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王小广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三、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三个关键点第三个关键点就是新四化和关系。

刚才我已经提到现在国家有一个新的四化的提法,这个新的四化的突出特点我个人认为是强调城镇化对未来经济增长更强大的拉动作用和它的一种连接作用,就是城镇化前段时间各学者研究社会舆论上都在讲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经济发展的引擎是城镇化,因为城镇化有空间,我们的城镇化现在已经民意上的城镇化,按照常住人口统计的城镇化是刚刚突破50%,按照户籍只有35%左右,就是我们的城镇化以后还要70、80,这个空间很大,但工业化从份额上空间就比较小,但是它有一个质量提升的问题,所以这一部分就是这种经济发展总体思路部分有一段不是很长,就是专门讲到四个化,而且这四化的关系。

这个四化也就是四环,也就是经济发展的四位一体,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就是我们要靠这四个方面,经济发展要靠这四个方面来继续推进,协调推进我们的经济增长可以上一个新的台阶,特别强调一个城镇化,因为金融危机之后有一种说法,学者们有一种说法就是讲未来增长靠城镇化,过去工业化是创造供给,所以中国的供给能力特别是我们的资金供给,我们的投资的增加我们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要增加某一种产能这个很快就能做到,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也可以借助国际的全球化的力量,我们很快能做到,但是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搞这么多投资最后卖给谁,就出现了这么一个问题,就是需求问题,我刚才提到需求问题,需求问题的解决最最核心的是要靠需求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这个发展,所以我把城镇化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我认为这也是我们的十八大报告里面一个亮点,就是这种关系怎么表述呢?我记得10年前十六大报告的时候,一共讲了八点任务,其中第一条就是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相应的就提出了下面就是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加快城镇化,城镇化处在一个跟农村发展,农业“三农”问题放在一块的这么一个框架,就是城镇化的作用没有像现在这样凸现出来,但工业化我们的基础,是个核心,是最终的最原始的驱动力,但是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它更多是要解决需求问题,那就是要加快或者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城镇化里面。

十六大的时候还有一个工业化要加快,要新型,同时把信息化跟工业化,就是通过信息化促进工业化这是当时很时髦的话,现在看来这种关系要重新表述,现在的表述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这种融合,这也是一个表述。

所以我们认为这个继续要坚持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结合,就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过去是通过信息化来推动工业化,通过高科技来改造产业这么一些提法,现在强调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度融合,这是这种关系的第一个表述,也就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所以信息化也就是主要是讲这个方面,就是工业化的关系,但是后面两个就是讲到三个化的关系,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个关系,也就是城镇化处于中心位置,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良性互动,他们要良性互动,像我们现在讲是要协调,要一致,我们城镇化之后那就是城镇化加快一点,工业化保持过去这种态势以后城镇化加快,那它们之间良性互动协调一致。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要协调,这两个又要一致,现在不太一致,为什么不一致呢?就是我们现在城镇化城市承载率不高,农民变成市民的过程中受到很多障碍,这样就半城市化,半城市化就意味着它跨两头,城市和农村两头,就是两边都照顾不到,就成为很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包括不能完全的转变为城市人就导致了家庭的分离,导致了交通流过度的放大,在区域之间的交通流过度的放大,还有农村的留守儿童、老人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教育这些问题,所以我们认为这两个是不完全的,它需要一种协调,但是不能分割,不能半拉子的这种发展,这个城镇化要提高它的水平,它的质量就是要追求完全城市化。

城市化处在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之间最核心的位置,所以我们讲在这一部分主要讲的是新四化和新四化的关系,这也是过去没有把它作为一个过去讲都是零散的,这次把它作为一个综合形成这么一个总的说法。

最后的结果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把信息化单列出来就是特别要注重三化并举,工业、城镇和农村的农业现代化,并举发展,这么一个思想,这是前期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学者,包括媒体上的报道讨论了很多的问题,实际上在这里已经得到了一种回答,就是我认为这是整个关于经济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经济体制改善方面有一个总的这么一个表述,我把它叫做三个关键点。

四、经济发展的五大重点解读最后一点第四部分,当然也是我们今天讲到的比较重点的部分,具体到我们的经济发展应该做哪些事,我们认为胡总书记的报告里面讲的五个重点,实际上就是我们未来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

用我的话说就是构建五大动力,就是五个动力,前面有五个目标,五新目标,现在是五个动力,新的动力。

这五个动力跟前面实际上我已经提到了不完全对应,差了一个,但后面这五个是比较完整的。

第一个动力就是新的体制,总书记报告里说的话一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记住有全面两个字,就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经济体制改革在未来5-10年或者10年内要基本到位,不能讲以后在经济体制还有一些更大更难的或者讲更多的改革领域,我认为应该是有一个完成的概念。

深化体制改革主要是为了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就是释放出我们制度的活力,新活力。

