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看法的调查报告指导教师:***学生:张中国周兴旺李语欣学号:张中国********周兴旺20116777李语欣20116748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专业:材料化学2011年12月9日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看法的调查此次调查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进行,调查对象为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大一、大二的学生。
我们利用自编问卷(见附表一)对100位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其中大一学生65份,大二学生35份。
一.调查背景: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人口献血率为4.54%,中等收入国家为1.01%;当前中国人口献血率仅为0.84%,美国则高达6%。
在低人口献血率的表象背后,还隐藏着更危险的信号:近两年全国各地“血荒”现象大面积的升温,昆明告急、南京告急、青岛告急、北京告急……血荒触目惊心。
6月14日为世界献血日。
世界献血者日的关注焦点是完全出于利他目的而献血的自愿无偿献血者奉献的拯救生命的礼物。
无偿献血是一项文明社会,社会倡导的以奉献爱心为永恒主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无偿献血活动大大增加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的行列中来。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
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无偿献血是一项文明社会社会倡导的以奉献爱心为永恒主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
大学生做为社会的主要群体肩负国家未来的建设,是无偿献血的主力,更要用行动点燃爱心之火,积极加入无偿献血者的行列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二.调查目的:1.将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向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大学生随机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反馈学校,以提高学校对大学生无偿献血教育并鼓励大学生进入无偿献血活动中来。
2.培养自身调查和采访能力,感受收集资料的过程,从复杂的数据和资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在困难中提高社会实践调查的能力。
同时学会并把相关信息用文字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从文字和数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3.借此向社会倡导无偿献血的社会风尚。
让愿意献血的大学生顺利实现捐血救人的愿望,向公众诠释无偿献血的意义。
4.向社会大众广泛宣传普及献血小常识(很多大学生愿意参加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由于调查的随机性很强,是小范围调查,所以不能保证其普遍性)。
三.调查地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四.调查对象:重庆大学大一、大二学生五.调查方式:分发调查问卷六.调查时间:12月1日到12月4日七.调查主要内容;1.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的情况(调查问卷1、4题涉及)2.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出发点(调查问卷5题涉及)3.随机调查大学生对献血有关基本常识的了解(调查问卷9题涉及)4.了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态度和看法(调查问卷8、10题涉及)5.分析没有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调查问卷7题涉及)6.分析家长对孩子参加无偿献血的态度(调查问卷2、3题涉及)7大学生对社会一些做法的看法(调查问卷15题涉及)8大学生对重庆大学无偿献血的宣传的认可度和建议(调查问卷12、13题涉及)八.调查具体情况1.大学生参加无偿献血的情况从问卷看,大学生未曾参加无偿献血的比例将近90%,说明在大学生中无偿献血行为并不是很普遍。
图表一参加献血的学生中只献过一次的占了献血人数的45.5%,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占54.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从问卷看,其中大二比例高于大一。
2.人们参与无偿献血的出发点:参与过无偿献血的人群对于促使其无偿献血的原因主要有几点:54.4%的献血者是因为对社会的责任感,受他人献血行为的影响,并且认为献血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还有36.3%献血者出于日后对自身的考虑,如:无偿献血后的用血偿还政策,获得献血证,血液免费检测等等。
84.6%的已献血者表示愿意定期参加无偿献血并有信心带动他人去献血。
3.随机调查大学生对献血有关基本常识的了解:仅有13.3%的大学生做对第9题,反应了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知识不是很了解,今后学校应该加强通过各种形式向大学生宣传有关献血的知识,同时社会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各种各样其他的有利于献血知识宣传的途径,比如电视、网络、报纸等等,只有通过多种途径相辅相成,有关无偿献血的知识才能更快更及时更方便地被社会大众获取。
4.了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态度和看法而支持献血的占95%,不支持的占3.75%无所谓的占1.25%图表二5.没有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在100份调查中不参加献血中有13%的未想过献血,10%是因为怕疼,38%对卫生条件不放心,15%是时间不合适,20%身体条件不允许,4%是因为其他原因包括献血点的缺少,和献血的出行不便。
另外,人们参加献血的阻力主要表现在自身对献血的恐惧心理,害怕被传染疾病等。
说明出于人们对献血的安全性和还是存在不小的疑虑。
6.家长对孩子参加无偿献血的态度0%5%10%15%20%25%30%35%40%45%家长献过家长未献不清楚系列1图表三家长支持家长不支持决定权在自己其它图表四调查显示,9%的被调查者家人支持无偿献血,近80%的家长给予意见,决定权在自己。
家长献过血的支持孩子献血的比例较高,献过血的家长受文化教育程度较高。
