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防生部队任职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_黄月胜

国防生部队任职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_黄月胜

2011年6月第13卷第2期学报J o u rn a l o f Na n c h a n g Ha n g k o n g Un ive rs it y 社会科学版··········Social Sciences1国防生部队任职现状调查国防生是军队干部补充的重要来源,国防生干部已成为军队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因此,国防生培养质量问题事关军队人才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

为加强国防生在校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探索国防生培养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解决国防生培养中“含军量”不高、“兵味”不浓、与部队人才需求不完全适应、与第一任职不完全适应等问题,实现高校培养与部队需求的无缝对接,培养能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对国防生部队任职(学习)情况分基本结构现状、基国防生部队任职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黄月胜马明辉(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南昌330063)[关键词]国防生;部队任职;现状调查;对策研究[摘要]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国防生已经走过10余年的历程,如何实现高校培养与部队需求的无缝对接,一直是国防生培养急需突破和解决的瓶颈问题。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国防生部队任职现状,并从基本结构现状、基本素质现状、业务水平现状和职业状态现状进行全面分析表明,影响和制约国防生培养质量提高的因素很多,既有培养计划、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方面的因素,也有国防生自身素养方面的因素。

加强国防生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与部队信息的沟通,构建体现军味、系统规范的国防生教学体系等是克服这些制约因素的必然举措。

[中图分类号]E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1912(2011)02-0026-06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Job Status of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 in TroopHUANG Yue-sheng M A M ing-hui(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 330063,China )Key words: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work in troop;status investigation;analysis of strategyAbstract:Cultivating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 by reliance on 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as ten-year experience.How to integrate the cultivation in college with requirement of troop is a key problem of cultivating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job status of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 in troop,and analyses the basic structure status,basic quality status,professional status and career status.The authors find out tha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fluencing and limiting the improvement of cultivating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including training plan,teaching forces and teaching facilities as well as national defence students ’own attainment.This paper offers the countermeasures,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building of national defence students ’ideology and ethics,increasing communication with the troop and establishing the teaching system embodying military demeanour and normal system.[修回日期]2011-06-15[基金项目]教育部、财政部2009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51)[作者简介]黄月胜(1962—),男,江西定南人,南昌航空大学海军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国防教育管理、教育技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Jun.2011Vol.13.NO.2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NANCHANGHANGK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262011年6月第13卷第2期本素质现状、业务水平现状、职业状态现状4大类共26个指标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并运用定性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列联表对所调查的定性数据的独立性与相合性进行度量和检验,借鉴相关优秀研究成果,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部分部队院校和基层部队单位的毕业国防生进行了走访调查。

根据毕业国防生分布点多面广的特点,问卷获得数据主要采取了人员访问、电话调查、邮寄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召开座谈会17场,发放问卷570份,收回问卷550份,问卷回收率为96.49%,问卷有效率为97.33%,样本容量满足定性数据分析理论要求。

2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国防生干部部队任职的基本现状是:国防生干部以技术干部为主,占60%,其次是政工干部,军事干部次之;学历以本科为主,硕士比例较小;中共党员比例大,其中大部分党员是在学校期间加入党组织的;近七成被调查对象达到了对计算机和外语能力水平的要求,九成以上在部队参加过培训等方式的继续教育活动;所有国防生干部都能胜任第一任职岗位、适应部队生活,九成以上能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五成以上在部队(军校)锻炼了自己的组织指挥能力。

近八成国防生干部对现有待遇状况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五成以上国防生干部对现有职业表示喜爱。

但是,国防生干部七成以上在部队还没有获得奖励;他们的工作动力主要是实现理想,影响他们能力发挥的主要因素是自身业务能力。

大部分国防生干部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任务新而重、专业知识欠缺等方面。

3形成因素分析从调查与分析的结果来看,影响、制约国防生培养质量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现在培养计划、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国防生自身素养等方面。

3.1培养计划因素3.1.1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紧盯部队政治素养的特殊要求政治合格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标准,尤其对于国防生来说,政治合格更是重中之重。

总的来看,当前在校国防生的思想主流呈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但受社会“多元化”、“多样化”等因素影响,部分国防生仍然缺乏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对一些具有倾向性、深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在学习、生活中急功近利思想明显,在价值评判和行为选择上出现双重标准;部分国防生安于现状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缺乏主动作为意识,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亟待加强。

统计数据表明,国防生干部工作动力来源依次为实现理想、提高自己、为国奉献和组织信任,其中以实现理想、提高自己为工作动力的国防生干部占到了被调查人员的近八成,也就是说,为自己着想的人占了一大半。

这说明国防生的求知成才愿望强烈,但是理想信念稍欠高远,注重实现自我价值的功利主义倾向较为明显。

因此,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计划与实施方案还不完善,与部队政治素养的特殊要求还不相适应。

3.1.2.军事素质培养没有紧扣部队军事技能的基本标准军事技能训练是国防生军事素质培养和“核心职业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调查数据显示,有近六成的毕业国防生认为自己在部队的工作能力是“基本能胜任”。

说明国防生的培养没有把注重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技能训练与部队基本标准紧密结合,培养高校制定的国防生军事素质培养与部队军事技能基本标准还存在差距。

造成军事素质培养没有紧扣部队军事技能的基本标准的因素主要是:培养高校对国防生军事技能训练的认识不统一,统筹规划不够,导致军事技能训练和高等教育结合不够紧密;国防生军事技能训练考核标准不统一,各军兵种依托高校无章可循。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国防国防生部队任职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272011年6月第13卷第2期学报J o u rn a l o f Na n c h a n g Ha n g k o n g Un ive rs it y 社会科学版··········Social Sciences生融入部队生活、训练和管理的适应期。

3.1.3专业知识教育没有紧跟部队当前装备的发展趋势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突出地表现为科技竞争、知识竞争和人才竞争。

高校国防生成为部队干部后,将是军队建设的中坚力量,只有将专业教育紧盯部队当前装备的发展趋势,才能在未来激烈的世界军事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取得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主动权。

目前,在国防生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实施的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一般性教育。

国防生在高校学习的课程内容和其他大学生基本一致,与军事专业有关的内容很少,绝大部分军事基础知识和有专业性指向的军事科学基础理论在高校基础教育阶段几乎没有或很少涉及。

调查数据表明,国防生干部进入部队后在发挥自身专业能力上与部队干部的差距在于没有得到系统科学的军事方面的专业知识教育,有五成以上的被调查人员觉得高校培养国防生最需要改进的环节就是学科设置。

国防生能否很好适应第一任职需要,高校的学科设置如何至关重要。

3.1.4身心素质培养没有紧贴部队工作环境的客观条件国防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既是大学生,又是准军人,文化知识上有其丰富的一面,但同时思想上也有其过于活跃的一面。

由于地方高校与部队接触不多、了解不够,学校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培养,导致部分国防生的身心素质不够成熟,政治信念容易动摇,价值取向容易发生偏移。

调查显示,虽然所有的国防生干部基本都能适应部队生活,但也有44.1%的国防生干部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有48.3%承受着一般的压力,也就是说,国防生的心理都不同程度地承受着一定的压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