可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例如光强减弱所引起的光合作用下降可以依靠CO2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这也是森林林冠下幼苗能够存活生长的一个因素。
但是,这种补偿作用不是没有限度的,它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作部分的补充,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简述植物如何从生理上和形态上适应干旱条件。
在形态上的适应表现为:根系发达,叶面积很小,有的叶片呈刺状,气孔下陷,叶表角质层较厚或有绒毛,有的旱生植物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
在生理上的适应表现为:含糖量高,细胞液浓度高,原生质渗透压特别高。
简述内稳态机制对生物的意义。
内稳态即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它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简述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
土壤温度与大气温度同样具有周期性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同时还具有空间上的垂直变化。
一般来说,夏季的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冬季的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
裸露土壤表面的温度变化比较剧烈,但随着土层加深,土壤温度的变化越来越缓慢,变幅也越来越小,土壤温度的变化要滞后于大气温度的变化。
简述森林可以减少地表径流的原因。
1林内死地被物能吸收大量降水,使地表径流有所减少,由于苔藓、地被物层具有较好的持水功能,在拦蓄降水、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保护土壤免遭冲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枯枝落叶积累量的多少,是影响森林涵养水源的重要因素。
2森林土壤疏松、孔隙多、富含有机质和腐殖质,水分容易被吸收和入渗。
同时地表径流受树干、下木、活地被物和死地被物的阻挡,流动缓慢,有利于被土壤吸收和入渗,使地表径流减弱。
为什么林地土壤的终渗率比较高?简述其原因。
这是因为林地土壤结构好,孔隙度大。
由于森林的存在,树木根系和土壤间形成管状的粗大的孔隙,土壤动物的活动也形成粗大孔隙,加之植物为土壤提供了大量的有机物质,改善了土壤结构,因此林地土壤孔隙度比无林地好得多,也就更有利于入渗。
另一方面,林地地面有枯落物覆盖,减轻了雨滴的冲击,土粒不致分散,从而长期保持土壤孔隙不会被堵塞。
生态学考研试题中科院海洋所生态学试题(硕士)2002年,1999-96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2年硕士考试海洋生态学之生态学一,名词解释(2*10=20)限制性因子;范霍夫定律(Q10);生物量和周转;环境容量;生物地化循环;放牧食物链和腐屑食物链;生态入侵和地理隔离;同域性物种形成和异域性物种形成;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种群的空间分布型二.问答思考题(16分/题)1,试比较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差别。
2."什么是最大持续产量(MSY)?试用逻辑斯谛增长模型图解说明最大持续产量的基本原理。
3."试论群落生态学中的物种多样性概念和内涵,并讨论当今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中提出的主要科学问题有那些。
4."试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论述全球碳循环。
5.什么是全球变化?当今国际上与全球变化有关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有那些?选择其中一个论述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99年硕士考试海洋生态学之生态学一,解释名词(1."2分/题,共30分)环境容量;生态系统质量评价;动态库模型;DJ群落;厄尔尼诺(EL-NINO);生物量和周转;营养级和生态效率;共生和偏害作用;限制因子和关键因子;种群存活曲线和种群增长模型;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群落和区系;放牧食物链和腐屑食物链;同域分布和异域分布;生态系统和系统生态学;初级演替和次级演替;生境和生态位;范霍夫定律和生物学零度;生态入侵和地理隔离;分布(格局)和扩散;r-选择和K-选择;生物地化循环P/B和B/P;最大持续产量(MSY)和最适产量二.试用σ2和μ两个主要种群参数描述种群的空间分布图形并论述空间分布图形在野外取样设计中的应用。
(14分)三,图解说明群落丰度(abundance)图形的主要类型及如何使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定量描述?(14分)四,何谓生物多样性?对决定一个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理论有那些?你认为当前生物多样性属于优先研究的领域有那些?(14分)五,一个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那些方面?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和人类日益增强的扰动对自然的和人为的生态系统的功能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
(14分)六,试述全球水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4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硕士入学考试生态学试题1998一.概念题(2*10=20)限制因子;最适温度;最大出生率;社会行为;乔丹定律;优势种;边缘效应;生态对策;组织生长效率;生产力二.填空(10分)1.恒温动物的热能调节形式包括_____和______2."在生态学意义上,光的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特性最主要3."具时滞T的logistic增长的稳定极限环周期是_______________4."动物种群的内禀自然能力取决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5."生物群落命名的主要依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检验不同生态型之间是否有遗传性区别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7."从生态系统观察,可把环境污染物分为_____,_______8."当前生态学研究以________为主要研究方法,以_________为主要研究对象。
三.简答题(共44分)1影响动物呼吸强度的有那些因素?(6分)2."那些因素会导致动物食性变化?(6分)3."种群鉴别的主要依据有那些?(6分)4."请简述动物集群生活的生态学意义(4分)5."标志重捕法的假设条件是什么?(4分)6."生态初级生产力受那些因素制约?(6分)7."请简述食物网的5条经验性规律(6分)8."从生物地化循环的角度看,那种元素的生态学意义最大?为什么?(6分)四.问答题(26分)1.您认为“高斯假说”是否正确?为什么?2.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水域生态系统有那些特点?其中有那些特点在水产养殖中有重要意义?为什么?(16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硕士入学考试生态学试题1997一.名词解释(2*8=16)生态演替;竞争排斥原理;dominant species;habitat ligbig;最低因子定律;群落净生产力;动态生命表;red tide二.填空(3*8=24)1.生态群落的主要特征(属性)包括:______________2."生态系统具有的五大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态系统能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4."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5."生态系统保持内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6."DJ格局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_有关7."寒温带生物休眠滞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8."高斯原则已成为一条生态学定律,它在植物种间的竞争关系中是_____三.问答题(6*10=60)1.请比较种群的两种基本生态对策2."请解释生态工程及其应用3."请论述全球变化及其对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4."列出海洋生态系中植食食物链(生食食物链)的几种类型5."影响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那些?6."若要提高某个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应考虑从那些方面入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硕士入学考试生态学试题19961.请简介生态模拟(10分)2."生物氧化塘的原理及应用(10分)3."请比较种群的两种基本生态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