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色金属行业的两化融合

有色金属行业的两化融合

有色金属行业的两化融合
一、融合现状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除了铁、锰、铬外,其余金属都属于有色金属,有64种。

常见的有色金属包括铜、铝、铅、锌、镍、锡、锑、汞、镁、钛。

从总体上看,信息技术在有色金属行业中的应用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长足的进步,已逐步应用和融合到有色金属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控制、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决策支持及电子商务等各个环节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和应对市场风险的快速反应能力。

目前我国有色金属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了独立、部门级的应用系统;多数企业建立了覆盖整个企业主要业务部门的信息通信及网络系统并实施了财务管理系统;大多数大型有色企业基本建立了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如公司网站、办公平台、电子邮件系统等);许多重点有色企业还应用了计划管理、生产调度管理、设备管理、原材料管理、劳动人事、库存管理、质量管理等系统。

部分大型重点有色企业建立了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及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

有色金属行业大中型企业基本实施了ERP系统。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忠旺铝业公司等有色金属企业采用了SAP的ERP系统,更多的有色金属企业(如重庆华丰铝业、金堆城钼业、宁夏东方钽业等)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国内ERP系统,如用友、金蝶等国产ERP
软件。

CAD/CAM普及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主要的生产加工企业普遍应用CAD/CAM进行产品设计与加工;主要的设计研究院所抛掉了图板,用CAD进行工程设计。

如北京有色设计院、洛阳有色加工设计院、沈阳铝镁设计院、贵阳铝镁设计院、南昌有色设计院等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了先进的CAD/MIS一体化系统,建系统,提高了工程设计效率。

PDM立了.
有色金属矿山、冶炼和加工等主要生产型企业在自动化仪表、PLC、DCS等基础
自动化方面都得到了大量应用,基本实现了主要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处理和数据采集,提高了生产监控和管理水平。

已从单元控制、单体设备控制发展到整个生产线的生产过程控制,由手工控制、机械控制、PID控制提升到多迥路控制、模糊控制、数模控制、优化控制。

PLC、DCS系统及现场总线技术在过程控制中
得到了广泛应用。

主要大中型企业生产实时数据和信息,通过现场总线与企业的主干网连接,生产技术状况可直接传到企业的领导及管理部门。

MES系统最近几年在有色金属大型生产、冶炼、加工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金川集团、自贡硬质合金公司、西南铝业、株冶集团等。

重点工程建设效果显著。

铜陵公司金隆工程、江西铜业公司贵溪冶炼厂工程、大冶公司诺兰达铜冶炼工程、金川公司镍闪烁熔炼工程、白银公司白银一条龙工程、株洲冶炼厂湿法炼锌工程、韶关冶炼厂密闭鼓风炉改造工程等都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思想指导下,通过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工程。

有色金属行业涉及采掘、冶炼、加工等流程,生产线长、过程也非常复杂,加上大多数企业地处偏远山区,信息蔽塞、交通不便,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低、推进阻力很大,信息化实施难度要远远大于其他传统行业。

由于有色金属的特殊性,金属品种多,工艺不同,信息化项目可比性较差,应用系统适用率低,同等规模企业缺乏信息化成功案例。

除部分大型企业如中国铝业等建立了集团内部整体解决方案外,目前还缺乏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一些老企业的老厂,基础自动化很差,很难实时提供企业的基础数据,造成上位系统人工录入量大,录入错误繁多,就算有了先进的ERP系统,也很难坚持使用下去。

二、融合思路
对于有色金属行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就是在生产和管理两个方面支撑有色金属行业的结构转型。

一方面,通过应用人工智能、仿真模拟等技术,深入拓展现有自动化装备的功能,实现生产智能化,突破工艺极限,促进产品结.
构升级;另一方面,围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的需求,从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作用。

在有色金属行业,对于固有流程,要用ERP系统进行固化,提升固有流程的执行效率。

对于非固有流程,要用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来解决,提升非固有流程的执行效率。

ERP是基础,协同是提升,两者都是为有色金属行业管理现代化和提升有效产出来服务的(张屹,2009)。

提高有色金属行业工业自动化水平。

工业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并不相同。

对于有色金属企业而言,自动化和信息化都非常重要。

任何新技术的成功引入和应用,都会使企业生产发生质的变化和飞跃。

工业自动化是企业的基础,还要积极推进对有色金属行业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在一些关系到有色金属行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工艺和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有色金属企业在开发建设工业控制系统时要把握自动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不断融合的趋势,要考虑把工控系统中的各种时实数据导入到管理信息系统中去,实现智能控制。

2009)郑忠祥,(和闭环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