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医学课件中医经络穴位基础知识主题讲座课件
最新医学课件中医经络穴位基础知识主题讲座课件
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别出的 分支。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由十二经络、奇经八脉、 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 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难 以数计的孙络等构成。
中医学基础
• 了解阴阳五行概念 • 了解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概念 • 了解四诊八纲 • 熟悉脏腑、气血、经络概念
含义 属性 内容 应用
含义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 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 括。
属性
阳
相对性
阴
明亮 兴奋 外向 无形
温热 运动 上升 功能
晦暗 抑制 内向 有形
寒冷 静止 下降 物质
• 八纲:阴阳、寒热、表里、虚实
中医藏象
概念
脏腑包括
脏腑
脏:心、肝、 脾、肺、肾
腑:胆、胃、 小肠、大肠、 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 脑、髓、骨、 脉、胆、女 子胞
气
• 定义: 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最基本的物质。
气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具体 物质,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 动的总称。
血
• 定义: 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 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五行制化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 相生相克能促进事物生化不息。
主要内容—母子相及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应用
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用于疾病的诊断 用于疾病的治疗
指导四诊
指导脏腑用药 推断病情
控制疾病传变
确定治则治法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相互转化
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应用
说
说
说
用
用
明
明
明
于
于
人
人
人
疾
疾
体
体
体
病
病
的
的
的
的
的
组
生
病
诊
治
织
理
理
断
疗
结
功
变
构
能
化
含
内
义
应
容
用
含义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 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主要内容—特 性
• 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 “曲直”,即是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 能曲又能直的特性
1.整体观念 人与自然的统一 人体本身的统一 人体身心的统一 人与社会的统一
2. 辨证论治 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分
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 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 的治疗方法。
四诊八纲
• 四诊:望 闻 问 切
• 引申为生长、能屈能伸、升发的特性 • 火曰炎上——“炎”,是焚烧、热烈之义;
“上”,是上升。“炎上”,是指具有温热、 上升的特性 • 引申为温热、向上的特性
主要内容—特 性
• 土曰稼穑——“稼”,即种植谷物; “穑”,即收获谷物。“稼穑”,泛指 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
• 引申为化生、承载、受纳的特性 • 金曰从革——“从”,由也,说明金的来
互根互用
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 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和助长对方。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消长平衡
指阴阳在不断消长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平 衡状态。
阴阳消长是指一事物中所含阴阳的量和阴 与阳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 断地消长变化着。
源;“革”,即变革。“从革”,即说 明金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 • 引申为沉降、肃杀、收敛的特性
主要内容—特 性
• 水曰润下——“润”,即潮湿、滋润、 濡润;“下”,即向下,下行。“润 下”,是指水滋润下行的特点。
• 引申为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特 性
主要内容—归类法
取象比类法 推演络绎法
“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 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 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 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确定五行 的归属。
主要内容
阴阳交感
相互转化
阴阳
对立制约
消长平衡
互根互用
阴阳交感
阴阳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和变化的根本条件, 如果阴阳在运动中不能交合感应,新事物 和新个体就不会产生。
对立制约
对立即相反。阴阳相反导致阴阳相互制约, 而阴阳双方制约的结果,使事物取得了动态 平衡。
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并非平静地各不相关地 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时时刻刻在相互 制约着对方。
主要内容—生克乘侮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地 依次递相资生、助长的关系。
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生我者为母 我生者为子
主要内容—生克乘侮
五行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地 间隔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之一。 与血有关的脏器: 心——主血 肝——藏血 脾——统血 肺——朝百脉,主治节 肾——藏精,精血同源 脉——血之府
血之与气,异名同类
都来自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和清气, 肾中精气。
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 基本物质。
气血关系
主要区别 属性:气属阳 ,血属阴。 功能: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 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
相互联系 生理: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病理:气病与血病可以相互转化。
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血为气之母
血能养气 血能载气
经络的概念
1.经络的定义: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
气血通过和联络的通路。
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中 的主干。
即根据已知的某种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 纳其它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 行归属。
五行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六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木
火
土
金
酸
苦
甘
辛
青
赤
黄
白
生
长
化
收
风
暑
湿
燥
东
南
中
西
春
夏 长夏 秋
肝
心
脾
肺
胆 小肠 胃 大肠
目
舌
口
鼻
筋
脉
肉 皮毛
怒
喜
思
悲
水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肾 膀胱 耳 骨 恐
主要内容—生克乘侮
五行相乘: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次序: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原因
太过 不及
主要内容—生克乘侮
五行相侮: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 克制。
次序:土侮木、水侮土、火侮水、金侮火、木侮金
原因
太过 不及
主要内容—生克乘侮
生
木
生
水
火
克乘侮
生
金
生
土
生
主要内容—五行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