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建筑学十一章习题( 变形缝)

房屋建筑学十一章习题( 变形缝)

第十一章建筑设计概述
一、试题
(一)填空题
1.变形缝包括、、三种。

2.伸缩缝的缝宽一般为;沉降缝的缝宽一般为;防震缝的缝宽一般取。

3.沉降缝在基础处的处理方案有和两种。

4.防震缝应与和统一布置。

5.地震的震级是指地震的强烈程度,以上的地震称破坏性地震;以上的地震称强烈地震。

6.地震烈度为12度,建筑物抗震措施主要用于地震区。

7.伸缩缝亦称缝。

8.沉降缝要求从建筑物至全部断开。

9.伸缩缝要求从建筑物至全部断开。

10.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二)选择题
1.沥青混凝土构件属于。

①非燃烧体②燃烧体
③难燃烧体④易燃烧体
2.较重要的建筑物建筑设计一般划分为阶段。

①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
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③结构设计、建筑设计
④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3.建筑是指的总称。

①建筑物②构筑物
③建筑物、构筑物④建造物、构造物
4.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

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用途
②建筑功能、建筑形象、建筑用途
③建筑功能、建筑规模、建筑形象
④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5.建筑技术包括。

①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电气技术
②结构技术、施工技术、设备技术、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
③施工技术、设备技术、电气技术、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
④设备技术、施工技术、电气技术、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
6.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可分为。

A. 工业建筑;B. 公共建筑;C. 民用建筑;D. 农业建筑。

①ABC ②BCD
③ACD ④ABD
7.民用建筑按照层数可分为。

A. 单层建筑;B. 低层建筑;C. 高层建筑;D. 多层建筑;E. 超高层建筑。

①ABC ②BCE
③CDE ④BCD
8.判断建筑构件是否达到耐火极限的具体条件有。

A. 构件是否失去支持能力;B. 构件是否被破坏;C. 构件是否失去完整性;D. 构件是否失去隔火作用;
E. 构件是否燃烧。

①ACD ②BCE
③CDE ④BCD
9.分模数的基数为。

A. 1/10M;B.1/5M;C.1/4M;D.1/3M;E.1/2M。

①ACD ②CDE
③BCD ④ABE
10.初步设计的具体图纸和文件有。

A. 设计总说明;B.建筑总平面图;
C. 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
D. 工程概算书;
E. 建筑构造详图。

①BCDE ②ABCD
③ACD ④BDE
11.伸缩缝是为了预防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而设置的。

①温度变化②地基不均匀沉降
地震④建筑平面过于复杂
12.沉降缝的构造做法中要求基础。

①断开②不断开
③可断开也可不断开
13.在地震区设置伸缩缝时,必须满足的设置要求。

①防震缝②沉降缝
③伸缩缝
14.在墙体中设置构造柱时,构造柱中的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应不小于 m。

①0.5 ②1.0
③1.2 ④1.5
15.防震缝的构造做法中要求基础。

①断开②不断开
③可断开也可不断开
(三)名词解释
1.变形缝:
2.伸缩缝:
3.沉降缝:
4.防震缝:
5.地震烈度:
(四)简答题
1.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哪几个方面的设计内容?
2.建筑设计的程序如何?
3.两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4.建筑施工图包括哪些内容?
5.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6.地震烈度的概念?建筑物抗震设防的重点是哪些地区?
7.民用建筑的抗震构造措施有哪几种?
8.变形缝有哪几种?有何异同点?
(五)绘简图题
1.画出两层屋面与十层外墙之间(如图11-1所示)节点的构造详图,沉降缝净宽100㎜,两层屋面为刚性防水。

图11-1屋顶平面图
2.绘简图示意楼板层伸缩缝的构造做法。

3.绘简图示意外墙转角处的伸缩缝构造。

4.绘简图示意内墙伸缩缝的一种做法。

5.绘简图示意不上人平屋面的伸缩缝构造。

二、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2.20~30㎜ 50~70㎜ 50~100㎜
3.双墙式悬挑式
4.伸缩缝沉降缝
5.5.5级 7级
6.6~9度
7.温度
8.基础底面屋顶
9.基础以上屋顶
10.“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二)选择题
1.③
2.②
3.③
4.④
5.②
6.③
7.④
8.①
9.④ 10.②
11.① 12.① 13.① 14.② 15.③
(三)名词解释
1.变形缝是指为了减少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对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将建筑物垂直分割开来的预留缝。

