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算量基础培训教材“鲁班算量”是国内率先基于AutoCAD图形平台开发的工程量自动计算软件,它利用AutoCAD强大的图形功能,充分地考虑了我国工程造价模式的特点及未来造价模式的发展变化,广泛适用于建设方、承包方、审价方工程造价人员工程量的计算。
本公司结合了各地区的计算规则,与各省市的相关部门联合开发出适应全国各地当地的工程量计算软件。
本软件的推出,必将带来一场工程量计算的革命,必将大大减轻预算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工程造价电算化事业的发展。
一、软件操作流程鲁班算量操作流程图单独计算二、培训工程概况本培训工程主要是针对从未使用过本软件的用户,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应当慢速的,并尽量完全使用工具栏的功能来完成整个工程。
在本工程的操作过程中并不演示一些复杂的功能,如异形柱的绘制、坡屋面的画法。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力求掌握软件的优势项目,如单独计算功能,其他项目中自定义项目的计算、高度调整的使用等,计算规则的调整,三维显示功能等。
本工程是一栋六层的住宅楼,砖混结构,设计地坪-450(用于计算外墙脚手架以及外墙的装饰),自然地坪-600(用于计算基础的土方)。
地上一共有六层,第一层3M,二到六层为标准层 2.8M。
基础形式为砖条形基础,屋面为平屋面,楼板均为现浇板,柱体为构造柱。
由于本工程较为简单,所使用的构件种类也不多,所以我们采用“一边构件绘制一边属性定义”的方法,来建立算量模型。
而LUBAN DEMO中采用的是“先属性定义后构件绘制”的方法。
当然您也可以先进行一部分构件的属性定义,然后在构件绘制过程中再定义其他构件的属性。
本资料主要是侧重于软件操作的一个基本流程,要了解所有功能的详细使用方法,请参看用户手册或软件中菜单栏下的帮助。
以下是本工程的工程量计算模型三、软件界面介绍在正式进行图形输入前,我们有必要先熟悉一下本软件的操作界面. 使用软件一定要对软件的操作界面及功能按钮的位置熟悉,熟悉的操作才会带来工作效率的提高。
以前曾经接触过CAD的用户看到这个界面会感到非常亲切,因为这个界面与CAD的界面非常的相似.工具栏栏标题栏菜单栏命令行状态栏标题栏:显示软件的名称和当前操作的工程名称以及当前的楼层号.菜单栏:本菜单栏是Windows应用程序标准的菜单形式,包括【工程】、【视区】、【属性定义】、【工具】、【构件绘制】、【构件编辑】、【工程量】、【帮助】。
在工程量计算中用到的所有功能均列在下拉菜单中。
但这里并不包括强大的CAD画图工具。
工具栏:这种形象而又直观的图标形式,让我们只需单击相应的图表就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从而提高绘图效率,在实际绘图中非常有用。
在缺省情况下,软件界面中有五排工具栏,从左到右依次为【构件绘制】、【标准工具栏】、【构件编辑】、【工程量计算】、【轴线轴网】,每个工具栏中各个工具的用途,将鼠标左键放在相应的图标上稍过片刻,就能显示出来。
另外还有很多的工具栏被隐藏起来,如属性定义,基础绘制,CAD中的标注、查询、修改等工具栏,在已有的工具栏上单击鼠标右键就可以将这些隐藏的工具栏调出来。
命令行:是屏幕下端的文本窗口。
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命令行,用于接收从键盘输入的命令和命令参数,显示命令运行状态,CAD中的绝大部分命令均可在此输入,如L、C、E、REC、TRIM等等;第二部分是命令历史纪录,记录着曾经执行的命令和运行情况,它可以通过滚动条上下滚动,以显示更多的历史纪录。