这里面大家读这部分的时候可能有些人认为好像不太过瘾,就是讲你没有那么具体,我说不具体,或者为新政府留下空间,当然我觉得一些基本思路一些重点都讲到了,具体化我看可能是以后政府工作当然我们讲以后一些细化方案中可能做的,所以我觉得这一块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培养一个新的体制动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它的位置已经提前,过去都是讲完了发展,发展重点之后再讲我们要改革,要开放,就是改革开放放在最后,现在把经济体制改革放在第一位,也就是我们很多的问题转变发展方式、结构调整、许多发展的难题为什么得不到解决,就是我们卡在体制上,特别是我们那些经济体制上的一些硬骨头,这方面我们要攻坚,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最最重要的,就是寻找制度的动力。

第二个就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去讲创新性国家,在十七大的时候提出创新性国家,自主创新,“十一五”的时候提出自主创新战略,但这一次在这两个基础上的给它综合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和企业的自主创新、品牌的这种建设把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创新是新的发展最主要的动力。

这是第二个动力,就是对应了前面的目标。

第三个就是新结构,新结构就是我们过去那样的结构早期我们是以农业为主的结构,我们的经济水平就是比较低,农业主导的经济,农村主导的经济,我们整个社会结构、经济结构都处于一个很低级的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也非常低,这是改革前我们处于的那个阶段,改革之后我们就开始形成一个新的结构,这个新的结构是工业为核心,工业化加快发展,工业的比重不断的提高,有些地方达50、60,全国也达到将近50的水平但这已经达到一个顶峰,所以讲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结构,新的结构里面就是产业结构里面包括我们刚才说的服务业成为新的发展动力,从需求上讲就是消费需求,开始期待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形成一个新的动力。

所以实际上中国经济尽管从长远来讲我们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从结构上讲将出现一个大的变化,驱动的动力,结构不一样,就是我们在过去是靠投资,靠出口,未来靠消费,过去我们是靠工业,未来要靠服务业,过去是靠经济以后有更多的靠社会发展,靠其他发展的建设来共同的推动,比如说五位一体的发展,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

新结构才有新的动能,在生态学上讲就是结构决定功能,就是你的好的结构,新的结构就有新的功能,新的驱动,结构是重要的驱动,整个发展的过程就是结构优化的过程,这个我想在十六大之后过去10年前十六大以后是反应了中国的结构主义很明显,但这次又面临一个新的结构升级的一个台阶,这是新结构。

第三个也是新的,我认为也是新的,就是过去我们的经济增长尽管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要素,特别是部分要素,劳动力的要素、资源的要素是在流动的,但是它还是受到限制,而不是一体化的,是分割的,所以我们讲城乡分割,城乡二元、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体制是这么一个框架下我们中国的发展,劳动力无限供给二元结构是推动我们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沿海快速的起飞,建立了这么一个基础上,就是二元结构问题它实际上也是反应了我们的一些优势,就是劳动力便宜,我们的人力资源成本不仅低,而且质量比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在市场驱动这种情况下,它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中最主要体现就是刚才说的工业化,开始是乡村工业化,后来变成了以外需推动的工业化,后来变成了房地产投资需求驱动的重工业化,当然同时房地产就是不是到了这个阶段驱动的话,它也有一个产业升级的过程。

所以我们认为过去的发展是二元发展,二元结构,就是包括我们的保障体系、我们的各个方面都是两套,城市或乡村分割的,当然现在连接越来越加强。

未来的发展要靠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从二元结构转变为一元,这也是一个发展的特别是它的我们说扩散的机制,带动的机制,相互的协调发展的这种机制,它会推动经济中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释放出大量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城乡一体化这里面包括了城镇化,但是城镇化在新结构里面有重要体现,实际上到现在看来城镇化是体现了两个动力上,一个刚才讲新结构,其中有一块是城镇化,等一会儿我还来讲,还有一块就是农村的这种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然后小城镇的建设,城乡一些一体的这种安排,我认为这是现在城镇化反应的两个动力。

最后一个就是新兴的开发开放模式,一共是五个新的发展的重点。

下面我具体的给它展开的做一点分析,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第一个驱动,就是体制驱动新动力,这里面我想有两个比较有亮点的方面,第一个就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我记得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五个理顺,理顺五个关系,第一个理顺就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所以这一次把今年两会报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也把许多人包括学者们包括企业家们,包括社会各界人士都希望的强化市场的作用,尊重市场的规律,不是政府万能,政府主观发展,这么一个思想,我认为政府是政府,市场是市场,要分的很清楚,我认为这是一个我们市场化改革、经济改革最最核心的问题在这,所以这次特别明确的讲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加发挥政府作用,当然是这是两面说。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不少人向我提出问,就像十八大的时候十八大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没有什么新的内容,特别还强调好像有一点失落感,怎么还要加强巩固发展公有制,好像是我们10年前甚至20年前、15年前我们讲的一些东西怎么现在又搬出来了,当然我们讲每次都会说但这次好像感觉到很鲜明,就是对公有制好像一种偏袒,有这么一种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