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分层教学方案
我是一个小学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学生的成绩和智力的发展有很大关系。
而新课程标准确定的基本要求,又是对全体学生的。
怎样才能使全班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呢?我认为教师首先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承认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上进的机会。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单复互补,分层施教,分类指导”的方法,把全班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A(优等生)、B(中等生)、C(学困生),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分层安排
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人的个体差异之上的。
可以让有差异的学生,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学习内容,这是在实际教学完全可以实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因此在教学内容中,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学生层次,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按其重要性及其难易程度划分为若干层次,即分为: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基本层次”,多数学生经努力后可以达到的“中等层次”,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达到的“较高层次”。
对差生适当降低教学起点,要求学会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掌握基本方法,会做基础题,发展基本能力;对中等生要求在熟悉熟练上下功夫,发展综合能力,逐步转变为优等生。
对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
并注意对c层学生要设计一些灵活和难度性较大的问题;对于A层学生关键培养学生的兴趣,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因此设计的问题要简单,坡度要小,让他们尝试到成功感;从畏惧厌烦学习转到愿意学习上来。
启发释疑是分层施教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注意分层设问激疑,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都有发问、回答问题的均等机会。
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辅助环节,其目的是查缺补漏,同时更要做好对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帮助工作。
因此,我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后进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对后进生耐心辅导,让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
体会到付出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步恢复自信心,以“我也能行”逐步克服潜意识中“失败者”的形象,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逐步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学习自觉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中等生的辅导,我注意启发他们的思维活动,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等生我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融会贯通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的
实践能力,丰富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GE行业吸引力
矩阵
一、模型简介
GE矩阵(GE Matrix/Mckinsey Matrix)
GE矩阵法又称通用电器公司法、麦肯锡矩阵、九盒矩阵法、行业吸引力矩阵。
针对波士顿矩阵所存在的很多问题,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于70年代引用波士顿咨询集团法原理,扩大其考核内容而形成的一种规划企业产品组合评价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分析方法,开发了新的投资组合分析方法——GE矩阵,其目的是分析各细分市场之间的投资风险。
这种方法认为,除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之外,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可分为市场吸引力和企业相对竞争实力两大类。
根据各因素对市场加以定量分析、评价,划分出九种类型,针对每一种类型列出相应的发展、维持及淘汰等对策,可以调整产品结构,确定企业发展方向。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GE多元化的故事了,如果非“数一数二”的SBUs都要脱离GE的航母,GE就是用这个矩阵的。
GE矩阵相比BCG矩阵,GE矩阵也提供了产业吸引力和业务实力之间的类似比较,但不象BCG矩阵用市场增长率来衡量吸引力,用相对市场份额来衡量实力,只是单一指标;而GE矩阵使用数量更多的因素来衡量这两个变量,纵轴用多个指标反应产业吸引力,横轴用多个指标反应企业竞争地位,同时增加了中间等级。
也由于GE 矩阵使用多个因素,可以通过增减某些因素或改变它们的重点所在,很容易地使GE矩阵适应经理的具体意向或某产业特殊性的要求。
GE行业吸引力矩阵模型是通用公司和麦肯锡公司所使用的三三矩阵。
这个矩阵的两个轴分别表示市场吸引力和业务单位的实力或竞争地位。
一个特定的业务单位处于矩阵中何处是通过对这个特定的业务单位和行业分析加以确定的。
通过对这两个变量进行打分,确定业务单位位于矩阵中的位置,并由此来确定对该业务单位所采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