如果命令行显示的命令执行结果行数过多,可以通过F2功能键击活命令文本窗口的方法,来帮助用户查找更多的信息。
再次按F2功能键,命令文本窗口即消失。
状态栏:在图形绘制或编辑时,状态栏显示光标处的三维坐标和代表“捕捉”(SNAP)、“正交”(ORTHO)等功能开关按钮。
四、工程实例1.建立新项目用鼠标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新建工程按钮(或单击菜单“工程”,出现下拉菜单,点击新建工程),出现新建工程窗口,在文件名中输入“培训工程”,确定,出现下一窗口“工程设置”窗口。
我们输入以下信息:结构形式选择现浇框架;基础形式选择钢筋砼独立基础;地上层数为6层;建筑用途为住宅楼;使用定额我们这里取2001北京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设计地坪为-450,室外地坪为-600。
界面如下:点击工程设置下的“楼层设置”按钮,点到第二层上,在下面的楼层号后的文本框中输入2,5回车。
点击增加按钮,增加一楼层第六层。
这里的第六层与二到五层完全相同,但是第六层上有屋面,所以把它单独出来,界面如下:**注意:在层高修改时,可直接修改所有楼层的层高,在“楼层高”对话框直接输入数据后按回车即可。
在工程概况、楼层设置后面的两个按键一般用不到,这里我们就不再介绍了。
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模型的输入时,我们一般是先从标准层开始绘制,然后用楼层拷贝,将标准层已经绘好的构件拷贝到其他层上,再作修改就可计算所有楼层的工程量了。
工程设置完成后,我们用选择楼层功能,单击,选择2,5层,确定。
点击,进入到“楼层设置”界面,将2-5层,单击。
2.绘制轴网本工程中轴网可以参照工程量计算模型的图或附图一。
单击画面右下角的绘轴线、轴网工具栏中的绘直线轴网在随后出现的直线轴网对话框中输入轴网:下开间从左到右依次为2100,1500,4500,1200,2100,3600。
这几个数字可以直接在“常用值”中找到相应的数字,单击,使之出现在间距表中即可,在对话框右上部的图形框中可以显示出轴网的示意图。
鼠标左键单击“左进深”前的小圆圈,左进深从下到上依次为1500,3000,600,600,2400,300,900,300,900。
其中数字300常用值中没有,在“表达”后的文本框中输入300,回车。
鼠标左键单击“上开间”前的小圆圈,并单击“标注上开间”前的方框,上开间从左到右依次为3000,2100,3000,2400,2400,2100。
**注意:“标注上开间”前的小方框不出现对号,则上开间就不会标注上轴线号,但轴线仍然出现。
轴网如下图:在输入轴网的过程中同时可以同时操作插入、增加、删除等操作,以及网格夹角,网格旋转角等功能。
尤其是其中的轴网旋转的功能,输入角度后,在示意图中会显示出旋转的效果,然后再将旋转角度改为0度。
确定退出。
在图中左下部位,鼠标左键单击一点,确定轴网的位置。
在生成的轴网上演示轴线编辑的一些功能:如用增加一条轴线功能在5轴右边增加一副轴,输入距离1000。
再用删除一条轴线的方法将其删除。
用更换轴名的方法将K轴更名为L轴。
用伸缩轴线的方法,将其中几根轴线缩短:将J和L轴左端缩短到4到5轴之间,将L轴右端缩8到9轴之间,将J和H轴右端缩短至10到11轴之间,将A轴右端缩短至9到10轴之间。
目的是为了轴网变墙功能的使用。
选做:另外还可以用CAD的知识将其中重合在一起的尺寸标注和轴号移到恰当的位置,使图看起来能清楚一些。
具体做法:左键单击需要移动的尺寸标注或轴号,会出现几个蓝点,左键单击其中一点,使之成为热点(红点),然后将其移到适当的位置。
