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究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究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究(Explore the problem of financing SMEs)学院:经济学院班级:金融0902班指导老师:余海峰姓名:于盼盼学号:0120919630318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究Explore the problem of financing SMEs摘要:中小企业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经济群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就业增加、推动创新、催生产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和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是困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在当前存款准备金率已调到历史最高位,银行信贷紧缩的形势下,这一问题再度凸显。

中小企业通常实力较弱,资信程度不高。

这些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存在于多方面。

因此,要多渠道为中小企业发展筹集资金;实行政策扶持,政府主导,立足地方,市场运作,化解风险;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制。

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的基础上,对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经济学解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SMEs are a vibrant economic group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boom, increase in employment, promoting innovation that gave birth to industries such a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however, the issue of financing and has been plagued by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roubled real problem, in the current deposit reserve rate transferred to the historical high, the credit crunch situation, once again highlighted the problem.。

SMEs are usually weak and credit is not high. These companies the ability to resist market risk is not strong, the main reason for SM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exist in the manifold. Therefore, multiple channels to raise fund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suppo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government-led, based on the local, market, and resolve risks; to increase financing for SMEs,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must be established for SMEs financing system. In this paper,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on the basis of the financing, the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for economic reasons for the difficulty read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关键词:融资信用体系体制改革Financing credit system reform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展开,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在国内涌现。

根据目前官方对于企业设立方面的信息,新注册设立的公司中,有90%都是中小型企业。

这些中小企业是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往往具备了以下的一些特点:资金量不大,对于成本的控制较为严格;随着企业的成长,对于融资的需求越来越多。

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认为中小企业创造的GDP、进出口额、税收分别占60%、70%、50%以上,就业方面75%以上是靠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创造的服务价值和最终产品也非常巨大,总之,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对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然而,继金融危机之后,国内物价上涨较快,人力资源成本也上升较快。

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成本,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这一系列经济运转的过程中受到了的重大影响。

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生存环境严重恶化,开始面临众多的冲击和挑战。

由于这些的影响,当前中小企业形势十分严峻。

例如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许多中小企业因为生产经营成本增高,融资又比较困难,致使资金链断裂,造成1万多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影响更多的是一些出口型中小企业。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是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它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重要。

中小企业通常实力较弱,资信程度不高。

因此,这些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偿债能力较差,普遍面临生产资金短缺和可供抵押的资产。

除此以外,融资的法律环境、金融机构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的问题也对中小企业融资构成了一定限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很快,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近年来,由于企业竞争的激烈,使许多企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多给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促使它们在未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一)融资渠道比较狭窄。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分为内源融资渠道和外源融资渠道两大类。

其中,内源融资渠道包括内源性权益资本融资渠道和内源性债务资本融资渠道,外源融资渠道包括直接融资渠道、间接融资渠道和政策性融资渠道等。

在实际中,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主要是依赖业主投资、内部集资和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尽管风险投资、发行股票和债券等融资渠道也被使用,但对中小企业的作用仍很有限。

(二)从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

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其资金需求增速迅猛。

从资金需求的角度来看,单个企业资金的需求量相对于大企业来说并不大,但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存在资金短缺问题,整体上存在一个较大的资金需求总量。

但由于中小企业难以满足银行贷款的抵押担保条件且贷款风险较大,以及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等,再加上基层银行发放贷款的权限相对有限,致使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经常以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或缺乏抵押资产等为由而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而一些中小金融机构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并客观评估其信贷需求和信贷风险,在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总体上来说,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三)依赖非正规金融渠道。

由于受到信息相对封闭、资产抵押能力弱等方面的局限,中小企业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面临较大约束。

企业的融资时效性要求迫使中小企业求助于手续简便的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

虽然这些渠道的融资成本往往高于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但它们能更好地适应中小企业经营灵活性要求。

除商业信用外,民间借贷等各种非正规金融活动也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补充。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一)内部因素的制约一是中小企业自身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难以控制信贷风险。

目前有相当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客观和人为因素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财务制度,会计核算不健全,缺乏足够的经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连续的经营业绩。

银行对这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发展前景等情况难以了解,故不敢轻易提供信贷支持。

二是中小企业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担保困难。

银行在商业化经营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为了降低贷款风险,一般要求贷款企业提供连带担保或财产抵押,尤其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条件则更为严格。

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更有它的特殊性,比如一般的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软件企业的净资产大多偏低而人力资源又都偏高,所以在贷款时往往少有抵押资产。

至于新型中小企业,虽有较高的失败率,但成功的创业却能带来较高的创业收益。

银行信贷融资承担了融资风险而不能分享企业成功带来的高收益,导致银行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降低了银行贷款的动力。

(二)外部因素的影响一是现行金融体制的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程度过高,不利于开展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活动。

为了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国家关闭了一批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基层小金融机构,如关闭农村合作基金、将信用社纳入合作银行等。

这使中小企业原有的一些融资渠道不复存在,同时也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系统中垄断程度过高。

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银行无论在数量和能力上都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国家也没有建立起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导致中小企业贷款无门。

二是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中小企业从证券市场融资是非常困难的,证券市场为进入市场的公司设槛高,小企业无法进入。

加之我国基金组织以及其他融资公司还处于初建阶段,其他融资渠道也没有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有效机会。

而政府在搞活中小企业,加强资金融通方面也没有采取优惠的扶持政策,以及建立为中小企业的贷款进行担保、保险的机构,这在客观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

三是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理念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银行金融机构在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在“抓大放小”的影响下走向了“扶大冷小”,银行金融机构大量的信贷资金在政府的媒介、催化作用下,流向了国有大企业。

由于银行商业化经营机制尚未最终建立起来,银行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服务方式还没有摆脱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对市场重视不够,开发与研究不力,忽视了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实现自身利益的巨大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