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第三章 架起心灵沟通之桥——人际交往

03第三章 架起心灵沟通之桥——人际交往


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
烟,只偶尔喝一点啤酒。从
没有发生婚外情。
请问你会在这些候选人中选 择谁?
候选人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 候选人B是温斯顿丘吉尔;
候选人C是亚道夫希特勒。
有一天,苏东坡去找佛印禅 师聊天。苏东坡对佛印说:“我 最近学佛很精进,你看我现在的 坐姿如何?”佛印赞叹道:“像 一尊佛。”苏东坡听了很高兴。 佛印接着也问道:“那你看我怎 么样?”苏东坡为了压倒佛印, 就答道:“像一坨屎。”佛印听 了也笑笑。
研究成果:4000名失业的人中,只有10%,即400人是
因为他们不能干这种工作,90%,或者说3600人,是因为
他们还不曾发展自己与人成功相处的良好品质。
• 满足交往需要,身心健康的保证。 • 完成社会化,促进个体成长发展。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
• 调节:
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客观评价自我; 修正理想自我; 接纳自己的缺点; 积极自我暗示;学会自我鼓励与肯定; 扩大自我的“开放区域”; 进行实践锻炼。
嫉妒心理与敌意心理
• 表现:
对他人的长处、成就、荣誉、名望十分不 满,抱有不友好、憎恨情绪,冷嘲热讽,恶意 诽谤。对别人的不幸幸灾乐祸。严重者仇视他 人,厌恶他人,产生敌对情绪,甚至有报复和 攻击行为。 • 嫉妒具有同质性。
• 原因:
心理防御过度、不信任他人; 不自信;自我投射;挫折经历。
• 调节:
培养理智,以事实唯真避免感情用事。 善于沟通,澄清真相; 纠正认知偏差; 培养自信,放平心态,不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
自我中心与自傲心理
• 表现:
只关心自我的需要、兴趣、利益得失,强 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居高临下、盛气凌 人过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固执己见,自 夸自大;过分自我欣赏。乐于自我炫耀,将他 人置于尴尬的境地。易产生嫉妒感。
三、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第一印象和近因效应
刻板效应
三、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
投射效应
角色固着
训练: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羞怯心理与恐惧心理
自卑心理与闭锁心理
嫉妒心理与敌意心理
敏感心理与猜忌心理
自我中心与自傲心理
羞怯心理与恐惧心理
• 表现:
紧张、胆怯、害怕。表情羞涩,脸色绯红、 神情不自然,行为拘谨、动作忸怩、被动交流、 说话声音颤抖、以至于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不 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严重者不敢见人, 拒 绝与任何人交往,自我孤立,抑郁消沉。 (异性恐惧、聚餐恐惧、会议发言恐惧)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 人际交往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传递 信息、沟通思想与交流情感的过程。 • 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各种人际交往过 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较为稳定的心理 关系。 (反映为心理距离的远近)
• 人际交往是动态表述,人际关系是静 态表述。人际交往决定人际关系,人 际关系从人际交往中反映出来。
• 嫌弃型
自我中心、忌妒、无责任、虚伪、势力、放荡。 班级中最不受欢迎。
• 孤独型
性格孤僻,自我期望过高,缺乏交往兴趣或缺乏 交往技能。 班级中易被忽视。
案例
• 一名姓吴的大三学生因为在学业上受了挫折,变 得很内向,再也融洽不到同学中去,于是开始一
天到晚上网。他说,“我喜欢网上,因为在网上
可以给我自重感,没有人看不起你。我交了许多 的朋友,甚至有的朋友会打电话来找我,说我有 个性,说我幽默,虽然在现实中我并不是这样的 。我似乎找到了我要找的东西,又担心这会使我 更加脱离现实。”他还说:“我不知道网络对人 格发展究竟有没有影响?在网络上,一方面一个
人的性格可以得到极致的张扬;而另一方面,一
个人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又不是现实生活中真实 自我的性格。我们不能否认它的真实,却更不能 否认它的虚拟”。
第二节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 二、交往的技巧
人缘好、人气旺的人:“人见人爱 ,车见车载,花见花开,鸟见鸟摔 ” (一)修炼自己良好的个性 两个原则:积极、自信 (二)遵循“三A”原则 1、接受(accept) 2、赞同(agree) 3、赞美(admire)
为这个美人是无可挑剔的。他把
这幅画放到大街上,并在旁边写
了,请你把你认为最不好的地方 圈出来。
他原以为没人可以找出来,
没想到晚上拿回来的时候发现画
上都是圈圈,他非常沮丧,失落,
后来有位老者告诉他,你可以换
个方式,把画放到街上,并且写
上,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画圈圈,
结果,那天晚上,拿回来的时候,
整幅画也是画满圈圈。
阻碍人际交往的个人性格特征
不尊重别人的人格,对他人缺乏感情,不关心他人的悲 欢情绪,甚至把别人作为自己使唤的工具。 自我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兴趣,忽视他人的处境 和利益。 对人不真诚,采取一切手段处处想获得自己的利益,并 以此为前提和他人交往。
过分服从并取悦别人,过分惧怕权威而不关心部下。
过分依赖他人而又丧失自尊心。 嫉妒心强。 怀有敌对情绪与猜疑性格,或怀有偏激情绪。 过分自卑,缺乏自信心,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对他人 批评过分介意或完成工作任务后过分自夸。 情绪孤立,不喜欢与人交往。 怀有偏见,固执,不愿意接受他人规劝,过分使用防御 机能,报复性强。 好高骛远地提出过高要求,过高目标,苛求他人。