**注意:在该版本中一旦轴网定义结束,将轴网的位置确定以后,就不能进行整个轴网的修改了。
所以,在直线轴网对话框中,在确定之前,一定要检查一下是否有错误。
尤其是标注上开间和标注右开间前的方框内,是否应该打上对勾。
3.绘制墙体(1)轴网变墙:1.点击构件绘制工具栏中的轴网变墙图标2.系统提示:选择物体,用鼠标左键拉框选择选择所有的轴网。
拉框选择时最好从轴网的右下角拉到轴网的左上角。
3.右键确定后,跳出选墙名称对话框。
本工程中,我们尚未进行墙体的属性定义,所以我们现在点击“定义墙体”按钮,进入到“墙体属性的对话框”。
4.点击定额查套中的“砌筑”按钮,可以进入到“定额查套—墙体”对话框中。
5.双击墙体定额所在章节,在右框中选择外墙定额(双击该定额,或单击该定额再点“套用”,如熟悉定额编号则直接可在定额搜索框中输入定额编号点击查询即可)确定,退出。
“定额查套—墙体”对话框如下:6.在此处可同时把其他的墙体也一起定义结束。
在墙体属性中点击“增加”,增加两个墙体Q2,Q3,给Q2,Q3分别套上内墙的定额,并将Q3的墙体厚度,改为120。
厚度的修改在“属性定义对话框”的右下角其他参数中修改。
墙体的“属性定义对话框”如下图:7.选择Q1,系统会退到画图界面,出现一些红色的线,系统提示选择裁减区域(系统提示出现在命令栏中),此时如果右键确定或回车,则所有的红线全变为Q1。
我们只需要将这么多红线其中最外面的几个连成一个框的红线变为外墙,所以这里我们用左键框选将不需要的红线选中(框选时用从右下到左上拉框),选中后的红线变为虚线,右键确定。
则外框的实线将全变为Q1(此处以前用轴线伸缩功能,伸缩的轴线在此会发挥作用)。
**注意:系统会根据所套定额直接判断墙体材料。
砼墙(外墙边线除外)显示为红色,砖墙为黄色。
外墙的外边线为绿色。
(2)绘制内墙:1.依照工程量计算模型的图或附图一,点击图标“绘制墙梁”,按照命令行中的提示,将Q2画到图上,由于Q2都是在轴线上,所以直接依照模型绘制就可以了,系统会自动捕捉轴线的交点。
**注意:在构件绘制的时候要注意,是否将正交和捕捉打开。
捕捉和正交的使用请参照用户手册及补充手册。
2.在E轴上用增加一条轴线的方法增加一条副轴,偏移距离为1200,轴名为1/E,在该轴线的8-10轴之间,用“绘制墙梁”的命令,画出一条其Q3(厚度为120的墙)。
3.在F轴上5-6轴之间,用“绘制墙梁”,在画出一条Q3,点击“墙梁偏移”,选择该Q3,输入偏移距离:60,在Q3的下方左键单击一点,该Q3的绘制完成。
4.画梁同样使用“绘制墙梁”命令,按照模型中梁的位置画上KL1、KL2,其中L1尺寸为240*300,布置在Q2上,L2尺寸为120*300,布置在Q3上。
绘制墙梁时,线画完以后确定,在跳出的选墙名称对话框的上方中,在“粱”前的小圆圈内单击以下,就进入到“选粱名称”的对话框中,点击该对话框下方的“定义粱”,就进入到粱的属性定义的对话框。
在粱属性定义对话框中,单击粱的示意图,就可以对粱的截面进行编辑。
**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定义主次梁。
另外用户如果不设置自定义名称,则图形显示为默认的名称L1、L2,反之显示为自定义名称。
5.布置柱1.点击“布置柱”图标,此时系统会提示“请选择柱子基点[Q-墙线交点,Z-轴线交点]<回车结束>:”(在图形下方的命令行中)。
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墙线交点—即在图中墙和墙的交点处布置上柱,我们在系统提示后输入字母“Q”。
系统接着提示:“请选择第一点:”我们在图形的左上角或右下角用鼠标左键单击一点。
系统接着提示:“请选择对角点:”我们在图形的对角线方向左键单击第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