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国风情文
化
节
欧洲中国风情文化节策划方案
目录
一、欧洲中国风情文化节概述
二、欧洲中国风情文化节背景
三、欧洲中国风情文化节定位
四、欧洲中国风情文化节价值
五、2014欧洲中国风情文化节特点
六、2014欧洲中国风情文化节简介
一、欧洲中国风情文化节概述
活动名称:欧洲中国风情文化节
指导单位: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国家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商务部、国家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辽市人民政府、中科复兴集团
协办单位:国家旅游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丹麦王国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挪
威王国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芬兰共和国大使馆…
战略合作伙伴: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欧盟委员会旅游事务部European Commission、北欧旅游局STB、德国国家旅游局DZT、瑞典旅游局VisitSweden、芬兰国家旅游局、YHA国际青年旅舍、Ibis 宜必思
支持单位: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世界华商协会世界华商促进总会、欧洲中国总商会、欧美同学会、北欧中国商会、世界蒙古人联谊大会…
执行机构:xx、xx、中科风雅展览公司
活动时间:2014年9月
活动地点:汉堡、斯德哥尔摩、奥斯陆、哥本哈根、赫尔辛基…
活动主题:话绚烂民族风唱中欧友谊情
媒体合作伙伴:
中央电视台CCTV、德国电视二台ZDF、瑞典国家电视台SVT、丹麦通讯社Ritzaus Bureau、挪威电视台NTV、冰岛国家电视台RV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贝林时报、日德兰邮报、世界之路报、Dagbladet 、Svenska Dagbladet 、Dagens Nyheter、南德意志报、法兰
克福汇报、法兰克福评论、世界报、Taz、BILD 、Die Zeit、RTL、汤森路透、美通社、电讯社、dpa-inf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新华网、中华网、凤凰网、携程旅行网、艺龙旅行网、欧洲旅游网、中国青年国际旅行网、VIZZAVI 、Wer-kennt-wen、Viadeo、Meetic
二、欧洲中国风情文化节背景
洲各国每年定期举办上千个各具特色的文化节,内容丰富多彩,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对欧洲多元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作用也非常明显。
文化节主要由艺术家、文化机构,以及地方政府部门组织,国家和欧盟层面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现代文化节兴起于二战后,它们不约而同地在欧洲很多地方出现,旨在复兴文化,唤起人们对文化的认知。
如今,欧洲每年举办上千个文化节。
法国的阿维尼翁文化节和英国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都是其中的翘楚。
文化节一般围绕一个艺术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向民众和艺术家提供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有助于民众建立与分享丰富文化遗产的意识,从不同层面加强欧洲认同感。
欧洲的文化节在表现形式、性质和内容上都十分丰富。
无论是传统的、现代的,还是城市的或农村的,都吸引了大量民众参与并分享他们的激情。
文化节是欧洲文化生活的集中体现,让艺术家们有机会通过各种方式向民众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看法,这对促进创新、实现
文化多元有着重要作用。
与普通的文化活动相比,文化节往往能吸引众多媒体和民众的参与,是集包容性、参与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活动,是交流、创造、创新的舞台。
就经济效益而言,文化节对举办地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011年11月,欧盟委员会出台了“创意欧洲”计划,提供18亿欧元资金支持2014年—2020年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基金项目。
目前欧盟部长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正就此进行讨论。
此外,欧盟还将提供2.1亿欧元的新融资担保,使文化和创意行业的小规模经营者能从银行获得约10亿欧元的贷款,还将提供6000万欧元用于支持政策合作,以及鼓励开发新受众群体和创新商业模式。
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效应给欧洲创意产业创造了大量机会。
“创意欧洲”计划旨在推动文化和创意事业的发展,这是欧洲创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符合“欧洲2020战略”中的灵巧、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的指导原则。
同时,该计划还将资助超过1000部欧洲电影在欧洲及海外的发行;资助至少2500家影院,使其放映的一半影片为欧洲电影;资助至少5500本书籍及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资助文化机构的培训项目,这些都将增加欧洲艺术家和文化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近平同志在今年8月20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
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文化就像一个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
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
”我国少数民族风俗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
十八大报告中也专门做了阐述,充分地表达了党对民族工作及其相关问题的一贯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立场。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庄严提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
数民族风俗与文化的保护、传播、发扬与推广工作,不仅是要在国内持续性得坚持落实,更要创造性得大胆得往海外进行推广与传播,学习欧洲文化节庆的先进经验,弘扬我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理念与精神。
海外侨胞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我国的继续繁荣与稳定将惠及友邻和世界,而广大海外侨胞也将从中获益;以侨务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是国家一贯的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国内旅游为重点,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实现三大市
场的协调发展。
而把加快推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建设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根本基础。
我国面临战略机遇期,外贸转方式调结构的工作是重中之重,而“文化搭台,商务唱戏”,特别是借助海外文化节庆活动平台的推广是积极的和有建设性的尝试方向。
此基础上,欧洲中国风情文化节应运而生,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决定性力量”的号召,通过将我国56个少数民族丰富民俗文化用展示、演出、推介、研讨等各种方式投放至欧洲,在与欧洲异域风情的文化节庆比较与沟通中,在与与之匹配的文化交流及商务合作中,在与海外华人同胞热忱互动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三、欧洲中国风情文化节定位
欧洲中国风情文化节定位为“振兴文化产业、助推侨务工作、繁荣多边旅游、推动商务合作”的政府性、国际性、大型综合海外巡展活动。
欧洲中国风情文化节宗旨:以文化和美食为媒介,让欧洲人民体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民俗和热情为纽带,让欧洲人民更好得认识传统和现代中国;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欧洲政界、工商界、侨界、文化界与中国各界全面、
多角度多层次得互动沟通。
欧洲中国风情文化节将成为一个政府策动,企业支持,民间助推的,有别于现存跨国大型综合性活动的创新型会奖活动。
欧洲中国风情文化节将成为一个定期、有特色、可持续、对中欧民间文化、商务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国际性文化产业盛会。
四、欧洲中国风情文化节价值
▼弘扬中国精神,“中国梦”的创造性途径之一
▼创新模式下振兴文化产业的活动载体
▼传达中央政府海外政策及工作的重要信号
▼提升举办地国际知名度的平台
▼中欧国际文化、经贸往来的标志性事件
五、2014欧洲中国风情文化节特点
蒙古自治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独特,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见证了草原文明的历史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我区各族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能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各族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要资源,也是全区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