2.伸缩缝是指为预防建筑物因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热胀冷缩,致使建筑物出现不规则破坏而预留的缝。

3.沉降缝是指为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对建筑物产生的破坏设置的预留缝。

4.防震缝是指在地震区,为减少由于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而预留的缝。

5.地震烈度是指受地震影响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受地震影响的程度。

(四)简答题
1.建筑工程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习惯上人们常将这三个部分统称为建筑工程设计,确切地说建筑设计是指建筑工程设计中由建筑师承担的建筑工种的设计工作。

2.建筑设计的程序包括:
(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落实设计任务、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2)设计阶段:按工程复杂程度、规模大小及审批要求,划分为初步方案、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等几个阶段,其划分视工程的难易而定。

3.两阶段设计是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一般的工程多采用两阶段设计。

对于大型民用建筑工程或技术复杂的项目,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除此之外,大型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在初步设计之前应当提出方案设计供建设单位和城建部门审查。

对于一般工程,这一阶段可以省略,把有关工作并入初步设计阶段。

4.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内容包括建筑、结构、水电、采暖通风等工种的设计图纸、工程说明书,结构及设备计算书和概算书。

具体图纸和文件有:
(1)建筑总平面图;
(2)建筑物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
(3)建筑构造详图;
(4)各工种相应配套的施工图纸,如基础平面图、结构布置图、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水电平面图及系统图、建筑防雷接地平面图等;
(5)设计说明书:包括施工图设计依据、设计规模、面积、标高定位、用料说明等;
(6)结构和设备计算书;
(7)工程概算书。

5.建筑设计依据主要应考虑以下几点:
(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的空间尺度;
(2)家具、设备尺寸及使用空间;
(3)人们精神上所需求的空间;
(4)自然条件影响,如:气象、温度、地形、地质、地震烈度等;
(5)材料供应及施工技术;
(6)建筑设计规范、规程、通则等。

6.地震烈度表示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建筑物抗震设防的重点是7、8、9度地震烈度的地区。

7.民用建筑的抗震构造措施有设防震缝、设构造柱、设圈梁,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等。

8.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伸缩缝是为了减少由于温度变化对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而预留的缝。

要求将基础以上部分全部断开,缝宽一般在20~30mm;沉降缝是为了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而预留的缝。

要求从基础底面至屋顶全部断开,缝宽随地基情况和建筑物高度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为50~70mm;防震缝是在地震区,为了减少由于地震的影响对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而预留的缝。

基础一般不设缝,但在平面复杂的建筑中,当与震动有关的建筑物各相连部分的刚度差别很大时,基础也须断开,缝宽一般为50~100 mm。

(五)绘简图题
1.提示:
此题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应满足沉降缝的要求,使缝两侧
的建筑能够各自自由沉降,并在高屋面一侧250㎜高的墙上设有挡雨板,以防雨水渗漏至沉降缝内。

二是应满足泛水的构造要求,泛水高度应不小于250㎜,转角处做成圆弧或45°斜面并一次浇筑而成,不留施工缝。

做法参见附图11-1。

附图11-1 屋面沉降缝节点图
2. 提示:
楼板层伸缩缝在构造上要求面层和结构层完全脱开,在上下表面做盖缝条,盖缝条应能满足缝两侧构件能自由伸缩,且能满足防水要求。

在缝内填塞有弹性的松软材料。

做法参见附图11-2。

附图11-2 楼板层伸缩缝构造
3.外墙转角处的伸缩缝构造做法参见附图11-3。

附图11-3 外墙伸缩缝构造4.内墙伸缩缝的做法参见附图11-4。

附图11-4 内墙伸缩缝构造5.不上人平屋面的伸缩缝构造做法参见附图11-5。

(a) (b)
附图11-5 平屋面伸缩缝构造
(a)变形缝构造 (b)高低跨变形缝
1.刚性防水层
2.密封材料
3.防水卷材 1.密封材料 2.金属或高分子盖板
4.衬垫材料
5.沥青麻丝
6.水泥砂浆
7.混凝盖板 3.防水卷材 4.金属压条 5.水泥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