• 原因:
环境影响(父母、老师的教育); 虚荣;不自信。
• 调节:
全面认识自我,多做自我批评; 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正视自己不足。
第二节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班级中人际关系类型 交往的技巧
一、班级中人际关系类型
• 人缘型
性格随和,为人坦诚实在,全面发展。 班级中最受欢迎。
• 首领型
良好的素质、组织能力强、工作作风端正。 班级中具有威信。
• 二、交往的技巧
• • • •
(四)密切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1、给对方“特殊对待” 2、适度的自我暴露 3、请对方帮小忙
第二节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 二、交往的技巧 • (五)设立恰当的自我意识 • 唐太宗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 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 此三镜,以防已过。” • (六)注意非语言交流技巧的运用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 实现1+1>2,个体与他人双赢。
亚里士多德:“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 上帝。” 马克思: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
• 获得社会支持,事业成功的保证。
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他的 专业能力,而85%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的能力。 ”
第三章 架起心灵沟通 之桥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故事: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 一个人不知道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于是 他去求教上帝,上帝先带他去了地狱, 他看到所有人都是面黄肌瘦,但面前都 是美食,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双长长的 筷子,很多人都在努力往自己嘴里送, 但太长了,自己永远都送不进嘴里。 上帝又带他去了天堂,结果天堂里的人 红光满面,欢声笑语,原来是一样的筷 子,自己送不到自己嘴里,但两个人可 以相互喂食,其乐无穷。
谢谢
现在要选举一名领袖,而你 这一票很关键,下面是关于3个 候选人的的一些事实:
候选人A: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
有往来,而且会星象占卜学。他
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枪,每天
喝8到10杯的马丁尼。
候选人B:他过去有过2次被
解雇的记录,睡觉睡到中午
才起来,大学时吸鸦片,而
且每天傍晚会喝一大夸特威
士忌。
候选人C:他是一位受勋的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原因:
自我中心,惟我独尊; 争强好胜;虚荣,不自信。
• 调节:
加强修养,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 自我充实,转移注意; 培养真实的自信心。
敏感心理与猜忌心理
• 表现:
对他人的言行过分警觉,敏感、多疑,总以 为别人看不起自己、议论自己。把无中生有的事 强加于人,甚至有时把别人的好心曲解为恶意。 严重者发展为癔病或被害妄想。做事谨小慎微, 生怕引起别人的不满。经常感到伤感、焦虑。
苏东坡回去后很高兴,到处 宣扬他这回胜了佛印。苏小妹听 了以后,却对他哥说:“哥,你 不要再四处宣扬了,其实是你输 了。”苏东坡不解。苏小妹继续 说道:“佛印心里有佛,所以他 看谁都是佛。你心里有屎,所以 看谁都是屎。
返回
赞赏别人
有位画家,他把他心目中认
为最美的女人画出了,他赋予它
最美的五官,最美的脸蛋,他认
讨 论
• 1、你最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交往? • 2、你最不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交往?
二、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 1.表层因素
• 空间距离(远亲不如 近邻) • 交往频率(来往密切 关系更近,如恋人们 、麻友等) • 仪表风度(得体的仪 表使人更具魅力)
二、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 2.深层因素
• 个性品质:人的气质类型、性格特 点等。 最重要的是人品。 • 态度相似:有共同语言,容易产生 共鸣。 • 特点互补:更能彼此倾 • 慕,关系稳定长久。 • 如夫妻、工作伙伴等。
• 原因:
缺乏自信;患得患失; 理想自我过高追求完美印象; 自我意识敏感; 人际交往挫折。
• 调节:
放下包袱,树立自信; 循序渐进,主动交往。
自卑心理与闭锁心理
• 表现:
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感到惭愧、畏缩甚至 灰心,缺乏独立主见。为人孤独,不愿与人交 往。
• 原因:
深层的心理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 自我评价过低;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冲突。
• • • • •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 二、交往的技巧
• • • •
(三)尽可能满足他人自尊的需要 1、记住别人的名字和一些私人信息 2、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3、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做一个好 听众 西方俗语:“上帝给人两只耳 朵一张嘴,很明显,就是有意要我 们多听少说。”
相关主题