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
二、肺炎球菌肺炎
(Pneumococcal Pneumonia)
内科护理学
(一)概述
• 占CAP半数以上,居首位
• 主要为散发,可借助飞沫传播
• 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 • 患者多为原健康的青壮年、老年和婴幼儿,男性多见 • 病变可引起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 • 易累及胸膜引起渗出性胸膜炎
内科护理学
次要标准 1.呼吸频率≤30次/分 钟 2.氧合指数≤250 3.多肺叶浸润 4.意识障碍/定向障碍 5.氮质血症 6.白细胞减少 7.血小板减少 8.低体温 9.低血压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升高,N>80%,并有核左移或中毒颗粒 痰涂片:革兰染色阳性及荚膜染色阳性 痰培养及血培养:可以确定病原体
致病菌 肺炎球菌 葡萄球菌 克雷白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支原体 典型痰液 铁锈色痰 脓血痰 砖红色胶冻状 蓝绿色脓痰 症状体征 肺实变征 毒血症状明显 全身衰竭
院内感染,毒血症明 显 症状重、体征轻
内科护理学
成人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主要标准
1.需要有创机械通气
2.感染性休克需要血 管收缩剂治疗 符合1项主要标准或 3项次要标准以上者, 可诊断为重症肺炎, 收入ICU
内科护理学
护理措施
(1 )病情观察或监测 • 咳嗽、咳痰、胸痛 • 生命体征、意识、尿量 • 血气分析等 (2) 休息与活动 • 急性期卧床 • 高热消退后尽早下地活动 (3)饮食 • 提供足够热量 – 多饮水(1~2L/d)
内科护理学
护理措施
(4)症状护理
• 咳嗽、咳痰护理 • 高热时,物理降温 • 做好口腔、皮肤护理 • 胸痛者患侧卧位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肺炎病人的护理
湖北省高职高专护理类专业规划教材 徐财神 ----内科护理学
【学习要求】
• 1. 掌握肺炎的病因学分类、解剖学分类和患 病环境分类。 • 2. 掌握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 定义及常见病原体。 • 3. 掌握肺炎病人的护理措施。 • 4. 熟悉常见类型肺炎病人的身体状况。 • 5. 熟悉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 6. 了解肺炎的辅助检查和治疗要点。
(5)抗生素治疗的护理
• 用药的浓度、间隔、配伍禁忌,观察疗效 和副作用 (6)协助完成有关检查 • 指导标本的留取
内科护理学
护理措施
痰标本: 留取下呼吸道标本,防污染
1) 晨起清水漱口3次
2) 用力咳出深部痰液 3) 无菌容器加盖 4) 2小时内送检 5) 无痰患者,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导痰 6) 尽可能在抗生素使用(或更换)前进行
内科护理学
概
述
• 定义:肺炎是肺实质的炎症 • 流行病学: –在我国死因顺位居第5位 –传播方式:呼吸道吸入为主 –诱因 • 呼吸道病毒感染 • 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 • 免疫低下 • 病原体变迁 • 不合理用药
内科护理学
一、病因与分类
• 分类
病因 细菌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肺真菌病 其他病原体 社区获得性 医院获得性 大叶性 小叶性 间质性
1. 症状 – 突然畏寒、发热
– 咳嗽、咳痰
– 可伴胸痛
– 呼吸困难(病变范围大)
内科护理学
护理评估-身体状况
2. 体征 – 早期体征不明显
– 典型体征:肺实变体征
• 触诊—语颤增强
• 叩诊—浊音或实音
• 听诊—肺泡呼吸音减弱;可闻支气管呼吸音 及湿性啰音
内科护理学
护理评估-身体状况
• 常见病原体临床表现比较
–常继发于有原发病的危重病人 –耐药多 –死亡率高
内科护理学
一、病因与分类
• 大叶性肺炎 肺实质炎症,通常不累及支气管。X 线显示: 节段性片状密度增高。 • 小叶性肺炎 病变起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继而 累及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X线显示:沿肺纹理分布 的融合性斑点状阴影。 • 间质性肺炎 病变主要累及支气管壁和支气管周 围, 有肺泡壁增生及间质水肿。X线显示: 一侧或 双侧肺下部的不规则条索状密度增高阴影。
PCR和荧光标记抗体检测
影像学检查
内科护理学
X线检查
右中叶肺炎 正位片
内科护理学
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
• 治疗要点 肺炎治疗 –抗感染治疗 最主要环节 –支持治疗 • 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密切观察病情 • 注意补充足够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 • 给氧 • 剧烈胸痛可酌用少量镇痛药 • 重症:+抗休克治疗 –并发症处理
患病环境
解剖
内科护理学
一、病因与分类
• 感染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 需氧G+球菌:肺炎球菌、金葡菌 需氧G-杆菌:克雷白、绿脓杆菌 厌氧杆菌:棒状、棱形杆菌等 其他:卡他莫拉菌、分枝杆菌等
病毒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肺真菌病 其他病原体
内科护理学
一、病因与分类
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 肺炎球菌40% G-杆菌20% 肺炎球菌约30% 需氧G-杆菌50%
内科护理学
(三)身体状况
3.体征
• 急性病容,口角单纯疱疹,肺实变征
• 累及胸膜时,有胸膜摩擦音
• 重症:休克、ARDS、神经精神症状
内科护理学
致病菌 肺炎球菌 葡萄球菌 克雷白杆菌 绿脓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 军团菌 支原体
首选抗生素 青霉素G 耐酶青霉素 氨基糖苷类 半合成广谱青霉素 氨苄西林、断 • 体温过高 • 清理呼吸道无效 • PC:感染性休克 –目标 –措施及依据 –评价
内科护理学
(二)病因
• 上呼吸道正常菌群
• 多为内源性感染
• 机体防御功能下降(受凉淋雨、疲劳、酒、 病毒感染)或有免疫缺陷时,可进入下呼吸 道而致病
内科护理学
(三)身体状况
1.起病
起病急, 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史
2. 症状
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和胸痛 体温可在数小时内达39~40℃,呈稽留热 患侧胸痛并放射至肩部或腹部, 深呼吸或咳嗽时加剧 痰少,可带血丝,24~48小时后可呈铁锈色痰 肺泡内浆液渗出和红 细胞、白细胞渗出
内科护理学
护理评估-健康史
• 是否吸烟、酗酒、受凉、淋雨、疲劳等诱因
• 是否存在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意识障碍、吞咽 和反射障碍;
• 是否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接受机 械通气及大手术等。 • 有无寒战、高热、咳嗽、咳痰、胸疼;患病后日 常活动与休息、饮食、排便是否规律。
内科护理学
护理评估-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