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3章 软件无线电的系统组成
第3章 软件无线电的系统组成
• 3.2.2 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 • 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是指一个全面、 一致的功能、组件、设计原则的集合, 依靠它可以组织、设计、构建一个软件 无线电系统。 • 软件无线电系统结构,是实现软件无线 电概念的设计结构,包括硬件、软件、 接口协议等等部分。
• 1. 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基本组成 • 一个实际的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基本组成 如图3-5所示。
• 3. 接收机的特点 • 零中频接收机的特点非常明显:它不需要分立的高Q可调带通滤 波器,只用宽带高频滤波器来降低下变频部分所需动态范围。 • 零中频接收机的优点在于: • (1)使用数字滤波器允许实现性能较好的信道滤波,比如:线性 相位滤波器可以使对调制信号的损伤较小。 • (2)镜像频率位于带内,使用增益和相位平衡的正交下变换,使 得对镜像信号抑制要求不高。 • (3)只需要一个本地振荡器。 • (4)没有中频,易于单片实现。 • (5)低通滤波器很容易集成实现。
• 1. 软件无线电系统的灵活性 • 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功能灵活性,体现在 以下两个方面: • (1)功能的灵活性:调制方式、编码方 式、桢结构等,都可以灵活设置。 • (2)射频的灵活性:具有灵活多变的、 尽可能全频段的射频覆盖能力。
• 2. 下变频部分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射频频率很高, 常常工作在微波或超短波频段。这是为 了便于实现信号发射和信道复用。所以, 信号的频率变换,是无线通信系统需要 研究的重要内容。
• 4. 特点 • 低中频接收机的优点在于: • (1)解决了零中频接收机的直流失调问 题。 • (2)本振与射频之间泄漏少。 • (3)复杂度比外差式低、比零中频高。
• 3.3.5 宽中频接收机 • 软件无线电思想,希望尽可能采用数字信号处 理手段完成信号接收过程。 • 在传统的硬件无线电中,不同用户都被下变频 到一个信道、或者一个频段上,接收机的选择 性主要通过模拟信号处理手段来实现。 • 1. 结构 • 为了尽可能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方式完成处理过 程,人们提出了宽中频接收机,如图3-18所示。
• 2. 特点 • 前面介绍的几种接收机是射频选择信道接收机, 而宽中频接收机是中频信道选择接收机,具有 以下优点: • (1)由于将所有信道都下变频到中频,不需 要使用高阶的带通滤波器抑制镜像信号,所以, 可以实现较高的集成。 • (2)由于第一本振的频率固定,所以,可以 使用低带宽的锁相环,从而获得比较低的相位 噪声。
• 2. 按照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连接方式 • 在软件无线电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通 过一定的连接方式,组成一个硬件平台。 这个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 (1)开放性。 • (2)可扩展性。 • (3)标准性。 • (4)高数据吞吐率。
• 3.3 软件无线电系统接收机 • 软件无线电系统是实现软件无线电思想的具体设备。 软件无线电系统的核心是接收机与发射机。 • 本节简要介绍软件无线电系统接收机的概念、原理、 技术和实现。 • 3.3.1 概述 • 为了实现软件无线电的设想,对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功 能有以下要求: • (1)高度集成的软件无线电收发机结构。 • (2)高度的灵活性。 • (3)多模式通信的能力。
• 软件无线电是一种新型的无线体系结构, 它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使无线网络和 用户终端具有可重配置能力。 • 软件无线电提供了一种建立多模式、多 频段、多功能无线设备的有效、而且相 当经济的解决方案,它可以通过软件升 级实现新的系统功能。
• 3.2 软件无线电系统的组成 • 软件无线电是这样一种无线技术:这种技术配 置一个无线设备,就可以使用于任何通信应用 中。例如:即可以用于移动网络的手机、传呼 机、卫星接收机终端,又可以用于简单的收音 机、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机、汽车遥控器等 等。 • 图3-1为软件无线电的技术设想。在一个软件无 线电设备平台上,通过软件升级:软件下载、 重配置,就可以实现不同的无线设备功能。
• • • •
2. 接收机的结构 外差式接收机结构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模拟中频结构的外差式接收机。 (2)数字中频结构的外差式接收机,如 图3-11所示。
• 3. 外差式接收机的特点 • 外差式接收机的特点是:使用中频、射频部分相对固 定、接收机元器件的数量比较多、结构比较复杂。 • 外差式接收机的优点在于: • (1)含有抑制镜像滤波器和中频滤波器,具有良好的 选择性。 • (2)接收机增益分散在几个不同频率的放大器上。 • (3)使用固定的本振频率,将接收的射频信号由实信 号转换为复信号,本地振荡器只需要在一个单一频率 上,进行相位正交和幅度平衡,易于实现。 • (4)整体性能良好。
• 在数字无线电中,通过模拟/数字变换器、数字 /模拟变换器以后,许多原先由硬件完成的功能, 可以由软件来实现了。但是,数字无线电系统 的可重编程、可重配置能力较差,系统的主要 功能不易发生改变。 • 在软件无线电中,不仅原来由硬件完成的大部 分功能,如:编码、调制、同步、滤波等等功 能,都要由软件系统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 完成。而且,系统的可重编程、可重配置能力 提高了。
