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扫描仪一样可以底片扫描

普通扫描仪一样可以底片扫描

普通扫描仪一样可以底片扫描
不少办公室里面都有扫描仪,不过这些扫描仪大多数都是用来OCR扫描文档的,就连相片也很少扫描,毕竟现在大家都在用数码相机了。

但是有时候我们还是需要接触到一些底片的,譬如说原始幻灯胶片,还有就是一些反转片以及相片底片,当我们要把这些存放到电脑里面的时候,就会发现扫描仪根本起不了作用。

通常大家都会认为,只有专门的底片扫描仪才可以把这些资料扫描进去。

其实如果我们对扫描的质量要求不高,完全可以通过少许的“改造”来让我们的扫描仪扫描这些透明的底片哦!
扫描仪“投射扫描”的条件
1.光源
要为扫描仪添加上能够扫描底片的“投射扫描”功能,就必须解决光源问题,大家可不要以为把扫描仪盖子打开弄一盏灯在上面就可以了,扫描仪背面的光源强度必须足够,而且能够和扫描仪本身的光管移动同步,也就是说同时间之内只会照亮要进行扫描的部分。

那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光源呢?很简单,那就是玻璃放光镜子!只要你找来的镜子足够明亮,
那么完全可以满足你的投射扫描需求了。

2.分辨率和色彩位数
一般底片体积都比较小,就拿35mm的普通胶卷来说,要把底片扫描成A4纸的大小,至少放大8倍,因此扫描仪分辨率至少在600×1200dpi或以上。

另外由于底片、胶片等原稿之中图像的亮部和暗部对比很强,特别是幻灯片。

因此需要扫描仪有很强的分辨明暗能力。

而扫描仪的色彩位数越高,能反映的明暗层次就越多,动态范围也越大,要能够正常底片,扫描仪的色彩位数至少在24Bit或30Bit,如果想要不错的效果,扫描仪色彩位数至少有42Bit!
动手“改装”扫描仪
如果你的扫描仪符合上面提到的条件,那么我们就可以动手安装扫描仪了,首先要准备一系列的材料:
1.要进行扫描的原稿:包括幻灯片(反转片),相片底片或者其他透射稿。

2.明亮的玻璃镜:尽量找一些崭新的镜子,看起来很明亮的,而且表面不能有划痕,要绝对光滑。

3.深色纸:要求是不反光也不透光,一般来说黑色的纸最符合要求了。

这张纸还不能太厚,不建议大家使用黑色的纸皮还有深蓝色的复写纸,因为前者太厚,后者在强光之下会透光的。

扫描之前我们在纸的中央挖一个洞,洞的大小要求和扫描的原稿一样,或者稍大些也可以。

这样做是避免在扫描的时候旁边的光线透射进来,这些杂光会影响扫描之后图片的清晰度和色彩。

如果你扫描的原稿大小不一,那么最好多准备几张这样的深色纸备用哦。

4.白色透光塑料片:这张塑料片除了要求没有杂色,光
滑之外,透光也是必需的,它的作用就是减弱从玻璃镜片上面反射回来的光线。

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开始动手:
第一步:把扫描仪的上盖掀起来或者拆掉。

第二步:按照图1的顺序首先把要扫描的底片放在扫描仪玻璃板上,然后将深色的纸覆盖在底片上,记住要在事先挖的洞中露出底片。

第三步:用白色透光的塑料片盖住底片,最后把镜子压在上面,再合上扫描仪的盖子。

第四步:注意看底片有没有放正,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扫描了,所有的工作都和扫描普通的稿件没有什么区别哦。

用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扫描出透明底片,但是效果当然是比不上那些专业的底片扫描仪了,不过只要我们在某些方面多加注意,效果也会让我们很满意哦。

首先就是玻璃板必须干净,一尘不染。

其次就是底片要摆放扫描仪玻璃板的中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失真。

还有就是扫描仪上盖要压紧,
扫描软件中的设定要把扫描介质改成“透射”(正片或者负片)。

最后就是一定要用高分辨率来扫描,越高越好哦!
小提示
透射扫描的原理
底片扫描,实际上就是透射扫描,一般扫描仪都是把光线照射到原稿上,然后通过反光镜组将产生的反射光反射到线性CCD中,接着CCD图像传感器根据反射光线强弱的不同转换成不同大小的电流,经A/D转换处理,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即产生一行图像数据。

最后扫描仪将图像原稿一条线一条线拼凑起来就扫描完一幅图片了(如图2)。

而底片、幻灯片在强光下面几乎是等于透明的,加上普通扫描仪CCD 的位置都是在原稿的下方,因此如果原稿是透明的,由于没有光线反射,普通扫描仪的CCD感光元件也就无法“感应”了。

专业的底片扫描仪除了感光元件更加灵敏之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光源是在图像传感器的“对岸”,光线可以在穿过底片等透明原稿之后在CCD上面成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