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金会参与式资助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

基金会参与式资助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

基金会参与式资助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行业治理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基金会作为我国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类型,发挥了聚集社会慈善资源,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关键作用。

《慈善法》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基金会在内的社会组织与慈善组织,我国慈善组织有了根本大法。

但由于我国民间公益基金会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在发展过程中经历多重管理限制,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着数量偏少、规模小、社会公信力偏低、筹款能力弱、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我国基金会以运作型基金会为主,开展的项目多为自行运作实施,进行项目资助的经验不足。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基金会项目资助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A基金会项目资助流程及参与者的解构,提炼出A基金会项目资助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关键机制,从而建构了A基金会独具特色的“参与式资助”项目资助模式,其基于价值观契合的双向选择机制、基于线上平台和线下活动的公众参与机制、正式制度与非正式规范相结合的过程控制机制、能力提升导向的全程辅导机制、评估结果应用导向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带领A基金会达成其使命。

本研究表明,参与式资助模式有助于基金会社会资本的建构,而社会资本在项目资助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参与主体间的关系,提升资助效果,维护基金会可持续发展。

基金会自身发展与社会资本的构建和使用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

A基金会将项目相关方纳入项目决策、监督和评估的做法,有助于基金会自身社会资本的增加,具体通过建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三个维度实现。

A基金会的“参与式资助”模式通过赋权、参与、建构协作网络的形式,增进了基金会自身的社会资本,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保证了基金会的公开透明,提升了基金会的公信力,对于建立良好的公益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