7大学生我们无偿献血,医院收费的看法深恶痛疾支持可以理解随便图表五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人不赞同医院收费,但医院的做法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不应该过于否认医院的这种做法,8.大学生对重庆大学无偿献血的宣传的认可度和建议①对重庆大学无偿献血宣传工作的看法0%5%10%15%20%25%30%35%40%45%非常好不错一般很差系列1图表六②对重庆大学是否开无偿献血知识的课程的看法70%60%50%40%30%20%10%0%开课程不开课程无所谓图表七加大学校宣传力度,让大学生了解无偿献血,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普及“献血无损健康,献血有益健康”的科学理念,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献血意识。
学校可以开几个学时的课程,让大学生无偿献血基本常识有一定的了解。
九.解决措施:无偿献血是一种主动向他人奉献自己力量的公益活动,侧面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的总体水平,无偿献血与计划献血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无偿献血是自本着自愿原则而且不寻求任何报酬的公益行为,所以无偿献血工作进行的好坏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公民的帮助他人的意识能否提高,这也应该成为促进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另外,学校上相关的宣传增多,近年来有关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开展的越来越出色,这得益于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学校的重视,使得无偿献血的大学生的志愿者服务团队规模在不断壮大,这有利于宣传活动在虎溪校区涉及到更多的地区;其次,宣传方式的多样化也促进了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现在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流动献血车、献血网站、报纸、宣传单、电视广播等各种各样的途径了解到无偿献血的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这同样有利于宣传涉及到拥有各种不同喜好的人群。
最后,宣传活动的内容更加详细也更加丰富,同时志愿者在相关方面的讲解也更加生动耐心。
以上这些因素使无偿献血的宣传活动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大的提高,也就促进了整体的献血事业。
最后社会方面:无偿献血”硬件”设施和相关服务水平的提高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年来血液中心的献血设备不断的提高,同时相关医疗服务人员和志愿者的服务态度和水平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献血者献血时能处于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下,使更多的献血者对献血工作增添了信心,那么必然会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献血中来而且同时也使一些献血者再次甚至多次献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所以综合以上三点因素,我校无偿献血事业的良好发展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时关注到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前面已经提到过,在本次社会实践宣传和做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对无偿献血存在着一些误区甚至抵触心理,这是我校无偿献血事业今后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关于这些误区比如献血危害健康论,不是个别情况,是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情况,关于这些问题的由来,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一个直接的原因源于公民对血库的“信任危机”,在我国相当一部分艾滋病病人是因为输血或采血而被感染。
有关部门统计数据中,艾滋病经血液途径传播的比例占到了l1.2% (包括采血、血液和血制品感染),仅次于注射吸毒的感染率l7%。
加上体制的不完善,人们对因献血而感染艾滋病的恐惧被不适当地扩大。
其次,对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不够,公众对献血了解不多,容易被传统观念误导,认为献血有害身体。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些地方存在在献血工作机制上存在着重要问题,比如计划指标式的做法导致的不正常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变相有偿卖血或者强制献血,扭曲了无偿献血这一公益事业。
另外高额补贴或休长假等刺激方式,更带来“献血有害健康”的误导。
造假现象也增加了传染病血液传播的概率。
这些不良的后果的影响范围被报刊媒体不断扩大,最终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公民对献血的疑虑甚至抵触。
现在人们存在着对献血的四种疑虑:献血对健康有害吗;献血安全吗?会不会染上疾病;我的血用在哪儿了,会不会挪作他用;修复这些疑虑,我小组认为基本的一点是不变的——我们要用更热情更高效的宣传、更优质的服务、更良好的形象来增加大学生和普通市民的信任,并且严厉抵制那些“献血危害健康论”的鼓吹者,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针。
此外政府要有足够的投入并在制度和机制上进一步严格规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必不可少。
唤起人们的爱心参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长时间内的不断努力。
1.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让大学生和普通公民了解无偿献血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在街头献血车、采血点利用宣传画及各种献血照片展示进行,无偿献血志愿者从公益角度宣传,组织参观学习,普及“献血无损健康,献血有益健康”的科学理念,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献血意识。
2.改善献血环境和条件,提高硬件设备,吸引更多的献血者(给献血点提得建议)应该通过有关工作,缓解献血者的紧张情绪,营造温馨、宽松的献血环境,比如可以在成分血采集点布置花卉盆景、提供看电视、上网的一系列的免费服务等等一系列的人性化设施,当然最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血液捐献设备的水平。
3.提高学校无偿献血宣传团队综合素质,提供优质服务我们学校无偿献血宣传团队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无偿献血宣传团队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提供详尽的讲解和周到的服务,打消献血者的顾虑,增强他们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