• • • •
3.2.3 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实现 为了实现软件无线电系统,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1)按照组成系统的物理介质,划分系统的硬件结构。 (2)按照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连接方式,划分系统的 体系结构。 • 这两种方法不是完全分开的,任何硬件平台的构成, 都同时包含了这两个方面的设想与问题。 • 1. 按照系统的物理介质 • 按照组成软件无线电系统的物理介质,软件无线电的 硬件体系结构,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
• 3.3.3 零中频接收机 • 零中频软件无线电接收机,是为了克服外差式 接收机的缺点,通过直接下变频的方式,将信 号从射频下变到基带,也称为直接变换结构。 • 1. 接收机的结构 • 零中频接收机,由于完全取消了中频部分,所 以整个接收机的结构很简单,如图3-12所示。
• 2. 接收机的实现 • 零中频接收机的具体实现分为以下两种 方式: • (1)模拟正交混频方式。 • (2)数字正交混频方式。 • 常用的是模拟正交混频方式,如图3-13 所示。
• 1. 按照系统的物理介质 • 按照组成软件无线电系统的物理介质,软件无线电的 硬件体系结构,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 • (1)以通用处理器(GPP:服务器或者桌面计算用的 CPU芯片)为基础、直接采用个人计算机(PC)和工 作站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体系结构。 • (2)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门为快速实现各种 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所设计的、具有特殊结构的微处理 器)为基础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体系结构。 • (3)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专门集成电路 的一种半定制电路,综合了定制电路、与可编程期间 的优点)为基础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体系结构。
第3章 软件无线电的系统组成 • 3.1 引言。 • 3.2 软件无线电系统的组成。 • 3.3 软件无线电系统接收机。 • 3.4 软件无线电发射机。 • 3.5 应用举例。 • 3.6 本章小结。
• 3.1 引言 • 软件无线电是一种令人激动的无线技术。它在 军事和民用通信领域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是 继数字技术后的一个重大变革。 • 与学习通信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不同, 学习软件无线电,是学习一种新的无线体系结 构。 • 软件无线电是可以用一种无线设备面对多种通 信需要的技术。与一般的电子系统相同,软件 无线电系统也是由硬件子系统、软件子系统构 成的。
• 3.3.4 低中频接收机 • 为了使软件无线电接收机,一方面能够具有较好的集 成度,另一方面,又可以消除零中频接收机的某些缺 点。结合上述外差式接收机和零中频接收机的优点, 人们提出了低中频接收机。 • 低中频接收机,具有类似于零中频接收机的正交下变 频结构,同时,又保持一个比较低的中频。 • 1. 思路 • 根据前面的讨论,从镜像信号干扰抑制的角度考虑, 采用正交下变频方式,可以完全消除射频前端对高频 镜像抑制滤波器的需求。
信 道 译 码
解 密
信 源 译 码
信 宿
密 钥 源
噪 声
密 钥 源
• • • • •
1. 由数字无线电到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 (1)由硬件无线电到数字无线电。 (2)从数字无线电到软件无线电。 在硬件无线电中,系统的功能完全由各种特定 功能的固定电路模块:如放大器、滤波器、变 频器、调制器等等组合而成,其功能不可能发 生任何改变。若要改变系统功能,需要更换硬 件模块。
• 2. 结构 • 根据正交变换的方式,低中频接收机的 结构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 (1)模拟正交变换结构。 • (2)数字正交变换结构。
• 3. 低中频的实现 • 从概念上讲,从零中频接收机到低中频接收机 很简单,但是,在实际实现中,它会面临新的 问题:对于正交下变频后,得到的低中频信号, 其包含所需信号频谱和镜像信号频谱。 • 为了抑制镜像信号,一般采用滤波器的方法进 行处理,分为以下两种: • (1)复带通滤波器。 • (2)实带通滤波器。
Hale Waihona Puke • 3. 解调部分 • 在软件无线电接收机的解调部分中,使 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式进行完成解调功 能。在频率和相位调制系统中,接收机 解调需要采用正交下变换方式。
• 3.3.2 外差式接收机 • 软件无线电外差式接收机,是非常经典的接收机结构。 从小的时候,我们就在少年无线电实践中,组装过外 差式无线电收音机。 • 1. 射频信号的处理 • 在外差式接收机中,射频信号的处理步骤如下: • (1)首先通过第一级混频器、实混频到一个比较低的 中间频率,着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频。 • (2)然后,在中频频率上,进行带通滤波、增益控制 等等处理。 • (3)最后,信号被变频带基带。
• 2. 软件无线电的系统模型 • 数字无线电与可下载软件技术结合,就形成了 具有可重编程、可重配置能力的软件无线电技 术。软件无线电的系统模型如图3-4所示。 • 软件无线电系统包括以下几部分: • (1)天线子系统。 • (2)射频部分。 • (3)模拟/数字转换器、数字/模拟转换器。 • (4)数字信号处理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